大学生拖延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4-03-01 06:13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性别差异性格量表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湖北武汉430064)

一、研究背景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一首《明日歌》道出了拖延的本质。“拖延”的本质是“把时间延长,不迅速办理”。“拖延”(Procrastination)来源于拉丁文“Pro”(意思是“往后”)和“crastinus”(意思是“属于明天”),因此“Procrastination”可直译为“推迟到明天”。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在《拖延心理学》中指出:“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行为问题。”[1]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生拖延成为国内外学者们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们对拖延进行了定义,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Milgram的观点,他认为“拖延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涉及到认知、情绪和行为及其结果成分。对拖延的界定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推迟的行为、不利的行为结果、拖延者认识到任务很重要、拖延导致了痛苦。”[2]

国外学者先后设计了特克曼拖延量表(TPS)、雷尔拖延量表、学生拖延测评量表(PASS)、艾特肯拖延问卷(API)来测量学习拖延问题,并进行相关实证研究且取得了不少成果。Solomon和Rothblum(1984)等研究表明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存在长期的行为障碍性拖延行为。Ellis和Knaus(1997)估计95%的大学生在开始或者完成一项任务时存在刻意的拖延,而70%的大学生有经常相关性拖延行为。Wolters(2003)认为学习拖延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并且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自尊和情绪具有消极影响。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拖延问题的研究受国外学者影响较大,关注的焦点是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研究方法来看,主要将TPS量表、PASS量表、API量表翻译成中文并进行简单修改基础上用于大学生学业拖延研究,鲜有针对大学生拖延行为的问卷设计和调查研究,本文试图弥补当前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设计了《大学生拖延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武汉市某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采用立意抽样形式,在宿舍楼、教学楼、图书馆发放调查问卷,并现场回收问卷。运用Excel201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了较为真实可靠的研究成果。

(二)样本概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收回有效问卷300份,回收率94%。在300个被调查者中,男生184人(占61%),女生116人(占39%);一年级占22%,二年级占42%,三年级占30%,四年级占6%(调查期间,大部分四年级学生不在校);专业分科来看,理工类占53%,文科类占47%。样本构成情况与某大学总体情况大体接近。

表1 样本构成情况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拖延行为总体概况

1.普遍拖延。在被调查的300名在校大学生中,221名大学生(占74%)认为自己有拖延倾向,仅有26%大学生认为自己不存在拖延倾向。210名大学生(占70%)认为自己的拖延问题较为严重。

2.拖延成为困扰大学生的日常问题。具有拖延倾向的221名大学生中,33%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拖延问题,28%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生活方面存在拖延问题,9%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社团工作方面存在拖延问题,30%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各个方面均存在拖延问题。

3.拖延持续时间长。拖延状况一般持续几天到几周。37%大学生会拖延几天,20%大学生会拖延几周,17%大学生会拖延几个月。

表2 拖延情况、拖延认识的性别差异情况

4.拖延源于管制的放松。40%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拖延症源于高中升大学后的突然放松,仅有20%大学生认为拖延与生俱来。

5.认为拖延是正常现象。300名被调查者中,62%认为“拖延是正常现象,没什么大不了”,仅有20%人认为拖延是心理疾病。

(二)拖延的影响因素

庞维国等认为学习拖延与大学生的特性特质、学习任务的性质、自我调节能力等因素有关。纪芳从主观与客观两个角度对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总结出人格、动机、自我效能感、规划调控力四个方面的主观影响因素及家庭教育、外部环境、任务性质三客观影响因素[3]。郭艳彪认为拖延与人口学变量(年龄、性别)、性格特征、任务特征相关[4]。

参照纪芳、郭艳彪对大学生拖延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认为性别、专业、性格是影响大学生拖延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本次调查研究的三个理论假设:

假设一:性别对大学生拖延有影响

假设二:不同性格大学生拖延倾向不一致

假设三:不同专业大学生拖延倾向不一致

调查结果显示,性别对大学生拖延倾向、拖延认识、拖延原因、应对拖延措施有显著影响;不同性格大学生拖延倾向不一致;不同专业大学生拖延倾向不一致。

1.拖延倾向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

由表2可知,女生中有拖延倾向的比例高达82%,比男生中有拖延倾向的比例高14个百分点;男生中无拖延倾向的比例则比女生高14个百分点。由此可知,女生较男生有更高的拖延倾向,拖延倾向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

2.拖延认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由表2可知,拖延认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女生中97%的人认为拖延对自身学习和生活有影响,男生中认为有影响的比例为90%,比女生低7个百分点;女生中57%的人认为拖延对学习和生活有一些影响,比男生高14个百分点;女生中40%的认为拖延对学习和生活有较强影响,比男生低7个百分点。研究表明,女生比男生更能认识到拖延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但就影响强度而言,女生普遍不如男生看得严重。

3.拖延原因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

拖延的原因多种多样,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学习动机与自我效能、时间管理能力、情绪、完美主义倾向、任务性质等因素对拖延有影响。如表3所示,将近一半(49%)大学生认为时间充裕所以拖延,36%大学生因为任务性质(重要程度、难度等)而抵触任务,造成拖延。

具体而言,女生当中58%的人会因为时间充裕而拖延,比男生的比例高15个百分点;女生中45%的人会因为任务重要程度、难度而拖延,比男生比例高1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女生比男生更易因时间充裕而拖延,女生比男生也更容易受到任务性质影响而拖延。调查结果表明,时间充裕(P <0.05)、任务性质(P <0.01)均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

表3 拖延原因的性别差异情况

4.如何应对拖延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中74%的人存在拖延倾向,且九成以上大学生意识到拖延对自身学习和生活造成了影响,如何应对拖延显得尤为重要。

如表4所示,面对拖延还有53%的大学生无任何计划,近三成(29%)大学生准备沿用以前的办法解决拖延,仅有18%大学生有详细计划。具体而言,女生当中没有任何计划的比例比男生高13个百分点,有详细计划的比例比男生低11个百分点。女生比男生面对拖延问题时态度更为消极,如何应对拖延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P <0.05)。

表4 如何应对拖延的性别差异情况

5.拖延倾向呈现出显著的专业差异

本次调查中专业构成来看,理工科学生占53%,文科学生占47%,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基本一致。就拖延倾向来看,文科大学生中有拖延倾向的比例将近80%,比理工类大学生高6个百分点,文科类大学生比理工类大学生中更有拖延倾向,专业在拖延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卡方值=3.77,P <0.1)。

6.拖延倾向呈现出显著的性格差异

将大学生性格分为外向活泼型、平稳随和型、克制谨慎型三类,由学生对比自身性格特点简要判断,并结合其拖延倾向进行分析,得知平稳随和性格的人拖延比例(80%)最高,外向活泼型性格的人拖延比例(70%)次之,克制谨慎性格的相对低些(60%)。性格在拖延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卡方值 =5.424,P <0.1)。

四、分析与讨论

(一)大学生拖延行为总体概况

本次调查中,74%大学生存在拖延倾向,33%大学生在学习方面受到拖延困扰,拖延成为困扰大学生的常见问题。就大学生拖延总体概况而言,本次调查结果与陈保华“80%大学生学习存在拖延”[5]的结论大体一致。针对大学生拖延问题,本次调查显示47%大学生有对抗拖延问题的想法,这是其它研究中不曾出现的结论。

(二)拖延的影响因素研究

本次调查显示,性别、专业、性格对大学生拖延有显著影响。黄桂仙等就大学生学业拖延现状与人格的相关性利用量表分析表明“性别、专业、年级在总体学业拖延均存在显著差异。”[6]就大学生拖延的影响因素来看,虽然测量工具不同,但本次调查结果与黄桂仙等的研究结论大体一致。年级在拖延倾向上无显著差异,究其原因在于调查期间四年级学生基本不在校,调查样本不足。

五、结 语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拖延成为困扰大学生的常见问题,性别、专业、性格对大学生拖延均有显著影响。对大学生拖延的预防和干预上,要突出对男女大学生的区别对待,对不同专业、不同性格大学生的区别对待。

[1] (美)简·博克,莱诺拉·袁.拖延心理学——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疾宣战[M].蒋永强,陆正芳,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2-113.

[2] Milgram N.A.Procrastination.Encyclopedia of human biology(Vol.6)[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91:149-155.

[3] 纪芳.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3,28(1):49-52.

[4] 郭艳彪.理解拖延[J].社会心理科学,2009,24(5):507-511,541.

[5] 陈保华.大学生学习拖延初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6] 黄桂仙,宋娜,郭馨忆.大学生学业拖延现状及其与人格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4,(29):17-20.

猜你喜欢
性别差异性格量表
猫的性格爪知道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45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性别差异
性格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