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2014-03-28 19:02马越野
船舶职业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毕业生基地院校

马越野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122)

高职院校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马越野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122)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如何解决学生就业难和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人才引进问题成了国家及各高校亟需研究解决的主要内容,建设就业实习基地已成为解决就业供需矛盾的一条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从挖掘就业实习资源着手,对实习基地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建立全程化、分阶段、分类别的实习体系,完善就业实习基地建设,让就业实习基地发挥更大的作用。

就业;实习基地;职业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高等教育已经基本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由此引发的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增加毕业生就业机遇,很多高职院校都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岗位实践,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行政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现状

根据统计,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2 800 000人,2007年全国高校的毕业生人数为4 950 000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为7 270 000人,10年之内,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了1.59倍。而在人才需求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形势的影响,外资公司、跨国企业、国有企业乃至民营企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业务萎缩和用人需求总量的减少及人员学历水平提高的情况,这直接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特别是近两年面向高职院校招聘的金融类行业的职位减少达60%以上,致使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越来越难,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与企业的用人矛盾凸现。

1.1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毕业生人数不断激增的同时,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国有大型企业用人门槛高,非“985”、“211”学校的毕业生不用;外企对毕业生英语水平的要求较高,要求必须达到四级或六级以上;公务员考试又要求毕业生必须符合党员、学生干部、计算机等级水平要达到国家二级以上等条件;北、上、广及部分沿海城市对毕业生落户进行严格限制。这些因素将不具备量化条件的高职毕业生拒之门外。同时,企业为节约成本,在用人方面设置工作经验条件,导致应届毕业生因缺少工作经验而失去就业机会。企业招收应届毕业生需要至少3~6个月的培训,才能产生即期效益,而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用人成本。因此,很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提出至少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要求,提高了应届毕业生求职的门槛。

1.2 传统就业观念导致中、小城市民营企业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除了供求总量上的矛盾以外,还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受传统思想影响,特别是从中、小城市出来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一种观念,就是不想回到生源地就业。学生们更倾向于到沿海发达地区、一些大城市工作。即使回到生源地就业也希望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或外企工作,而不愿到基层、农村、西部偏远地区就业。因此出现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在大城市找不到理想工作,另一方面众多中、小城市的民营企业岗位无人问津的局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毕业生过剩,相反,它还不能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对人才的需求,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饱和也是一种假象,企业仍然缺乏大量的优秀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才。

1.3 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期望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大多数高职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存在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岗位,不愿意到偏远地区和基层岗位就业的心理,导致结构性失衡的情况层出不穷。部分毕业生就业非中心城市不去,非工资待遇好的单位不去,于是出现了“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能去的单位他不去”的现象;另外,一些毕业生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过不了关,存在着严重的眼高手低问题,一经用人单位考察、面试,问题就显示出来了,过关率、录用率低;此外,就业观念陈旧,部分学生和家长适应不了就业方式的转变,认为“一次就业定终身或就业要找铁饭碗”,“与第三方签约就是临时工”等等,这些都是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情况。

2 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是解决就业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

在大市场环境下,大学生靠单一的职业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识能力的培养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职业能力培养的真实岗位实践活动的实习基地建设,成为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实习基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生能够在就业实习基地岗位实践中培育职业能力

学生在就业实习过程中,可以巩固和完善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把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充分实现学以致用。同时,也在实习过程中通过接触真实、具体、生动的操作环节,丰富、加深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进而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打下基础。

2.2 学生在实习中提前了解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及人才需求

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接触社会,提高职业、行业认知程度,是促进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学生可以在毕业前通过就业实习把对社会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了解自身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掌握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而更好地自我定位、自我调整,使个体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具备优于他人的就业竞争力。学生通过实习基地的真实岗位的实习、实践,不但丰富了专业知识、提升了专业技能,更了解了企业的文化;同时也了解自身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为毕业后的择业和创业提供了思路,大大降低了就业时的盲目性。

2.3 就业实习基地为有“硬伤”的学生提供展示平台

在招聘会上,某些有特殊技能的学生常常会因为外语成绩不高而被企业拒之门外,学生失去就业机会,企业则与优秀技能人才失之交臂。通过在就业实习基地的实习与实践,让企业对这些有外语“硬伤”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了全面的了解,企业为自身的发展需要往往会忽略这些优秀人才的“硬伤”,而特别录用,使学生的外语“缺陷”不再是就业的瓶颈。

2.4 就业实习能够为用人单位提供人才储备

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缺乏信任感,主要是由于他们缺乏工作经验和经历。用人单位通过校园招聘会聘用学生,因为缺乏长时间的深层次接触,对用人单位和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风险。而半年的岗位实习,为企业提供了提前考察人才、培养人才的机会,能让企业更好地按其所需进行人才储备,更加准确地发掘出那些更适合本单位未来发展的学生。

3 规范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

绝大部分在校学生希望能够提前进入到优秀的企业进行就业实习,并通过就业实习认识社会、了解企业,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就业实习基地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规范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3.1 调动全体教师,深入挖掘就业实习资源

为了给更多学生搭建走进企业进行就业实习的平台,学校不但要从有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的大型企业入手,挖掘实习资源,努力开拓人才培养工作的新途径,而且更要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广泛、深入挖掘各方面的资源。大型企业具有雄厚的资本,企业文化浓郁,工作流程规范,对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适合学生集体实习。但这类企业的门槛高,对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也高,适合派遣专业技能优秀的学生上岗实习。而那些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虽然提供的实习岗位的总量不如大型企业多,但企业多,岗位也多,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要全面、熟练,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要将目光放到小企业,让学生在实习中接触那些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才能为高职学生拓宽就业路径。

3.2 加强学校对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规范化和系统化管理

就业实习基地的建设涉及学生利益、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企业用人三个方面,因此就业实习基地的规范化和系统化管理非常必要。这其中涉及实习学生的推荐、实习时间的安排、学生实习阶段的实习形式和内容的布置、学生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和安全保障、实习反馈等诸多问题。因此,学校应成立专门的部门,对其进行科学、系统、规范的管理。作为学校不能只负责把学生送出去,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实习的全程进行管理,注重信息的反馈,不断地完善和丰富就业基地的建设内容,积极听取企业、实习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及时调整实习方案,安排实习学生定期轮岗,才能保证让学生在多个岗位得到全方位能力的提升。只有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反馈机制,才可以确保就业实习基地的良性运转,才能真正发挥就业实习基地的作用。

3.3 建立全程化、分阶段、分类别就业实习体系

就业工作多年来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全程化、分阶段、分类别的就业指导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对于就业实习工作而言,在基地建设过程中也应紧紧围绕就业指导全程化、分阶段、分类别进行。全程化,即把就业实习按照就业指导的实际需要贯穿整个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之中。分阶段,即把就业实习分成若干个阶段,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内容,如低年级参观企业,了解企业文化,明确大学阶段的学习目标;高年级进入就业实习基地实际操作,熟悉企业工作的流程,为尽快适应企业的运作模式和就业奠定基础。分类别,即学生在选择就业实习基地的时候应当注意自身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比如准备考研或继续深造的学生可以考虑进入科研院所进行就业实习,准备参加工作的学生可以选择进入企业进行就业实习等等。

3.4 注重就业实习学生的权益保护

学生能够通过就业实习得到锻炼无疑是好事,但是由于缺乏责权明确的相关协议,在学生或企业利益受到伤害的时候,如何保障学生的权益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学生,在就业实习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企业的相关制度、纪律。对于校企合作双方,应该尊重彼此权益。

建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是解决就业供需矛盾的一条有效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完善高校就业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搭建好高校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还需要做更多的尝试。高校不仅要教书育人,而且还应保障学生就业渠道的畅通,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

[1]关文杰.解码大学生就业难: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点思考[J].中国就业,2011(8):14-15.

[2]杨军,陈志华.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0(S1):82-83.

[3]侯慧君.财经类高校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5):22-23+41.

[4]顾旭娥.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调查与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6):92-93.

[责任编辑:宋艳华]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Employment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MA Yueye
(Liaoning Finance Vocational College,Shenyang 110122,China)

With the surge in the number of college graduates,how to solve the difficult employment of students and talent introduction of small and medium private enterprises has become main content that need to study and solve for vari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nstruction employment training base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supply and demand.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mine employment training resources,give trainingbases standardized and systematic management,establish the entire process,in stages,classification internship system,improve employment training bases construction,so that the employment training base can play a greater role.

employment;trainingbase;professional competence

G710

A

2095-5928(2014)06-40-04

2014-07-25

马越野(1984-),女,辽宁营口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生就业指导。

猜你喜欢
毕业生基地院校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我的基地我的连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