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肝肃肺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2014-04-08 13:30郑彩霞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1期
关键词:变异性气道支气管

郑彩霞

(安徽省淮北市中医院,235000)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又称变异型哮喘、咳嗽型哮喘,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临床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咳嗽剧烈,以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其发病机理复杂,中医将其分属于“咳嗽”“风咳”等范畴。符合风证“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风盛则挛急”的特性。2011年1月~2012年9月,笔者以调肝肃肺方配合穴位贴敷方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8例,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共收集病例96例。其中男49例,女47例;年龄12~67岁,平均(33.28±7.83)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平均(10.71±3.65)个月。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

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全球哮喘防治会议中《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1]:①慢性咳嗽,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②支气管激发试验(BHR)阳性或最大呼气流速(PEF)昼夜变异率>20%。③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④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中医诊断标准:主症:①咳嗽。②痰少或无痰。③咽痒。次症:①咽干。②口干欲饮。③舌质红或边尖红。④脉浮细或浮。凡具备以上3个主症加相应舌脉即可诊断。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酮替芬1mg,每日2次;普米克都保200μg,两吸,每日2次。疗程2周。

治疗组:治疗时停用一切西药,使用中药调肝肃肺方加穴位贴敷治疗。①调肝肃肺方基本方:柴胡10g,防风10g,五味子6g,乌梅10g,甘草6g。咳嗽伴胸闷,咽干口渴,舌红少苔,脉弦细者,加沙参10g,桑叶10g,桑白皮10g,白芍10g;咳嗽发作加剧常与情绪波动有关,伴胸胁胀痛、心烦、口苦,苔薄黄,脉弦者,加枳壳10g,黄芩10g,赤芍10g,苏子10g,苏梗10g;咳嗽易于夜间发作,伴有胃中嘈杂感、寐差,舌质红,苔薄白,脉弦者,加旋覆花10g(包煎),代赭石15g(先煎),枳壳10g,厚朴6g。水煎服,日1剂,每日2次,14d为1个疗程。②穴位贴敷:药物组成:白芥子、甘遂、细辛、葶苈子、延胡索、洋金花、冰片。按2∶2∶2∶2∶2∶2∶1比例,研细末,过120目筛,以鲜姜汁适量调成泥膏密封备用。穴位贴敷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从上而下按摩定喘、肺俞、肾俞、华佗夹脊穴,待背部发热得气后,将药捏成5g左右的丸,置于6cm×4cm大小胶布中心,6块贴膏分别贴在双侧定喘、肺俞、肾俞,约5~10min后患者自觉穴位部位发热,渐渐明显灼热、灼痛,根据情况2~3h取下。4d贴1次,连贴3次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

计分法:采用中医症状计分法,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按照等级变量观察方法,制定定量计分标准。①咳嗽情况:无咳嗽(0分);轻度(1分):咳嗽间歇,短暂发作,不影响睡眠和工作;中度(2分):经常咳嗽,呈阵发性,轻微影响睡眠和工作;重度(3分):频繁阵发性咳嗽,严重影响睡眠和工作。②咽痒:无咽痒(0分);轻度(1分):轻微咽痒,不引起咳嗽;中度(2分):咽痒较重,忍不住咳嗽;重度(3分):咽痒严重,痒即咳嗽。③气急:无气急(0分);轻度(1分):咳嗽时偶有气急的感觉;中度(2分):咳嗽时经常有气急的感觉;重度(3分):咳嗽时气急胸闷,影响休息和工作。④咯痰:无痰(0分);轻度(1分):痰 少,痰易咯出;中 度(2分):有少量痰,咳后尚易咯出;重度(3分):痰黏稠,咳后仍不能咯出[2]。

肺通气功能: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进行肺功能测定,指标包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改善情况。治疗结果:见表1~3。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表2提示治疗前两组肺功能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由表3可知,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经检验两组症状消失时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

讨论

CVA被认为是慢性咳嗽主要病因之一,其发病机理与哮喘相似,即存在以过敏原所致气道慢性变态反应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CVA不仅具有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的特征,还有气道重塑的特点,表现为黏膜基底层增厚、杯状细胞增多和血管增生。该病常可发展为典型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近年来研究表明,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调节的慢性气道炎症,目前认为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黏附分子可将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募集到气道的局部,炎性细胞进一步分泌炎性介质引起气道的炎症反应[3]。目前临床治疗常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茶碱类药物及抗组胺药物,可使症状缓解,但停药后易复发。

本病属中医学“咳嗽”“哮证”范畴,病位在肺,尤以风邪犯肺常见,风邪以其“善行而数变”“风性轻扬”“风盛则挛急”之性,侵犯肺脏,致肺失宣降,而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咽痒、气急、咯痰,遇刺激性气味及气候变化时可诱发或加重。风邪是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致病因素。祛风解痉止咳为治疗要点。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西医认为可能与气道炎症和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刺激咳嗽反射感受器有关。气道痉挛多发生于末梢气道,因此不能闻及哮鸣。此病多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抗生素、止咳化痰药(包括可待因等)无明显疗效[4],用支气管扩张剂或皮质类固醇药治疗有效。笔者认为,本病与风燥病邪有关,多因肝气郁结或肝之阴血亏虚,血燥生风,阴虚风动,内风上扰,肺失清肃而致,故着眼于从肝、肺论治。方中柴胡味苦,性平,归肝胆经,体轻气薄,性之升散,发表和理,退热升阳,和解少阳,舒肝解郁;防风味辛甘微温,归肝肺经,通治诸风,为风药之调剂,既能祛外风,又能熄内风,发散表邪,祛风解痉。乌梅味酸,归肝、肺、胃、大肠经;五味子味酸咸,其皮味甘,其核辛苦,五味俱全。药理研究证明,乌梅有抗过敏作用,五味子有兴奋呼吸中枢作用,二者共起敛肺止咳之功,治久咳伤肺、肺气浮散而干咳久久难愈之症。上4味药有散有收,调节肺气,颇合肺的呼吸出入功能。甘草味甘性平,调和诸药。全方肝肺同治,祛风柔肝肃肺。

CVA发病与体质有关,多是过敏体质,免疫功能较低。穴位贴敷方中白芥子利气化痰,其提取物有化痰、抗炎及刺激皮肤调节神经的作用;甘遂温化伏痰;细辛、延胡索宣通肺窍,细辛的提取物可抑制组织胺的释放;洋金花解痉平喘,拮抗胆碱能神经受体,扩张皮肤毛细血管,有利于贴敷药物吸收;冰片辛凉透表,引药直达经络。对肺俞穴、肾俞穴穴位贴敷既可肃肺又可补肺肾。通过药物、经络、腧穴的综合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达到从根本上治疗的目的。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738-74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

[3]齐静姣,张平,任新乐.哮喘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的检测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2):180-182.

[4]赵红敏.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49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6):569.

猜你喜欢
变异性气道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从三焦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探讨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芎归六君子汤减少COPD大鼠气道黏液的高分泌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