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图书馆人文精神探索

2014-04-09 06:57泽罗磋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馆员人文精神关怀

泽罗磋

一、图书馆人文精神概述

何为图书馆人文精神,这个问题多年在图书馆界中讨论得沸沸扬扬,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图书馆最初的功能主要是文献收集、文献整理、文献典藏和文献借阅,而如今它被赋予了更多功能,如数字期刊检索、电子书阅览、科技查新、参考咨询等。但无论是传统图书馆还是现代图书馆,它主要由三要素构成,即读者、信息和馆员。围绕这三要素[1],图书馆人文精神也因此而产生,它既包括馆员对读者的人文关怀,又包括馆员自身在长期工作中所散发和创造的人文精神。长期以来,“一切为读者,为了读者一切”的服务理念一直融入到图书馆各项工作之中,笔者认为这种人性化的关怀服务正是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核心所在。同时馆员们在默默无闻工作中所表现的自信、自强、抛却名利、敢于牺牲、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等优秀精神品格也是图书馆优秀的人文精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书馆的人文精神是图书馆的发展支撑和灵魂所在。

二、现代图书馆的人文精神缺失现状

(一)服务理念停留在口号

很多图书馆的建筑辉煌宏大,而且图书馆大厅也醒目的标示着“读者第一”、“一切为读者”的口号,但是具体到很多细节上却让人感受不到图书馆的人文精神所在。一些图书馆一方面倡导人性化服务,而另一方面却制定了许多非人性化的规则,如读者办理借阅证需收取押金、无借阅证人员不得入馆、借阅书籍超期需要罚款、书籍丢失需要多倍赔偿、不同学历的读者借阅书籍的数量和天数分不同等级等。此外,一些馆员在日常的服务中语言刻薄、态度冷若冰霜,个别馆员服务态度恶劣。我们只要在网络上输入“图书馆、服务态度”这两个关键词进行搜索,就会出现很多读者投诉馆员的网页,里面普遍反映的都是馆员的服务态度差,脾气不好等问题。这些现象是很多图书馆的通病,这些行为和规则严重漠视了读者的人格和权利,与“读者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格格不入,更谈不上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因此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落实到馆员的日常服务中,馆员们的每个细节要润物无声般体现着对读者的爱护、理解和尊重,要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和温暖,这才是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核心[2]。

(二)重科技,轻人文

从人类的钻木取火到蒸汽机的发明,从烽火台的狼烟到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科技发展史[3]。图书馆的发展也是一样,科技使图书馆文献载体、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正是科技的发展推动了图书馆的发展。但是图书馆在依靠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不能轻视人文精神的作用,如果说科学是立世之基,那么人文则是科学之本。科技只有与人文相融洽才能有效促进图书馆的发展。但是有学者指出,正是科技的发展淹没了图书馆的人文精神。虽然这种观点过于偏激,它不利于图书馆更好的利用科技力量,但它侧面反映了现代图书馆的一个现象,就是个别图书馆高度重视文献资源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而忽略了对读者精神层面的需求和应有的人文关怀。离开了人文的科技是那么冰冷和空洞,离开了科技的人文也是一种残缺的人文。现代科技与人文关怀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双翼,离开了哪一方面图书馆的发展都会停滞不前。

(三)重经济,轻服务

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确实调动了很多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作为图书馆,它属于一个服务性和公益性的“清水衙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也受到了不少冲击。就以高校图书馆为例,很多高校图书馆馆员福利待遇要低于其他部门一等,或者待遇得不到优先考虑,其社会地位也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很多馆员也从原来的抛却名利、默默无闻、满腔热情到如今的情绪不稳、消极工作。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很多馆员只把工作看成了谋生的手段,其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服务上自然也不会满腔热情、精诚守业。笔者曾对多所高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学生反映在图书馆办事难,馆员在工作中态度较差,每当有事情需要咨询时,很多馆员不是板着脸,就是摆着架子,有时甚至是“义愤填膺”。这些现象虽然不能全归根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市场经济下馆员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有所滋长。专家研究显示,当人的各种需求和待遇得不到有效满足时,其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就不能更好发挥。类似现象也反映出了现代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不高,其人文精神失落和下滑状况令人担忧[4]。

三、大力培育人文精神的相关措施

(一)倡导平等理念

平等是人类社会追求和奋斗的目标之一。自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之日起,平等的理念就逐渐深入人心。中国图书馆学会2008年发布的《图书馆服务宣言》中明确宣示了在图书馆服务中平等服务、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5]。笔者认为,图书馆的平等意识是多方面的,它包括馆领导平等对待每一位馆员、馆员平等对待每一位读者、读者尊重每一位馆员等。首先馆领导要充分信任和尊重每一位馆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其次是馆员要平等对待每一位读者,因为无论是穷人富人,无论是什么阶层和身份,只要愿意,他都有享有图书馆服务的权力。但图书馆发展至今,等级观念依然存在,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读者借阅图书数量和天数依然有所不同。因此,馆员需要对每一位读者要多一份关心、多一份尊重和多一份理解。最后,读者也要充分尊重每一位馆员,对馆员要少一份冷漠和歧视,多一份称呼和体谅,尊重每一位馆员的人格和劳动,这样才能以尊重赢得尊重。

(二)提高服务水平,建立人性化管理制度

图书馆的人文性决定了其服务的个性化。个性化服务更能拉近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个性化服务需要馆员以主人翁的态度去面对读者,让读者感受到馆员的亲切自然。个性化服务包括服务资源个性化、服务时间个性化和服务方式个性化。服务资源的个性化应根据读者需求提供各类资源,如纸质期刊、纸质图书、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电子题库、视频资源、论文检测等资源;服务时间的个性化要求图书馆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为读者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服务方式的个性化要求图书馆能根据读者的兴趣爱好提供不同方式的服务,如图书续借应包含柜台续借和网上续借等,借阅方式应包括自助借阅和柜台借阅等。另外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也应该人性化,很多图书馆的规章制度非常详细,显得过分严厉与刻薄,它束缚了读者的思想,不利于读者个性发展和人性完美[6]。笔者认为,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应以引导读者为目的,应该从宏观上指导,尽量减少惩罚机制。在公布读者的规章制度的同时,也应该把馆员的行为规范和工作守则同时公布,这是因为馆员对读者提出要求的同时,其自身行为也应该受到读者的监督,这样利于形成一个互动的监督机制,有利于图书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三)服务弱势群体,体现人文关怀

图书馆的弱势群体包括读者弱势群体和馆员弱势群体。读者弱势群体包括老年读者、视障读者、聋哑读者和肢体残疾的读者等。在高校图书馆中,新生也可被列为弱势群体,因为新生对图书馆的各种规章制度、图书分类、图书检索、计算机操作等方面都不熟悉,所以自然算是读者中的弱势群体。馆员弱势群体指身体带残疾、家庭经济较困难的馆员群体。除此以外,笔者认为,一些年龄较大,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非常不熟悉的馆员也应该列为弱势群体。对于读者弱势群体,特别是身体存在缺陷的读者,图书馆应建立档案,定时对此类读者进行电话跟踪服务,必要时提供上门服务;对于新生弱势群体,图书馆应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让新生尽快熟悉图书馆环境及必要的操作;对于馆员弱势群体,图书馆应在生活、工作中给予一定的关怀和帮助,要加大力度对馆员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做好现代科技的扫盲行动。

(四)努力营造人文环境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了人。一个充满书卷气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图书馆环境更能吸引读者,陶冶读者性情,愉悦读者身心,也可以让读者亲身感受到图书馆是神圣的知识殿堂,容不得半点不良习惯的产生。图书馆人文环境包括和谐的服务环境和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此外还包括宽松、自由的舆论环境,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其次还要求馆外营造一种绿色、环保、和谐的生态环境。

(五)尊重馆员精神需求,提高物质待遇

不管馆员的专业技术有多精湛,操作技能有多高明,如果他对待工作没有热情和进取心,精神低迷,情绪低落,工作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那么肯定就不能搞好服务,就更谈不上对读者的人文关怀。正如有学者将图书馆比作火柴盒,馆员犹如火柴棒,图书馆的生机与活力需要馆员职业精神的燃烧而旺盛起来,馆员精神力量的培养就像火柴的点燃一样需要划亮[7]。馆员们的精神力量得以发挥后,将会使其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但另一方面,不管我们如何强调精神力量,却不能忽略了馆员的物质需求。如果能一定程度满足馆员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将更能提高馆员的工作热情,有利于提高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 语

现代图书馆的人文精神需要图书馆和读者共同营造与呵护,它是图书馆在实践总结中提炼的精华。和谐、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既为图书馆事业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又为图书馆发展提供了永不衰竭的内动力。只有坚持高度的人文关怀与现代科技相融洽,现代图书馆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

[1]文英.当代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年第5期,p20-21

[2]徐洪升.当前图书馆人文精神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种倾向[J].图书馆建设,2007年第3期,p30-33

[3]蔡史霓.对图书馆职业精神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6年第2期,p40-42

[4]周丽.高校现代化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失衡与重塑 [J].图书馆界,2003年第3期,p30-32

[5]郑晓东.人本理念与图书馆个性化服务[J].图书馆,2006年第2期,p69-70

[6]陈连娣.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建[J].大学图书馆情报学刊,2009年第6期,p33-34

[7]张超.用几个实例谈图书馆的柔性服务[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年第2期,p69-70

猜你喜欢
馆员人文精神关怀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