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农村公共产品需求意愿的实证分析——基于217份农民问卷调查

2014-03-01 06:13佟国光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行政村吉林市供给

张 锐,刘 姝,佟国光*

(1.长春市农委农民职业教育中心,吉林长春130062;2.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了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并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1]。随着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加大,公共产品投入不足的问题有所缓解,但由于政府财政支农资金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有限,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与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明显差距[2]。因此,研究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意愿,对于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有限的前提下,提高供给投资效率,优化供给投资结构,使政府财政支农资金对公共产品供给投入使用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问卷设计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使用者和受益者是农民,农民对于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的满意程度反映了政府供给的有效性[3],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指明了方向。为了调查研究农民对于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需求及供给现状,根据被调查村公共产品供给现实情况,将其分为四类,A类: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生产发展的公共产品;B类:保障农村农民社区、基层和谐稳定的公共产品;C类:推动农村发展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D类:提高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水平的公共产品等。并将每类分别选取3种公共产品列入问卷的选项排序。由此列出12项公共产品参考选项来让农民在问卷中进行选择。其中分别是:1.农村公路建设;2.农田水利工程;3.农业技术推广;4.公共安全;5.通讯电力网络;6.行政村庄规划;7.农村义务教育;8.公共医疗卫生服务;9.农村社会保障;10.环境生态保护;11.饮水工程;12.农业灾害防治。并对这一公共产品在被调查样本村的情况列入问卷进行提问。

二、样本概况介绍

(一)样本调查范围

为了确定吉林市农民对于当地公共产品供给及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现状,笔者于2013年10月至12月两个月期间,对吉林市3个地区,11个乡镇,26个行政村以随机调研的形式对农户进行走访及问卷调查。样本选取采用了分层抽取和随机抽取结合的办法,先对吉林市地区分层抽样选取了县、镇(乡)、村,再用随机抽取方式对各个行政村随机选择5-20户进行入户访问。累计发放问卷240份,共回收问卷230份,经过对问卷的核实情况进行筛选,缺少或错填问卷样本13份,剩余217份问卷符合要求,为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0.4%。

(二)调查样本农户分布情况描述

笔者对样本选取采用了分层抽取和随机抽取结合的办法,先对吉林市分层抽样选取了县、镇(乡)、村,分别抽取了3个地区,11个乡镇,26个行政村,再用随机抽取方式对各个行政村随机选择5~20户进行入户访问。

1.吉林市龙潭区样本描述

问卷其中选取了江密峰镇、金珠乡、江北乡进行实地调查。江密峰镇处于吉林市东部,龙潭区东南部,辖30个行政村和一个经济托管区,其中四个朝族行政区,共147个自然屯;金珠乡辖有14个行政村,54个自然屯;江北乡位于龙潭区的中西部,辖10个行政村,49个自然屯。

2.吉林市船营区样本描述

问卷中选取了欢喜乡和大绥河镇,欢喜乡位于船营区政府西3公里,是城区西部近郊乡。辖有9个行政村,72个自然屯;大绥河镇位于船营区政府西北方向,辖有17个行政村,96个自然屯。

3.吉林市永吉县样本描述

问卷中选取了口前镇、万昌镇、西阳镇、北大湖镇、永吉经济开发区、金家六个乡镇。口前镇是永吉县政府所在地,位于县东南部,辖13个村民委员会,3个街道办事处,54个居民委员会;万昌镇位于永吉县西部,辖有万昌1个社区,11个村;西阳镇位于永吉县西南部,辖2个社区,7个村;北大湖镇位于永吉县南部,辖有13个村;金家位于永吉县西部,距县城口前镇西南48千米,辖有7个村。

三、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

(一)被调查农民对问卷中农村公共产品看法

农民对于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意愿是政府供给的依据,调查问卷将农村公共产品分为具有代表性的12项,设定前六位排序为农民优先选择的农村公共产品,通过统计分类,对各项排序总结出被调查农户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的选择,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农户调查结果数据统计

根据上述表1显示,问卷选项中农村公共产品需求最强烈的是农田水利工程,它在第一位上选择次数为88次;其次第二位选择最多的是公共安全次数为89次;在第三位上,通讯电力网络被选择104次为最高;第四位,农村义务教育被选择最高为104次;第五位上,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被选择了98次;第六位,最多选择的是农村社会保障共108次。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中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农村社会保障,这些都是农民生活最基本的需要,被调查村民认为政府对此类基本公共服务的增加,符合农民生活发展的需要。调查问卷中还发现,农民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公共卫生服务发挥了一些作用,被调查农民普遍觉得乡镇公共卫生院还存在着设备不足、医护水平偏低、合作医疗报销率筹资标准不高等诸多问题。而对于农村基础教育,农民认为“两免一补”的义务教育让农民本身及其子女得到实惠,还需要政府对农村教育的保障制度及财政经费的机制进一步完善。

被调查农民认为,政府大力投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村民的满意度很高。但政府对基础设施的后期维护运用还存在不足。

(二)问卷聚类分层分析结论

由于表1显示的数据为12个公共产品选项在每个位置上都有选择,不能合理的排出12项公共产品的顺序,所以在此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别进行分层聚类排序分析。分层聚类分析结果如下图1.

图1 农村公共产品分层聚类分析树形图

根据图1分层聚类结果得出,被调查农户按照其自身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情况,问卷中12个选项可聚类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包括农田水利工程、农村公路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公共安全、行政村庄规划、环境保护、饮水工程和农业灾害防治。涉及农业基础设施[4]和生产类公共服务;农村基层的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推动农村发展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三大类农村公共产品。根据调查,吉林市各乡镇平均拥有供水站1.7个,行政村拥有自来水的占到全部行政村的49.7%。但吉林市现有的基础设施多集中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导致其分布不合理,不能发挥基层设施的作用。

第二层次是通讯电力网络。如表1所示,农村通讯电力网络在第三位中被选择了104次,使得其在聚类分析中占得一层,说明了被调查农户对通讯电力网络需求程度很大。随着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希望自身所在行政村的文化生活及信息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基于对问卷的分析和相关数据统计,吉林市大部分农村的电讯网络已经形成,通讯网络已经进入大部分农民家庭。但是这些仅仅是初步的,农民享受文化生活及信息化服务的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第三层次是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所在行政村的基础教育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后,超过78%的农民认为减轻了教育经济负担,得到了实惠。但是农村中小学校存在师资办学力量薄弱,教师教学质量低等现实问题。根据表上第四位上出现104次数来看,农民把解决好农村基础教育问题放在了重要位置上。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发现,吉林市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着农村小学布局不合理;农村中学教育管理缺失;教育机制缺乏保障,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落后等问题。

第四层次是农村社会保障。从图1中可以看出,农村社会保障明显的独聚一类,在表1中,农户选择次数为108次,是所有选择次数中最多的。这说明此类公共产品是农民生产生活中最需要的,关注度最高的,政府应加大对此类公共产品的提供符合当前农村发展的需求。

四、政策与建议

(一)完善政府监督机制,提高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防止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政策缺失,必须加强政府财政支出过程中的管理监督。在供给过程中必须建立相关规定、法律来保障监督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入。在供给过程中,政府应该根据农户供给产品的需求偏好来确定提供的公共服务和产品,建立透明的投资资金预算,建立完善的预算机制,保证支农资金预算效益最大化[5-6]。把政府供给投资资金进行财务整合,避免分散管理及投资。将其归纳到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制度中,防止投资供给过程中相关部门滥用职权,并考核供给投资项目实施成果,抑制供给投资过程中的随意使用问题。提高供给资金的使用效率。还要监督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资的进度过程和完成情况,将供给投资的资金预算、服务进展、投资资金的使用和支付转移情况定期公布,通过严格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供给投资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倡导供给参与方、受益人参与监督,保证资金供给的顺利进行。

(二)增加财政投入,构建新型供给模式

第一,在当前现行的供给体制下,政府依旧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主体。虽然农村公共产品的市场化供给已经成为可能,但并不是所有的公共产品都可以通过市场得到解决,因此,应该完善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加强农村公共产品财政支出管理,增加财政支农投入,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尽可能使得政府偏好与农民需求相一致[7-8]。第二,由于传统价值与收入观念的变化,农民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具体来说,对于那些非排他性程度低的公共产品可有私人供给,对于部分准公共产品可采用公私合作的方式供给,积极引导私人和其他农村基层组织成员参与到供给中,逐步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模式多元化。第三,农村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合作社+农户+公司”市场体系,将部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供销联系在一起。这种在组织和制度上的新变化具有较强的生存力,能够有效的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三)建立合理的供给制度,分层分类有序配置

对吉林市的调查研究表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民群体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结构不同,不同的个体农户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具有层次性,每个需求层次所包含的公共产品的内容存在不同差异。农户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支持。但是政府在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时一般按照既定的预算和规则,因此在一段时期内不能满足农户对于公共产品的所有需求偏好[9]。在优先满足农户基本生产需求的情况下,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必须分阶段、分区域地排出优先顺序。就是根据各种能够满足农户需求不同层次的公共产品,制定由低到高,逐步实现到最高层次的发展计划,在公共产品供给中进行优先选择。对于维持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公共产品的供给资金,不断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缩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距,最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建立农户需求表达机制,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

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要使农户对供给的需求充分表达出来,尊重农民的话语表达权,应科学的建立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农户需求的表达机制,体现农村农民自治,同时符合新农村建设中“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科学合理的需求表达机制,转变“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机制,把传统的从上级到下级,形成自下而上的供给信息传递模式。农民可以直接表达自己对于公共产品供给的需求强度及意愿,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优先决策。

[1] 孔祥智,李圣军,马九杰.农户对公共产品需求的优先序及供给主体研究—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J].社会科学研究,2006(4):7-51.

[2] 熊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分析与模式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2(7):37-44.

[3] 高鉴国,高泰姆·亚达马[美].高功敬.农村基本公共品的社区供给:山东省30个村庄的调查[J].山东社会科学,2010(2):52-58.

[4] 宋安平.对湖南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0(4):73.

[5] 李延霞.加强吉林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18):74-76.

[6] 冯进昆.吉林省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及对策探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45-47.

[7] 李艳丽,韩星换.吉林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与对策[J].吉林农业,2011(4):25-26.

[8] 孔祥智,李圣君,马九杰.农户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优先序主体研究——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J].社会科学研究,2006(4):47-51.

[9] 章泽武.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与对策选择[J].当代经济,2007(5):102-103.

猜你喜欢
行政村吉林市供给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更正说明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并村重在并心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产品销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