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俞穴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2014-04-08 13:30张传恩接瑞玲苏同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1期
关键词:注射针偏瘫穴位

张传恩 接瑞玲 苏同华

(1.山东省莒县中医医院,276500 2.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人民医院)

中风病是临床常见疾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偏瘫是中风病的常见症状之一,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甚至导致残疾,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很大的痛苦。在临床工作中,笔者运用背俞穴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偏瘫,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参照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印发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拟定:①急性起病,有明显的偏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不伴有意识障碍。②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③年龄在40~80岁,病程1~3个月的恢复期患者。④有明显肢体偏瘫,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积分[1,2]在50分以下。⑤患者或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经检查证实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卒中患者。②80岁以上,40岁以下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③合并有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等系统的严重疾病或严重骨关节病或精神病患者。④既往有卒中病史且遗留偏瘫症状者。⑤有双侧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等影响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的因素者。

分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病例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同时接受适当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背俞穴穴位埋线治疗。

取穴:双侧心俞、肝肾、脾俞、肾俞。

埋线方法:将2.5寸长毫针用剪刀剪去针尖并高温灭菌,将剪成长约1.5cm的0号羊肠线浸泡于生理盐水中使其柔软,穴位区域皮肤常规消毒,取无菌7号注射针头1支,用无菌镊子将1.5cm长的羊肠线从针尖端送入7号注射针头的针芯中,使其刚好没入针芯中,针灸针从针座端插入7号注射针芯,使其刚好抵到羊肠线。埋线时,左手固定穴位区皮肤,右手持备好的埋线针具,斜刺入穴位适当深度,做小幅度的提插,待有酸、麻、胀等得气感后,左手固定针灸针,右手缓慢退出7号注射针头约1.5cm,然后同时退出针灸针及7号注射针头,羊肠线即留在穴位内了,最后用创可贴保护穿刺点。为预防感染,穿刺点3日内勿接触水。每次治疗取8个穴位。

埋线每10d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最后一次埋线10d后判断疗效。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进行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并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脑卒中类型,治疗后再次进行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以治疗后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为疗效判定指标,进行计量资料的两组间比较,以判定疗效。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病程、脑卒中类型及治疗前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情况比较()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情况比较()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脑卒中类型、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体会

中风病的发生多因风、火、痰、瘀循经上扰,蒙蔽清窍或流窜经络,气血失常,导致昏仆和偏瘫。其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3]。心俞、肾俞、肝俞、脾俞是相应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腧穴位置大体与相关脏腑所在部位相接近,腧穴之气直接与脏腑之气相关,故取背俞穴可以调节相应脏腑之气。羊肠线作为能被组织吸收的异体蛋白,可持续刺激被植入的腧穴,以调节腧穴之气,促进疾病向愈。穴位埋线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费用低廉、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准确选穴、无菌操作、快速进针、羊肠线埋入肌肉层内,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该临床观察结果证实,背俞穴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是确切的、方法是安全的,有临床推广价值。

[1]于兑生,恽晓平.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475-476,482.

[2]陈静,唐强.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评价的比较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7):11-12.

[3]王永炎,李明富,戴锡孟,等.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4-126 .

猜你喜欢
注射针偏瘫穴位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更换胰岛素注射针头依从性的影响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应用大内径一次性注射针对减轻口腔局部注射疼痛疗效观察
不痛的注射针等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