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地区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分析的可行性探讨

2014-03-27 05:57叶巧亮曾智慧许志建唐卫明
医学综述 2014年10期
关键词:疾病谱比例差异

叶巧亮,曾智慧,许志建,唐卫明

(漳州市急救中心,福建 漳州 363000)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渐升高,交通事业和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人们的地域文化、生活习惯、工作环境、饮食规律等也在发生变化。我国医疗卫生水平也在不断地上升,急诊急救的诊疗体系在逐步地完善和普及,院前急救随着120紧急调度指挥系统的建设而更加迅速有效。通过对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的回顾性分析,有助于为医疗卫生行业和教学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并帮助医护工作者做到有针对性培训,提高服务质量[1-2]。本研究分析漳州市急救中心Anchor系统数据库中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院前急救病例资料,总结疾病谱的构成和特点,为临床管理提供各种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历资料导出为Excel数据,抽取每月1日至4日连续4日共6595例接诊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院前急救患者界定[3-4]:急性外伤、急性腹痛、急性高热、急性出血、流产、小儿腹泻、休克、脱水、抽搐、昏迷、食管异物、耳道异物、呼吸道异物、眼内异物、眼部疼痛、急性视力障碍、呼吸困难、颜面青紫、触电、淹溺、刎颈、中毒、服毒、急性过敏、疑似传染病等症状剧烈、发病突然、病情迅速恶化者。排除:非以上疾病情况的院前急救患者。

1.2方法 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组。其中性别分组包括男性、女性。年龄分组为:≤10岁、11~岁、21~岁、31~岁、41~岁、51~岁、61~岁、71~岁、81~岁。就诊时间以每2小时为一个时间段,共12个。

疾病类型分组包括:妇产科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毒,其他疾病,创伤。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组间通过χ2检验对比。以0.05为检验水准,可信区间范围为9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性别和年龄分布 2006~2011年中,患者数量逐年上升,急诊患者中男性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7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792,P<0.05);但6年内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分别为1.64:1、1.95:1、1.67:1、1.51:1、1.79:1、1.6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P>0.05)(表1)。急诊患者以21~40岁患者最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4.807,P<0.05)(表2)。

表1 2006~2011年患者的性别分布 [例(%)]

表2 2006~2011年患者的年龄分布 [例(%)]

2.2创伤和心脑血管患者的年龄分布 2006~2011年中,创伤患者在21~50岁的比例最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51岁以上的比例最高(图1,见封三)。

2.3就诊时间分布 院前急救呼叫以每日18:00~、20:00~、22:00~最多。其中创伤在18:00~比例较高,妇产科在0:00~比例较高,循环系统在06:00~比例较高,呼吸系统在06:00~、18:00~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00,P<0.05)(图2、图3,见封三)。

2.4疾病种类分布 急诊患者疾病类型以创伤最多,其次为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疾病最多,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中毒事件次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4.180,P<0.05)。虽然2006~2011年的各种疾病所占比例差异显著(χ2=167.977,P<0.05),但是创伤比例逐渐下降、循环和神经系统疾病比例逐渐上升、消化和呼吸系统比例逐渐下降趋势(表3)。

表3 2006~2011年患者的疾病种类分布 [例(%)]

2.5患者的月份分布情况 虽然2011年患者总数比2006年增加52.07%,但在每年急诊患者总数的月份分布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4,P>0.05)(表4、图4,见封三)。从图4可见,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比例在冬春季比较高,创伤和消化系统疾病比例在夏秋季节比较高。

表4 2006~2011年患者月份分布 [例(%)]

3 讨 论

院前急救是为了满足群众对急诊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且发展不平衡。而通过疾病谱分析能够有效地了解患者构成情况,为院前急救的管理提供参考,合理分配人员和医疗卫生资源,并做好疾病的预防[5]。

从表1中可以看出,虽然患者数逐年上升,但院前急救患者仍以男性居多,男女之比约为1.70:1,这主要与我国国情相似,在我国男性为主要劳动力,并在社会活动中较为活跃,男性参与的危险行业比例相对较高,容易发生各种紧急情况[6]。因此,需要对男性人群进行安全指导,强调安全生产及创伤后的自救工作。

从图1中可以看出,急救患者以21~40岁年龄段为主,其中21~30岁较多。另外,创伤患者在21~50岁比例最高,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51岁以上比例最高。其主要是由于21~50岁年龄段的患者多处于社会劳动的关键阶段,且安全意识薄弱,工作危险度加高[7]。此外,年轻患者社会活动较为活跃,容易发生冲动,出现酗酒和打架等事件。而51岁以上年龄段的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生活方式病”,易于继发心脑血管意外。这提示人们在工作中要做好紧急抢救,并加强对意外伤害的急救宣传工作。

从图2、图3中可以看出,院外急救呼叫的时间分布不均匀,在每日18:00~24:00为一个高峰,认为这主要与医院在此时间多休息,门诊停诊等有关,使院外急救比例升高。同时,此阶段为人们下班后的社会交往活动高峰[8],容易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另外,创伤患者在18:00~24:00比例较高,妇产科患者在0:00~6:00比例较高,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在6:00~12:00比例较高,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6:00~12:00、18:00~24:00比例较高。因此,在院外急救中要高度注意各阶段的人员配备,合理分配物资和人力,做到弹性排班。

从表3中可以看出,创伤比例、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比例逐渐下降趋势,这与漳州地区近年安全教育、生态环境、食品卫生改善有关;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比例逐渐上升,说明漳州地区正在改变以往“慢生活”地域文化特点,转型为“快节奏”都市化城市,工作压力、生活水平、饮食结构均有改变。在急救工作中以创伤患者最多,这就要求人们在急救工作中要加强外科建设,备好外科急诊的抢救设备。同时还要注意循环系统疾病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要求在院前急救医师培训中重视对全科医师的培养,以提高急诊抢救能力。

从表4、图4 中可以看出,虽然2011年患者总数比2006年增加52.07%,但是在每年急诊患者总数的月份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只在疾病谱种类上有所区别。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比例在冬春季比较高,创伤和消化系统疾病比例在夏秋季节比较高。这主要与疾病高发的自然天气条件、生活环境习惯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地域文化特点、人的活动范围有关。加强健康教育、改变生活方式对干预这些“生活方式疾病”应该会有明显效果。

综上所述,近6年来漳州地区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就诊高峰时间、月份等差异规律的变化趋势,说明漳州地区各类急危重疾病的发病状况及其特点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代表性,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强化急危重症早期识别、急救技能培训、安全健康教育,建立完善可行的创作快速急救通道以及心脑血管院前院内绿色通道,依据出诊峰时弹性排班,提高对患者的急诊急救成功率。

[1] 杨金兰,酒春惠,郭兴,等.2010年保定市"120"院前急救疾病谱分析及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2,19(2):114-115.

[2] 孙学斌,陈娟,魏钢,等.2008-2010年石嘴山市惠农区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10):976-977.

[3] 牛天平,曹云华,王兴权等.兰州市25992例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分析和防控对策[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4):375-377.

[4] 郭兴,杨金兰,卫常安,等.2000~2010年保定市120院前急救疾病谱变化规律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0):198-199.

[5] 张在其,骆福添,陈兵,等.我国八个大中城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11):1130-1136.

[6] George FK,Yong EH,Dahlén SA,etal.Medical students at LTC and in pre-hospital care:a structured programme in pre-hospitalemergency medicine for medical undergraduates[J].Scand J Trau Resusc Emer Med,2012,20(Suppl 1):15.

[7] 张在其,孟庆华,孙文会,等.海口市9729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11):1042-1045,封2,封3.

[8] 张在其,陈文标,陈玮莹,等.广州市97 823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23(2):99-103.

猜你喜欢
疾病谱比例差异
相似与差异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人体比例知多少
2016—2018年上海市奉贤区院前急救疾病谱特征及动态变化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探析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