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误诊为肝结核1例

2014-03-21 00:51冯艳红戴玮玮常家宝
安徽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黑色素瘤黑色素转移性

冯艳红,李 丽,戴玮玮,邱 洁,常家宝

(东南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二医院肝病科,江苏南京 210003)

在各种组织器官的恶性黑色素瘤中以皮肤最多见。淋巴转移是其最多见的播散途径;亦可为血道播散,可致全身各组织、多见于肺、骨、肝、肾上腺、脑、骨髓、胃肠道和软组织。眼恶性黑色素瘤恶性度高,死亡率高。笔者报道1例眼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手术20年后仍发生肝转移比较少见,且难以发现,被误诊为肝结核,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6岁,主诉腹胀、低热、盗汗1年2个月。2007年4月始感腹胀、隐痛、低热、盗汗。查体:触诊肝右肋下5 cm,质Ⅱ°。A医院B超示肝血管瘤,胆囊炎。2个月后CT示肝脏广泛粟粒样改变。化验:AFP(-)。考虑炎性病变,予头孢菌素及左氧氟沙星治疗,发热有所好转,肝仍大。2008年3月上述症状加重,触诊肝右肋下约10 cm。B医院做PPD(+++)及OTD(+),诊断为:肝结核。予异烟肼、利福霉素、左氧氟沙星治疗。2周后发热好转,肝回缩1~2 cm。又2周后尿黄眼黄脸黄,腹胀加重,肝肿大进展。考虑为抗痨治疗所致肝损害,停用异烟肼、利福霉素,继用左氧氟沙星。5 d来体温再次升高,最高至38.9℃,转我院。20年前左眼黑色素瘤手术摘除眼球,装义眼。查体:体温38.5℃,脉搏92次/分,血压110/65 mm-Hg,呼吸19次/分,神志清,消瘦,巩膜皮肤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左眼为义眼,双侧无突眼,颈软,心率92次/分,律齐音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膨隆,以上腹为著,肝右肋下约12 cm,剑突下约10 cm,质Ⅱ°~Ⅲ°,表面不光滑;脾未及;腹水征(+),双下肢浮肿至膝。实验室检查:WBC 16.3 × 109·L-1,N 0.841,L0.12,Hb 92 g·L-1,plt 439 × 109·L-1,肝功能:总胆红素 275.2 μmol·L-1,直接胆红素 179.6 μmol·L-1,A/G 32.6/37 ,ALT 53 U·L-1,AST99 U·L-1,CHE 3493 U·L-1,γ - GT 328.4 U·L-1,LDH 1154 U·L-1,AKP 462 U·L-1,BUN 24.1 mmol·L-1,肌酐 272 μmol·L-1。B 超:肝脏弥漫性病变伴多发局限性改变(性质待定),腹水。诊疗经过:入院后予以抗感染保肝褪黄加强支持治疗,体温降至正常,但黄疸仍在上升。肝脏进一步增大。肝穿刺行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两个医院):见弥漫分布的癌组织,癌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梭形,胞浆少,核深染,异型,并见多量散在的黑色素沉着。病理诊断:临床有恶性黑色素瘤病史,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诊为肝脏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细胞瘤。免疫组化为:S-100(+);CK(+);CEA(±);Hep-1(-)。患者逐渐消耗,死亡。

2 讨论

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白色人种,我国发病率不高。在各种组织器官的恶性黑色素瘤中以皮肤最多见。以结构不良痣为多。与紫外线照射、先前存在的黑色素病变(如结构不良痣)、遗传因素、外伤、内分泌、化学致癌物质、免疫缺陷等多种因素有关。来源于神经嵴的黑色素细胞分布在皮肤、眼、黏膜表面和神经系统,因此黑色素瘤可发生于皮肤、口腔、消化道、生殖系统的黏膜,眼球的睫状体、虹膜、脉络膜,以及脑膜的脉络膜等处。其病理方式: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具多形性,有圆形、多边形和梭形,胞质丰富,内含细小的黑色素颗粒,亦有不含色素者称无色素性黑色素瘤;细胞核呈椭圆形或梭形,染色深,核分裂象多见;瘤细胞呈巢状、索状或腺样排列。其生长方式分为:辐射生长期和垂直生长期,后者向真皮层、皮下组织深部浸润,易发生淋巴转移。淋巴转移是其最多见的播散途径;亦可为血道播散,可致全身各组织、多见于肺、骨、肝、肾上腺、脑、骨髓、胃肠道和软组织。治疗: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切除或和淋巴结清除术、放射治疗。化疗多不敏感。生物治疗正在研究。预后:躯干最差,头颈部次之,肢体较好。5年生存率躯干41%,头颈53%,下肢57%,上肢60%,口腔阴道直肠黏膜的恶性黑色素瘤以及内脏的预后更差[1]。有报道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超声诊断有独特的价值[2],但肝转移仍难以超声诊断。此例患者肝组织经两家三级医院检查报告为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诊断成立。在B院患者经抗结核治疗2周,体温有所下降,肝脏有所回缩;在我院抗感染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说明存在并发感染。因为有发热、消瘦等中毒症状而误诊为肝结核。由于发现较晚失去了手术切除以及肝移植的机会。

眼恶性黑色素瘤恶性度高,死亡率高[3]。恶性黑色素瘤易转移,连足底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在1~10年随访中27/61多处转移[4]。国内已有多篇报道肝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5-8],Crowley等报道存活10年或10年以上的各期恶性黑色素瘤,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者为2.4%[9]。

本例患者眼恶性黑色素瘤手术20年后仍发生肝转移比较少见,且难以发现,提示临床医生仍应该警惕。

有报道美国达纳-法伯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比较基因组杂交微阵列分析(array—CGH)技术快速鉴定出小鼠中的一种加速恶性黑色素瘤扩散的新基因NEDD9,并证实NEDD9在转移后的黑色素瘤第三期中会异常增多,而在没有发生转移的初期则没有这种情况[10]。

为早日诊断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提供了新理论和新技术。

[1] 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396-1407.

[2] 管湘霞,付志勇,孙智芳.超声对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江西医药,2012,47(9):814 -815.

[3] 杨 铮,刘早霞,苏冠方.眼黑色素瘤眼球摘除术后死亡原因的临床及病理分析[J].眼科新进展,2009,29(4):291 -293.

[4] 张晋煜,许建波,许三雄,等.足底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与治疗[J].肿瘤防治研究,2012,39(7):829 -832.

[5] 闫日莲,刘德泉,田友山,等.恶性黑色素瘤肝脏转移误诊肝囊肿1 例报告[J].职业与健康,2001,17(3):44.

[6] 陆丽萍.脉络膜黑色素瘤肝肺转移1例[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9,17(10):633 -634.

[7] 文 亚,吕发金.恶性黑色素瘤纵隔及肝脏转移1例报告[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9):962.

[8] 王 涛,王仲元,潘燕玉,等.肝脾恶性黑色素瘤误诊为肝脾结核1 例[J].中国防痨杂志,2008,30(4):392.

[9] Crowley NJ,Seigler HF.Late recurrence of malignant melanoma.analysis of 168 patients[J].Ann Surg,1990,212(2):173 - 177.

[10] Kim M,Gans JD,Nogueira C,et al.Comparative oncogenomics identifies NEDD9 as a melanoma metastasis gene[J].Cell,2006,125(7):1269-1281.

猜你喜欢
黑色素瘤黑色素转移性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啊,头发变白了!
Q7.为什么人老了头发会变白?
为什么人有不同的肤色?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并文献复习
227例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TGF-β1在黑色素瘤血清中的异常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产胞外黑色素菌株的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颅内黑色素瘤的研究进展
耐奥沙利铂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