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颅脑损伤术后脑缺血

2014-04-08 13:30孙国会王保刚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1期
关键词:川芎嗪达拉脑缺血

孙国会 王保刚

(山东省安丘市中医院,262100)

颅脑损伤术后脑缺血是颅脑损伤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加重将进一步发展为脑梗死,特别是大面积脑梗死,极大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是颅脑损伤术后治疗的重要部分。我们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颅脑损伤术后脑缺血患者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我们选择2010年6月~2013年1月在我院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开颅治疗的患者58例,为车祸伤、摔伤、重物击伤、坠落伤。术前颅脑CT显示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29例,硬膜外出血11例,额颞叶脑挫裂伤18例。术后1~4d颅脑CT检查显示额颞叶缺血,顶枕叶缺血,脑干缺血。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平均年龄45岁。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体征等情况统计差异无显著性(P>0.05)。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开颅手术后给予甘露醇、激素、脱水降颅内压。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保护脑组织,尼莫地平抑制脑血管痉挛,以及营养神经、促醒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术后第3日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加入0.9%氯化钠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2周。术后第1日起,依达拉奉30 mg加入0.9%氯化钠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2周。

治疗结果

评分标准:出院时按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标准评估治疗结果:5分为良好,成人能工作学习;4分为中残,生活能自理;3分为重残,需他人照顾;2分为植物人,长期昏迷;1分为死亡。

治疗结果:具体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治疗 组28例患者,4分 及5分的患者20例,占71.43%。对照组30例患者,4分及5分患者15例,占50.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讨论

颅脑损伤术后脑缺血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血管损伤。颅脑外伤后颅内压升高,脑组织移位受压,局部脑血管受压、损伤,血管内膜断裂出血、血栓形成,导致脑梗死。手术中对脑组织的过度牵拉损伤也可损伤血管,对脑缺血有影响。②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凝血块在崩解时释放一些缩血管物质,如花生四烯酸的衍生物,血红蛋白的降解产物,5-羟色胺等,对脑血管痉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③脑微循环障碍。脑损伤可引起脑微循环机能障碍,包括血管反应性降低、血管自动调节紊乱、血液流变学改变。脑组织缺血缺氧,大量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钙离子超载等使红细胞膜ATP酶活性降低,变形能力下降。加之脑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血栓素A2生成过多,前列腺素生成减少,导致微血管过度收缩、痉挛及血管内皮肿胀,脑微循环灌注减少,加重脑组织缺血,进而形成脑梗死[2]。④氧自由基大量产生。脑损伤产生的大量氧自由基加重颅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伤,缺血/再灌注可导致脑梗死的发生。

丹参川芎嗪为钙离子拮抗剂和自由基清除剂,能阻止钙离子内流和减少自由基产生,同时抑制血栓素A2合成,抑制血管痉挛,扩张脑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和脑循环。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有效阻止了脑梗死的进展,保护脑组织,缓解脑损伤后的神经症状,提高了脑梗死治疗效果,有效改善病人预后。本文主要探讨颅脑损伤术后脑缺血的保守治疗,对于有手术指征的大面积脑梗死应尽快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甚至是内减压术。

[1]李休祥,蔺志清,吴中学,等.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16(2):108.

[2]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71.

猜你喜欢
川芎嗪达拉脑缺血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长爪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川芎嗪对阿霉素诱导的大鼠心肌重塑中TGF-β1表达的影响
28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及经验
川芎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意义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