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孙吴立储之争及其影响

2014-04-10 15:05李鑫
史志学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孙吴大族江东

李鑫

试论孙吴立储之争及其影响

李鑫

孙权晚年立储之争持续多年,是影响孙吴政局的一件大事,对孙吴之后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旨在分析立储之争的背景、过程、结果,探讨各方面势力在事件后力量的消长,孙权个人素质对事件进程的影响,孙权治国思想与嗣子思想的矛盾,以探索事件对孙吴历史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诚然,孙吴的建国道路是一个江东本土化的过程,但是其中伴随着前进与曲折。孙权晚年的立储之争集中表现为一种对江东化过程的反动,并且直接造成孙亮时代以及孙休执政早期孙吴君权的衰弱。这显然与孙权旨在强化君权的初衷背道而驰。总之,孙吴政权无论江东本土化抑或是对江东世族的打压始终是以维护自身统治为目的。

孙权 孙和 君权 江东大族

黄初二年(221)还是吴王的孙权立长子孙登为王太子,赤乌四年(241)卒,“立凡二十一年,年三十三卒”。赤乌五年(242)立孙和为太子,五年八月封四子孙霸为鲁王。

《孙和传》注引《通语》:“初权既立和为太子,而封霸为鲁王,初拜犹同宫室,礼秩未分。”[1]

《孙霸传》:“孙权封四子孙霸为鲁王,宠爱崇特,与和无殊。顷之,和霸不穆之声闻于权耳,权禁断往来,假以精学。”[2]

孙吴立储之争自此而始。到赤乌十三年(250)孙权废掉孙和,赐鲁王霸死,并立少子孙亮为太子。立嗣之争结束。到太元元年(252)孙权病死,少子孙亮正式即位为皇帝。

一、孙权统治风格及其对立嗣事件的影响

孙权在孙吴建国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的个人素养和统治风格对他事业的成功影响重大。他的执政过程可以按照公元229年他称帝前后分为两个阶段来分析。宋刚刚先生认为:“吴吏治在229年孙权称帝前比较清明,用人唯贤,走向胜利。称帝后,吏治日益腐败,是吴亡重因。”[3]

孙权统治前期,战略目标在于尽力取得江北和江东大族地主的支持[4]。在用人上可谓极有办法。孙盛曾经评价孙权,“观孙权之养士也,倾心竭思,以求其死力,泣周泰之夷,殉陈武之妾,请吕蒙之命,育凌统之孤,卑曲苦志,如此之勤也”[5]。但到了孙权称帝以后,统治的风格发生了转变。具体的表现有以下几点:首先是他固有的猜忌心理,孙权执政前期忘过记功是其维护在江东统治的需要,其性格里有固有之猜忌心理。其二孙权设置校事官“中书典校”监督百官,信任校事吕壹,出现了吕壹案,即艳案等政治事件,造成了一定的政治恐慌。笔者认为孙吴立储事件是这些案件的继续,其目的是孙权猜防大族势力,与大族势力对其政策的反动。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加强君权。具体内容后文会有详述。第三点,孙权统治的风格无论前期还是后期都是崇尚法术,反对儒化。

《孙权传》:“权信任校事吕壹,壹性苛惨,用法深刻。”[6]

《顾雍传》:“权尝咨问得失,张昭陈听采闻,颇以法令太稠,刑罚微重,宜有所蠲损。权默然,顾问雍曰:‘君以为如何?’雍对曰:‘臣之所闻,亦如昭所陈。’于是权乃议狱轻刑。”[7]

可见,孙权治国思想崇尚申韩之术,并且受到了服膺儒术的一些朝臣的反对。这种思想对于之后的立储争斗以及皇位继承,起到了不小的影响。以上论述的孙权个人统治风格上的特点,特别是在其称帝后的变化,深深地反映出之后立嗣问题上孙权种种行为的动机。可作为事件的一个背景来解读。

二、立嗣之争发生的原因考论

1.孙权与孙和治国理念的矛盾。

由上文可知,孙权治国崇尚法术,那么他所选择的继承人崇尚何种治国理念呢?

孙和在赤乌五年被立为太子,孙权对这个儿子非常喜爱,命中书令阚泽做他的老师。阚泽是当时的大儒,“每朝廷大议,经典所疑,辄谘访之”[8]。他对孙和的教导也是尽心尽力,“泽以经传文多,难得尽用,乃斟酌诸家,刊约礼文及诸注说以授二宫,为制行出入及见宾仪,又着乾象历注以正时日”[9]。孙和在阚泽的指导下深受儒学的熏陶。孙和“常言当世士人宜讲修术学,校习射御,以周世务,而但交游博弈以妨事业,非进取之谓”[10]。六艺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也论证了孙和深受儒家教育的影响。

再看太子身边形成的班子,根据《三国志》可考的孙和集团的人物有20人:陆逊、诸葛恪、顾谭、朱据、滕胤、施绩、丁密、陆胤、顾悌、张纯、吾桀、姚信、张休、是仪、屈晃、薛综、蔡颖、阚泽、封俌、严维。分析这些人物可知,这个集团的领袖人物是陆逊,中坚力量是服膺儒学的江东大族。他们的政治态度是什么样的呢?

《陆逊传》:“时建昌侯虑于堂前作斗鸭栏,颇施小巧,逊正色曰:‘君侯宜勤览经典以自新益,用此何为?’”[11]同卷:“南阳谢景善刘廙先刑后礼之论,逊呵景曰:‘礼之长于刑久矣,廙以细辨而诡先圣之教,皆非也。君今侍东宫,宜遵仁义以彰德音,若彼之谈,不须讲也。’”

《孙权传》:“冬十月,陆逊陈便宜,劝以施德缓刑,宽赋息调。”[12]

从这两条可以看出陆逊是严格按照儒家标准为人处事。对别人也是如此要求。所以说,太子集团是一个以江南大族为代表的儒家集团。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孙权所选择的继承人和他自己在治国思想上是有矛盾的。这个矛盾始终无法得到解决。最终成为孙权废太子的一个原因。

我们反观孙权临终前给孙亮留下的辅政班底,《诸葛恪传》记载:“久之,权不豫,而太子少,乃徵恪以大将军领太子太傅,中书令孙弘领少傅。权疾困,召恪、弘及太常滕胤、将军吕據、侍中孙峻,属以后事。”[13]我们看这个辅政班底,诸葛恪为江北流寓势力,我们反观诸葛恪本人,他也表现出很多轻视礼法方面的特点,这点深受“轻脱佚荡”的孙权的喜爱。而他的家族则是出自非儒家之寒门[14]。具体这套辅政班子后文还会分析,这里我们提到这点也可以看出,孙权废太子有深层的治国思想方面的关联。

2.孙权打击江东大族与立嗣之争。

上一节我们谈到孙权固有之猜忌心理,这必然影响到立嗣事件的进程。而孙权猜忌大臣,发动吕壹案,即艳案等一系列政治事件,其目的无非是强化君权的需要,维护自身及其子孙对孙吴政权的控制。孙吴的政权中有以下几股力量:淮泗集团势力,江北流寓集团势力和江东大族势力,而前两种势力,在孙权统治后期,基本上已经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汉末北士南流的趋势,在建安初期就已经终止,而且南渡士人还陆续北归[15]。根据田余庆先生的研究,孙吴建国,症结在于调整与江东大族的关系,这种江东化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到了本文论述的孙权执政晚期,是江东化的第三个阶段,而这个阶段的表现为吴郡的陆逊和顾雍得以分居文武朝班之首。历史发展到了这一阶段,晚年的孙权很矛盾,他认为有君权旁落的危险,所以猜忌心理更加厉害,并且设置中书典校以强化君权,发动一系列案件打击朝臣势力,强化君权,笔者认为立嗣之争也是孙权强化君权与打击朝臣,特别是江东大族的继续。对此,何兹全先生认为:“孙权晚年,为儿孙计,猜忌大臣名门大宗,孙权靠豪族强宗起家,晚年却为孙家政权计,而猜疑打击豪族强宗了。”[16]

我们反观立储事件的结局,“废太子和为庶人,徙故鄣,赐鲁王霸死。杀杨竺,流其尸于江,又诛全寄、吴安、孙奇,皆以其党霸谮和故也。”[17]太子集团的主要人物陆逊,因立嗣事件多次上疏孙权,孙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18]。顾谭,被流放交州。朱据,“因权寝疾,弘为诏书追赐死,时五十七”[19]。诸葛恪,未受连及,“恪长子绰,骑都尉,以交关鲁王事,权遣付恪,令更教诲,恪鸩杀之”[20]。诸葛恪最后成为孙亮班子的辅政大臣。腾胤,未受牵连,最后成为孙亮班子的辅政大臣。

我们反观孙霸集团的主要人物,步骘,死于赤乌十一年,废太子事件前。全琮,死于赤乌十二年,废太子事件前。孙弘,未受连及,成为孙亮班子辅政大臣。

我们分析一下两派主要人物的郡望。陆逊,吴郡吴人。顾谭,吴郡吴人。朱据,吴郡吴人。诸葛恪,琅琊阳都人。腾胤,北海剧人。步骘,临淮淮阴人。全琮,吴郡钱塘人。孙弘,会稽人。分析可知,受到打击的两派主要人物即是江东大族。

由此我们可知,立嗣之争是孙权打击江东大族的继续,是江东化过程的一个反动,其目的是加强君权。

三、立嗣事件对孙吴政权的影响

孙权晚年的立储争斗,引起了不小的政治影响,总的来说削弱了自身实力,引起了邻国的窥伺,造成君权衰落等后果,朝野纷争不断,孙吴政权自此转衰。

我们先看邻国的反映。《魏书·王昶传》记载:“孙权流放良臣,嫡庶分争,可乘衅而制吴蜀。”[21]《王基传》载:“今陆逊等已死,而权年老,内无贤嗣,中无谋主。”[22]孙权死后,邓艾曾对司马师说:“孙权已没,大臣未附,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23]可见,立储之争引起的政治动荡,引起了邻国的窥伺。

孙权打击江南大族,固然为了强化君权,但确实可以说自剪羽翼,对本就人才贫乏的吴国,可谓雪上加霜。而且孙权强化君权,客观效果又是怎样的呢?我们试着做一个分析。

孙权最终立孙亮为帝,并给他留下了一套辅政班子。《诸葛恪》传记载:“久之,权不豫,而太子少,乃徵恪以大将军领太子太傅,中书令孙弘领少傅。权疾困,召恪、弘及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属以后事。”[24]我们看这套班底,可以看出孙权的良苦用心。诸葛恪是江北流寓势力的代表,孙弘是会稽人,但也不是江东的大族。滕胤是江北流寓势力人物,吕据是会稽上虞人。孙峻是宗室的势力,是孙坚弟弟孙静的曾孙。孙权基本上还是想要在高层保持各派势力的平衡,从而达到强化皇权的目的。同时,也是孙权以法术治国的继续。但是一开始平衡就有被打破的趋势。

孙权还未发丧,诸葛恪和孙弘的斗争就爆发了。

“翌日,权薨,弘素与恪不平,惧为恪所治,秘权死问,欲矫诏除恪。峻以告恪,恪请弘咨事,于坐中诛之,乃发丧制服。”[25]

辅政体系迅速被打破恐怕是孙权都始料未及的,诸葛恪开始专擅朝政,督中外诸军事。“恪征行之后,曹所奏署令长职司,一更罢选,愈治威严,多所罪责,当进见者无不竦息。又改易宿卫,用其亲近;复敕兵严,欲向青、徐”[26]。之后孙峻设计诛杀诸葛恪,自己却取而代之。君权依旧不振,最后吴主孙亮更是被孙峻之子孙琳所废,君权衰微达到了顶峰。孙吴政权也变得风雨飘摇。

四、结论

孙权晚年的立储之争,对孙吴的历史影响巨大,它爆发的原因主要有孙权性格中固有之猜忌思想造成在立储问题上一贯游移不定。而孙权治国理念与两任太子思想是有矛盾的,孙权以法术治国,两任太子都是深谙儒学。造成孙权内心深处的不认同。孙权打击江东大族,是强化君权的需要,立嗣事件正好成为打击江东大族的手段,是孙吴江东化的反动。

立嗣事件主要造成了以下影响。首先它大大削弱了东吴的实力,引起了邻国的窥伺。其次事件造成了君权旁落,权臣专权的局面,朝政从此混乱不堪。孙权最后建立的辅政班子是体现他以法术治国的继续,并借此事件成功打击了江东大族势力。而此次事件对孙吴后续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孙吴政权之所以能建国并取得政权的稳定这与江东大族的合作是分不开的,这个过程就是田余庆先生所说的江东化,而孙权晚年打击江东大族,直接对政权的稳固构成了威胁,国家赖以稳定的根本力量江东大族的削弱,不可避免地把孙吴政权一步步拉入亡国的深渊。这也是孙吴政权衰亡的开始和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晋)陈寿.(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五十九)·孙和传.北京:中华书局,2005.

[2]三国志(卷五十九)·孙霸传.

[3]宋刚刚.谈孙吴吏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3).

[4]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5]三国志(卷五十五)·凌统传.注引《孙盛曰》.

[6]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

[7]三国志(卷五十二)·顾雍传.

[8][9]三国志(卷五十三)·阚泽传.

[10]三国志(卷五十九)·孙和传.

[11][18]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

[12]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

[13][20][24][25][26]三国志(卷六十四)·诸葛恪传.

[14]王永平.论诸葛恪.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4,(3).

[15]田余庆.孙吴建国道路.历史研究,1992,(1).

[16]何兹全.三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7](宋)司马光.(元)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七十五) ·魏纪七.北京:中华书局,1987.

[19]三国志(卷五十七)·朱据传.

[21]三国志(卷二十七)·王昶传.

[22]三国志(卷二十七)·王基传.

[23]三国志(卷二十八)·邓艾传.

李 鑫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硕士研究生

(责编 张佳琪)

猜你喜欢
孙吴大族江东
河北大族与东魏建立新论
给人看病的“清洁工”
最可爱的人
不要将就,要讲究
骑风火轮的跑片员(短篇小说)
由蒐狝为务到崇儒之美:契丹大族社会性格转变述论
借补充公告致歉 大族激光归因“工作疏漏”
世家大族联姻背景下的辽朝政治生态
孙吴“赤乌改元”考论
江东富强 直销迷途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