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逆境观探析

2014-03-10 22:03
阴山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逆境挫折传统

李 炳 全

(肇庆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逆境观探析

李 炳 全

(肇庆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逆境观包括逆境不可避免观、成功条件观、考验或锻炼观、机会或财富观、准备观、乐观态度和积极情感观、宿命论等几个方面。这些观点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中国人历史上恶劣的生存环境、长期的农业经济形态、中国文化的构成及其创建者与发展者所遭遇到的逆境等。这些观点在人的心理与行为上表现为较强的挫折承受力、不良情绪的排解能力、自我安慰、另谋出路、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控制逆境影响的水平等诸多方面。这些观点对人们积极地应对逆境,保持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逆境;中国传统逆境观;心理与行为表现

任何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逆境。遇到逆境时应该怎么办?是消沉、退缩、灰心丧气,还是勇于抗争、不断进取,敢于甚至甘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并积极采取措施去消除或解决它们?对此,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人甚至每个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这些看法或态度直接影响他们在面对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心态和行为方式。看法或态度表明的是人的逆境观,它直接制约着逆境的消除或解决。由于逆境如何被消除或解决即消除或克服逆境的方式对人走向成功有很大影响,因而可以说逆境观与成功关系密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中国人的传统逆境观,这种逆境观体现出中国人对逆境的态度和应对方式。了解中国传统逆境观,汲取其精华,对培养人的逆境商和提升人的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逆境观

中国人的逆境观是中国人对逆境的看法,它是中国人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的历程中在面临并应对逆境时所形成的关于逆境的基本看法或观点。这种观点蕴涵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对有关历史材料和中国民众的日常语言分析,总体而言,中国传统逆境观认为,逆境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而是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必要和重要条件。中国人常说:“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等,这表明中国人对逆境有积极的看法。这些观点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

(一)不可避免观

不可避免观是中国传统逆境观的首要观点和基础,其基本含义是:逆境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人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逆境,总会经过各种各样的苦难。既然逆境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要勇敢地面对逆境,克服逆境,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更谈不上发展。常言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既是告诉人们在遇到逆境时要充满信心,同时也告诉人们人生道路并不平坦,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逆境或挫折。任何人想回避或不经历逆境都不过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

这种观点有助于提醒人们预测并预防人生道路上可能面临的逆境,对逆境有心理准备。

(二)成功条件观

成功条件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逆境观的最主要观点,其基本含义是:逆境是人成功的必要条件,不经历逆境的人不会取得多大成就。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把逆境看作是个体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中国著名思想家孟子在《告子章句下》中指出:“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说到:“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2]孟子与司马迁的两段话都是说,人越是遇到挫折,越能取得巨大成就。这实际上是要求人们具有坚韧不拔的良好的意志品质。中国人常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明确指出逆境是个体成功的必要条件。

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既可以起到心理的自我安慰作用,又可以使个体摆正遭遇逆境时的心态。

(三)考验或锻炼观

考验或锻炼观是与成功条件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观点,其基本含义是:逆境是对人的考验与锻炼,通过逆境的考验与锻炼,可以培养人的良好的心理品质。上述孟子、司马迁等的话语明显说明这一点。孟子认为,逆境是上天的安排,是为了对人进行锻炼,使之具有成功的品质,进而能够担当起取得成就的大任。这主要表现在:(1)逆境能锻造出良好的意志品质。人们在面临逆境时,通常有两种表现,一是被逆境击垮,在逆境面前屈服,二是更加坚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逆境观强调的是后者。正是由于逆境的作用,在与逆境的抗争中,人的自觉性、自制力、果断性、坚韧性、勇敢献身精神等才被培养出来,并不断增强。(2)逆境可造就自信、乐观向上、吃苦耐劳的性格特征。在逆境中,通过不断地解决内外问题,消除一个个障碍,人的自信心、乐观情绪、吃苦耐劳的品质和不畏艰难的大无畏精神会不断地被锻造出来,造就出人的良好的性格。(3)逆境能提升人的聪明才智。在面临逆境时,为消除逆境,使自己能够生存与发展,人不得不去思考、想办法以及不断尝试,由此,其能力尤其是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会不断增强。正如孟子在《尽心上》中所言,“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疚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1]

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至少有两个方面积极作用:一是给人一种心理安慰与暗示,使人在面对逆境时能够保持心理平衡,维护人的心理健康;二是给人以面对逆境、消除逆境的信心、勇气、耐心、毅力与决心,甘于承受艰难困苦,不仅“敢坐”而且“甘坐十年冷板凳”。

(四)机会或财富观

机会或财富观是中国传统逆境观中非常有意义的观点之一,它主要强调:逆境对个体来说是一种机会或财富。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中国传统逆境观认为,逆境不仅不是一种灾难,而且对人来说是一种机会或财富。之所以有这种看法,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逆境不仅可以增长人的智慧或才干,丰富人的经验,促进人的成熟,而且可以给人提供冷静下来的机会,使人能够静下心来思考,寻找并找准新的发展方向。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言:“及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2]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逆境观认为,不管遇到任何逆境,只要个体能够正确认识逆境,摆正自己的心态,就一定能从逆境中学到很多。而这些是那些没有经过逆境的人学不到的。

这种观点启发人们要正确分析逆境,从中学到平时学不到的东西,即“吃一堑,长一智”。

(五)准备观

准备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逆境观的重要观点之一。它认为,逆境可以促使人们为将来的机会做好相应准备。许多中国人常说:“如果打击迟早要来,那就来得早点吧。”意思是,早点遭受打击就可以使自己积累经验,避免以后的失败。同时,早点遭受打击自己还能经得起打击,还有时间、精力翻盘或东山再起,而如果年龄大时遭受打击,恐怕就心有余而力不足,再也难以翻身。

张载在著名的《西铭》中把这样的思想概括为“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3]如先秦时的孔子、墨子、孟子、韩非子等人,在没有发挥他们才干、推行他们思想的条件下,他们去不断提升自己的才干,完善自己的思想,并不断孜孜以求,到处游说。他们在遇到众多的逆境或挫折时,并不认为自己的思想、理想与追求有问题,而是认为时运不济,坦然接受它们。如《论语·阳货》或《史记·孔子世家》所记载的孔子之言,“丘之不济此,命也夫。”[4][5]

一般而言,成功的机会是外在的,个体是难以控制和预测的,但成功的素质或条件则是个体自己的事情,是可以预先做好的;个体要做的不是坐等机会,而是准备抓住机会的条件,甚至去创造机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逆境观就是如此。它要求人们在面临难以克服或战胜的逆境时,(1)不仅要在心理上接受逆境,而且应不自暴自弃,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把外修与内养结合起来,在外在条件不具备时发展内在品质,成就自我;(2)而当外在条件许可时,则以完善的自我品质充分利用这些条件走向成功,为社会服务;(3)由于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与坎坷,为了在将来更好地走出困境,就应当提前预见将来可能遇到的逆境,并在身体、心理、知识、技术等多方面做好准备。

(六)乐观态度和积极情感观

乐观态度与积极情感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逆境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人们在遭遇逆境时应保持良好的态度与情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逆境观认为,在遇到逆境时,痛苦、退缩、崩溃无济于事,而能在摔倒时自己爬起来,在逆境中勇敢站起来才是真正的强者,因此,在面临失败与痛苦时,不应该退缩,而应有敢于、勇于甚至甘于、乐于面对逆境、主动选择逆境的心态。正因为逆境是成功的条件,所以人们会积极地接受逆境,并在逆境中保持良好心态,正如前述司马迁承受腐刑而“无愠色”。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要获得成功,非需要逆境不可。中国传统文化虽然认为人生道路充满荆棘与坎坷,但同样也认为“前途是光明的”,总是保持并充满乐观、自信的态度或心态。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众多这样的案例和教诲。如《西游记》中的唐玄奘要取得真经,必须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玄奘不仅敢于、勇于而且主动去选择这样的磨难。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大量的这样的事例说明了中国人的这种态度和良好品质。孔子在《论语·雍也第六》就盛赞自己的学生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4]

刘禹锡的《秋词》非常生动地阐明这种面对逆境的乐观精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直引诗情到碧霄。”[6]这首诗启迪人们要保持乐观的态度,看到看似悲凉的东西中的快乐之处。不要像许多人那样看到秋天的苍凉,而要看到秋天的果实与收获。

这种观点要求人们无论面对任何艰难险阻,处于任何不利的境遇之中,都要保持乐观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七)宿命论

宿命论也是中国传统逆境观的组成部分,这种观点认为,逆境是上天的安排,遇到逆境是人的命运,人无法对之加以改变,但人能够控制或改变自己面对逆境的心态、能力、方式或措施。孔子、老子、孟子、司马迁等等中国古代名家都持这种看法。中国人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这种宿命论思想的体现。在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看来,任何事情只要尽力了,就没有什么可后悔可痛苦的。正如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言:“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7]即使失败了,也要想开,听天由命,要意识到责任不在自己,只是机会或运气不好罢了。

这种宿命论思想对于人保持心理健康十分有益。但倘若表现不当,表现为不去努力拼搏进取,一切坐等上天安排,不去积极地改变自己的不利状况,心安理得任命运摆布,静等上天安排或“救世主”,形成了“阿Q情结”,仅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而不去积极主动地分析失败或挫折的原因并力图改变它,那就是消极品质了。所以我们既要有乐天知命的心态来使自己保持心理平衡,同时又要有不断进取的信心、决心、勇气与胆识,对于我们的人生完美和生活幸福是十分有益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逆境观的成因

中国传统逆境观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人长期的恶劣生存环境

人类学家拉策尔认为,文化最先发生在多风暴的地区。尽管这种说法不一定全对,但有一定的合理性。马克思指出:“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提供生活资料的天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提供生产资料的天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8]一般说来,在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进化中的人类愈是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挑战,愈具有原始危机感和超越自然的原始生命冲动,由此创造文化的积极性高,文化产生和向人的心理演变完成得相对较早。

作为中国文化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逆境观与历史上中国人所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据记载,黄河与长江中下游等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地区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旱灾、水灾不断[9]。“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中国发生过1029次大水灾,……1056次大旱灾。”[10]平均不到两年就发生一次大的水灾和旱灾。除此之外,有研究表明,中国也是地震等的自然灾害多发区。这说明中国先民的生活中经常性地遭遇到众多的自然灾害。在面对这些难以避免和抵御的自然灾害时,倘若没有恰当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很难生存与延续下来。这样,这些自然灾害既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坚强品质,也形成了中国传统逆境观。

(二)中国长期主流的农业经济形态

“主流”是指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但不是唯一或全部的。地处东亚大陆的中国有着适宜农业生产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从而导致了农业经济形态,孕育了农耕文明。中国先民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开始进入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生活方式,经过夏商周三代,以农业为主要社会生活资料来源的农业社会基本上形成。春秋战国以降的历朝历代都把“尚农”、“重农抑商”、“重农固本”作为基本国策。当代中国政府仍然把农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把解决农民问题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从农业经济的基本条件来看,它主要是“靠天吃饭”、“靠地吃饭”,极大地依赖于自然条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是这样一种状况的写照。这种依靠自然的农耕经济受自然条件影响比较大,任何自然灾害都可能使人遭受巨大的挫折,使人的生存受到威胁,这样中国人在历史上面临的挫折十分多。遇到挫折时怎么办?如果一遇挫折就退缩或自暴自弃,就不可能生存与延续下去,更谈不上发展。因此,为了生存与发展,一方面应自强不息,不断地努力拼搏抗争,不畏惧困苦,勇于面对并设法解决困难,另一方面又需要不断更新生产技术,了解并顺应自然环境,不断奋进创新。这样才能有所收获,获得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由此就形成了上述逆境观和应对逆境的方法。

(三)中国传统文化构成及其创建与发展者所遭遇到的逆境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源自于儒家、道家、释家、墨家、法家思想,其中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无论是主流的儒家思想,还是非主流的道家、释家等思想,其形成、发展与推行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失败或挫折。可以说,这些思想大都是在逆境中生存与发展的。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以前道路坎坷,一直受到排挤,汉武帝后虽然成为统治思想,但也屡处逆境。

除上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思想屡处逆境外,中国传统文化的创建者与发展者个人也经常是身处逆境之中,在逆境中生存。老聃、孔子、孟子、庄子、墨子等人一生经历无数坎坷,有生之年均不得志。“二程、朱熹生时均作为清流,游离于政治边缘,并不被重用,即使似乎最能达到儒家‘内圣外王’理想目标的王阳明,一生也备受排挤,57岁即郁闷而终。辅佐朱元璋成就帝业的刘伯温,一生也是坎坷不断,最后在他人的猜忌、陷害和自己的恐惧、寡欢中死去。所以,基本上可以说,儒家在推行其纯粹的学说上(而不是经过统治者改造过的政治儒学、伦理儒学等)遭遇到了严重的挫折。”[11]

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思想以及其创建与发展者遭遇到逆境,使得他们不得不对逆境作出解释,“否则,不仅其信徒难以心服,而且其理论上也有盲点。”[11]由此就形成了中国文化中的逆境观。

三、中国传统逆境观的心理与行为表现

从上述中国传统逆境观的基本内容来看,具有这种逆境观的人会有如下表现:

(一)挫折承受能力

挫折承受能力,既与中国传统逆境观中的宿命论思想有关,也与成功条件观、考验观有关。按照宿命论思想,既然逆境是上天的安排,不可避免、不可控制,那就只好忍受与面对。按照成功条件观与考验观,既然逆境是人达致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对人的考验,只有能经得起这样的考验,才能够取得成功。这就会增强人们承受挫折或失败等逆境的信心、决心和勇气,使人有较高的挫折承受力。

(二)恰当归因与不良情绪的排解能力

恰当归因和不良情绪排解能力与上述中国传统逆境观的几个方面都有联系,是它们在人的心理和行为上的表现。如前所述,中国人在遇到逆境时通常把它归结为包括“天命”和自己的“命运”的“命”。从“天命”的角度讲,逆境是上天的安排,非人力能为;或者是上天对自己的考验,是上天给予自己的机遇。前者使人们能够比较自然地忍受逆境,后者会使人们为遭遇逆境而愉快。这样通过把逆境归因于“天命”,或通过埋怨老天,或通过奋发图强而在逆境中保持平和心态甚至积极的心理,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

从自己的“命运”角度讲,中国传统逆境观把逆境归结为人自己的命不好。我们常听到许多人在遇到挫折或失败等不顺心的事时说:“我的命不好”,“咱生来就是过穷日子的命”,“我是劳累的命”,“命苦不能怨政府”等等,通过把逆境归因于自己“命该如此”而获得良好心态。这种心态在应对逆境策略上的表现之一是忍让退缩,即在遇到逆境尤其是自身无法克服、无法控制的逆境时压抑自己,没有勇气与逆境抗争。这既是一种应对策略,也是一种静待时机,寻找合适机会的办法,同时也是一种心理调适、恢复心理平衡的方法。根据中国传统辩证思想,“退即是进,进即是退。”“适当的退让是必要的。”在这里,中国人的忍让退缩有多种表现形态,其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不同的退让,其作用也不相同。由此可见,忍让退缩在中国人生活中的普遍性与作用。

(三)自我安慰或文饰作用

自我安慰或文饰作用是为自己遭遇到的逆境寻找合理的理由或借口来安慰自己,使自己保持心理平衡,而不至于被逆境打倒。这种方法是中国传统逆境观的体现,上述的成功观、考验观、财富观、宿命论等都含有这种思想。“塞翁失马”、“阿Q式精神胜利法”等就是这种心理调适的方法或措施的典型表现。

寻找借口、自我安慰,也是中国人传统的常采用的应对逆境的策略之一,尤其是遭遇到那些自己无法克服或消除的挫折或失败时更是如此。“好男不跟女斗”,“君子不跟小人斗”,“我不是不会做(或做不到),只是我不想做”,“我要下功夫你肯定不行”等等,都是一些中国人常挂在嘴上的自我安慰的借口和理由。常见的心理是“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这实际上是前述的文饰作用的体现。

(四)仔细分析,另谋出路

在做某件事遇到挫折或失败时,中国人传统做法之一是“见风使舵”、随机应变,改变自己的策略与方向,寻找能够成功的道路或方向。中国人常说:“不能一棵树上吊死。”“活人不能叫尿憋死。”意思是说干什么事都要灵活,随机应变,不能明知一条路走不通还要顽固地走下去。这就告诉人们,在遇到无法克服的逆境或无法逾越的障碍时,要改变策略与方向,另谋出路。否则,就会遭遇更大的失败或挫折,永远无法走到成功。这种心理应对是上述成功条件观、考验观、机会观等的具体表现。

(五)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对于无法逃避又无法改变的逆境,中国人有一种“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的对付方法。这种方法是使自己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并通过对逆境的客观恰当地分析,找到消除逆境的方法,并在以后避免同样的逆境发生。中国传统逆境观告诉我们,在遇到挫折或失败时,不能退缩、一蹶不振,也不能封闭起来不去追求。如失恋了就再也不敢追求爱情;做事业不成功再也不敢追求事业;找工作失败了就再也不敢找工作。这样苦的只有自己,害得也只有自己,对自己纯害无益。这即是说,在遇到逆境时,最好的办法是从逆境中走出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逆境观告诉人们对待逆境的好办法之一。

在遇到挫折或失败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逆境观要求人们表现出大无畏精神,愈挫愈勇。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当今社会,愈挫愈勇都是中国人传统的应付逆境的表现方式之一。清末湘军将领曾国藩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屡屡失败,但他并不为此气馁,而是屡败屡战,并最终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遭遇到无数的艰难困苦,但共产党人被没有因此而退却,而是迎难而上,最终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当今社会,许多人经历了多次的失败而不畏惧,最终获得了成功。

(六)控制逆境影响的水平

中国人常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虽然主要是讲在人际关系中要善于化解彼此间的矛盾,以免伤了大家的和气,怨气愈结愈深,但也可以用在困境或挫折中。在这方面,体现出中国人有很深的“化”功,即转化或转变的能力,把不利的条件转化为有利的条件,把大的影响转变为小的影响,把困境和挫折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控制到最小水平、最短时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逆境观看来,既然逆境是不可避免的,人的一生都要经历着很多的事件尤其是困难与挫折,那么,人们就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应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不应该扩大事态,放大事件。这实际上是逆境商的延伸和忍耐的体现。

中国传统的思维富含辩证性,这种辩证性告诉人们,挑战中包含着机遇,危机中孕育着生机,困境中孕育着顺境,不幸中蕴含着幸运。能否在危机中求得生机,把逆境变为顺境,把不幸变为有幸,关键取决于个人的认识与转化能力。只要善于认识与转化,逆境带来的消极影响的范围和时间就是有限的。

(七)认真分析,寻找方法

中国人传统应对逆境的另一个最为常用的策略是对逆境加以认真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消除逆境的方法。依据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逆境总会有,但消除逆境的办法也总会有。中国人常说:“办法总是有的,只是没有找到而已。”“只有想不到的办法,没有不存在的方法。”“只有不去想办法的人,没有人想不到的办法。”“活人不会让尿憋死。”这些话既说明中国人对找到解决逆境的办法充满信心,同时也说明中国人在遇到逆境时总会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逆境的方法或措施。

中国常说“因祸得福”,也常引用老子的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12]。意思是说,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二者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换言之,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1]孟柯. 孟子[EB/OL]. http://www.gushiwen.org/guwen/mengzi.aspx.

[2]司马迁. 报任安书 [EB/O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508/20/276948_115301098.shtml.

[3]张载. 西铭[EB/OL].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754692.

[4]孔子. 论语[EB/OL]. http://www.guoxue.com/?book=lunyu.

[5]司马迁. 史记[EB/OL]. http://www.gushiwen.org/guwen/shiji.aspx.

[6]刘禹锡. 秋词[EB/OL]. http://www.shicimingju.com/baidu/list/3409.html.

[7]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EB/OL]. http://baike.so.com/doc/230957.html .

[8]马克思. 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汪凤炎,郑红. 中国文化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10]宋健. 超越疑古 走出迷茫[N].光明日报,1996-05-21.

[11]景怀斌. 儒家式应对思想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6,(1).

[12]李耳. 老子[EB/OL]. http://www.guoxue.com/?book=laozi.

〔责任编辑 常芳芳〕

An Analysi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ew about Adversity

LI Bing-quan

(School of Education, Zhaoqing University; Zhaoqing 526061)

Chinese traditional views about adversity includes the views that adversity is inevitable, the conditions to success, views on tribulation either exercise, outlook on opportunity or wealth, preparatory to ones future, optimistic attitude and positive emotion should be maintained when you lie in adverse circumstance, and fatalism and some other several aspects, which had originated from the bad living environment in the Chinese history, the long-term agricultural economy shape, the adversities encountered by Chinese culture’s constitutions and the founder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so on. They perform or display as the strong capacity of enduring frustration, mediating bad mood, to consoling oneself, seeking another outlet, rising up from where tumbling down, controlling the influence level of adversities and some other aspects on ones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They could positively inspire or enlighten people to deal with the adversities positively and to maintain the mental health.

Adversity; Chinese traditional view about adversity; Performance or display in one’s mind and behavior

2014-10-20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的文化心理学研究”(GD11CSH03)部分研究成果。

李炳全(1964-),男,河南沁阳人,博士,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化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研究。

G03

A

1004-1869(2014)06-0012-06

猜你喜欢
逆境挫折传统
超越逆境
How adversity makes you stronger逆境如何让你更强大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挫折使我更坚强
挫折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生活需要挫折
完形填空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