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及其伪品鉴别

2014-03-08 04:28杨金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22期
关键词:伪品正品角质

杨金华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药学部,河南 郑州 450000)



天麻及其伪品鉴别

杨金华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药学部,河南 郑州 450000)

天麻是传统名贵药材,价格昂贵,又是人们日常药膳保健常用品,因此要慎重区分真假天麻。正品天麻与伪品性状有诸多不同之处,通过性状鉴别可将真品与伪品区分开来。总结天麻及其伪品的性状特征,为中药材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天麻;性状鉴别;天麻伪品

天麻为临床常用中药材之一,其功效独特,能祛风定惊、平肝熄风,为治疗眩晕头痛、肢体麻木、风湿痹痛、惊痫抽搐的要药。该药在临床上用量较大,由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资源较匮乏,市场供不应求,从而导致许多伪品横行。笔者从事中药鉴别工作近三十年,对天麻及其伪品的鉴别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仅从性状鉴别方面加以分析总结,以飨读者,以期为同行提供快速经济的天麻鉴别方法,服务于临床。

1 正品天麻性状鉴别

正品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elataBI.的干燥块茎。天麻块茎大多为椭圆形或长条形,扁缩而稍弯曲,长3~15cm,宽1.5~6cm,厚0.4~1.8cm。表面呈淡黄白色至浅黄棕色,大多有点状突起(潜伏芽)排列而成的多轮横环纹及纵皱纹,也有些可见深褐色菌素。块茎顶端有棕色干枯芽苞,习称“鹦哥嘴”,或残留有茎基。另外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天麻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浅黄白色至浅棕色,角质样。气特异,味稍甜,嚼之有粘牙感。

2 伪品天麻性状鉴别

2.1 紫茉莉

紫茉莉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MirabilisjalapaL.的干燥根。其根一般为长圆锥形,也有些有分支,多已压扁,长4~10cm,直径1~3.5cm 。其表面呈浅黄白色至暗棕黄色,半透明,有纵沟纹,有时扭曲,根顶端可见茎痕。其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淡黄白色或淡黄棕色,角质样。气味较淡,咀嚼有刺激的辣味。

2.2 大理菊

大理菊为菊科植物大理菊DahliapinnataCav.的干燥块根。块跟呈长纺锤形,略弯曲,表面浅白色,有明显不规则的纵皱纹,顶端有茎基痕。其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角质样。气味较淡,咀嚼稍有苦味。

2.3 蟹甲草

蟹甲草为菊科植物羽裂蟹甲草Cacaliatangutica(Franch.) Hand.-Mazz.及双舌蟹甲草Cacaliadavidii(Franch.) Hand.-Mazz.的干燥块根。本品大多为长圆形,表面淡棕色,半透明,有明显的环节和须根痕,块根顶端有残留茎基。质地坚硬,难断面,断面角质样,黄白色。气味淡,咀嚼稍有甜味。

2.4 菊芋

菊芋为菊科植物菊芋HelianthustuberosusL.的干燥块茎。块茎呈不规则的三角形或扁圆形,瘤状突起明显。表面呈淡黄棕色至棕褐色,有纵向沟纹,质地坚而韧,难折断,断面呈角质样。气味较淡,咀嚼有黏性。

2.5 芭蕉芋

芭蕉芋为美人蕉科植物芭蕉芋CannaedulisKer-Gawl.的干燥块茎。芭蕉芋的块茎呈扁圆形,顶端有残留茎基痕,下端钝圆,无脐状疤痕,未去皮者表面可见3~8个轮状环节。其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半角质样,粉性。味甘,嚼之粘牙,有焦糖气。

2.6 马铃薯

马铃薯为茄科植物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的干燥块茎。块茎呈压扁的椭圆形,表面有不规则纵皱纹,有时可见仿制的环纹。气微味甜,嚼之有马铃薯味。

2.7 大九股牛

大九股牛为槭树科植物大九股牛Dobineadelavayi(Baill.) Engl.的干燥块根。块根呈纺锤形,一端常扭曲呈牛角状,表面有须根痕及线样横环纹。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棕色。气弱,咀嚼无味。

2.8 天花粉

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kirilowiiMaxim.的干燥根。天花粉呈不规则圆柱形、纺锤形或瓣状,长8~16cm,直径1.5~6cm ,表面呈淡黄白色或棕黄色,有纵皱纹及略凹陷的横长皮孔。质地坚实,不易折断,断面呈淡黄白色,富粉性,纵切可见黄色筋脉纹。气味较淡,咀嚼味稍苦。

2.9 芋

芋为天南星科植物芋Colocasiaesculenta(L.) Schott.的干燥块茎。芋的块茎大多呈椭圆形,表面为浅黄棕色或暗褐色,半透明,有不规则的纵向沟纹,顶端留有粗短芽苞,其周围有时可见残留的鳞片,下端有棕褐色的脐状疤痕。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样。气味较淡,咀嚼有黏滑感。

3 讨论

在实际工作中,天麻伪制品层出不穷,且与正品天麻十分相似,如不仔细鉴别,很容易误用,使其临床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延误患者病情,危及生命。因此,作为药学工作者,尤其是一线验收人员,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过硬的鉴定技术,严格把关。若性状鉴别仍难区分,则应进一步进行显微鉴别或理化鉴别,保证临床使用的每一味药物都是正品。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4-07-29

杨金华(1966-),男,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中药鉴定、中药制剂和药学服务。

R286.0

A

1673-2197(2014)22-0042-01

猜你喜欢
伪品正品角质
鲸吞
冬虫夏草鉴别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浸润“正品”课程文化培育学生自信人格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白及粉及其混伪品
电子舌技术鉴别川贝母粉及其掺伪品
应用rbcL条形码鉴别高良姜及其伪品大高良姜
川陕苏维埃铜币伪品现状分析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
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体外共培养体系的建立
不同助剂对铁元素在苹果角质膜渗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