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察觉-动机-能力”框架的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探讨

2014-04-16 20:51唐建民熊文明
决策咨询 2014年5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动机研究生

张 莉 唐建民 熊文明

基于“察觉-动机-能力”框架的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探讨

张 莉 唐建民 熊文明

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本文从个体视角探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应通过引导研究生认知社会变化与创新能力重要性,帮助研究生端正学习动机,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开发来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生;察觉;动机;创新能力

一、引言

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要求,创新能力则是研究生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目前,关于研究生创新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视角和个体视角两个方面。环境视角主要研究环境因素对研究生个体创新力的影响,个体视角则主要关注具有创新力的研究生自身所包含的独特的个体内在特质。在企业战略管理研究领域,早期关于组织变化、学习和决策的研究认为:构成组织行动的三个关键性的因素是组织间关系和行动启示的察觉、行动的动机和采取行动的能力。本文从研究生个体角度,借鉴“察觉-动机-能力”框架,即从研究生个人察觉、学习动机、能力提升三方面,探讨如何实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动力不足

我国研究生比较缺少主动追求创新、推崇创新、乐于创新的意识,在科研创新过程中缺少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对挫折、失败的承受力。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很多研究生难以静下心学习,更谈不上潜心钻研。有的研究生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学术要求,在撰写论文时不是实实在在地开展调研,而是根据能找到的资料盲目堆砌或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有极少数研究生甚至直接高薪聘请他人代为撰写论文。这些浮躁心态、无视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创造性思维缺乏,研究能力不强

我国高校研究生在运用已有知识体系进行科研活动的思维定势方面表现较好,而不擅长对相关知识和信息进行批判、综合、组合,并形成新的思维、新的观点与新的理论。研究生们大多具有较强的演绎思维能力,但发散、直觉、归纳、形象与抽象等思维能力较弱。

(三)学术成果质量不高,原创性成果少

从近几年研究生学术论文来看,虽然不乏优秀论文,但总体而言,我国研究生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的还是极少数。有学者将我国研究生缺乏原创性的现实概括为“四个简单”:简单移植,只是对他人方法的应用和重复;简单揭示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研究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简单延伸,只是进一步证实他人的工作;简单推理,只是采用一定的实验证实已知的结论。这些现象也充分说明了我国研究生目前的创新能力总体上还很薄弱。

三、 基于“察觉-动机-能力”框架的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

察觉是指组织或个体对外部环境的认知与发现。动机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而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本文认为,在当前体制下,应该通过引导研究生认知社会变化与创新能力重要性,帮助研究生端正学习动机,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开发三个方面来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一)引导研究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变化、创新能力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1.引导研究生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创新成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

从国际看,科技创新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环顾当今世界,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技术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有远见的国家都感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纷纷制定相应的战略对策。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紧紧抓住科技革命为追赶发达国家带来的新机遇。从国内看,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进入发展新阶段,我国在国际上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与低成本优势相比,技术创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突出特点,由此建立的创新优势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可以为我国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引导研究生认识创新能力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在创新成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在政府部门、企业还是高校科研机构中工作,只有具备创新能力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一个人的成长有一个从学到模仿、到创造的过程。但如果只模仿没有创新,很难有发展的潜力和持续力。在社会和经济都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中每个个体,尤其是社会或企业需要的人才都应有坚持创新的精神,以及不断开拓进取、超越自我的勇气。由于创新是要做出不同于以往和现在的成果,是一种超越;创新必须全面深刻了解、理解前人成果,而不能满足于已有成果,因此创新也是艰苦的,绝非轻而易得。研究生在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也是砥砺自身品质、升华心灵的过程。因此,只有真正具备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将来在社会实践中才可能有更大作为。研究生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应该高度重视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帮助研究生端正学习与创新动机

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起源或原因。个体的行为是在动机的推力下协调、满足一定需要倾向的过程中产生和演变的,动机是引发主体创新行为的直接动因。创新动机是创造者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创新的动机还很缺乏。从研究生入学动机来看,很多研究生是为了文凭而读研的。这部分研究生仅仅满足于修学分、拿文凭。而学术研究的创新,除了要求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学术水平之外,还必须具备一种研究品质,即有为追求科学真理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因此,只有通过营造氛围、创新评价机制等多种形式,帮助研究生端正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动机让研究生能专心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将常人认为的孤寂生活理解为难得的学习体验,甚至将读书、学习、做研究视为乐趣,这样研究生才能持久地专注自己的研究领域,才可能做出创造性强的成果。

(三)促进研究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开发

现有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和右脑功能有着密切联系,只有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得以平衡发展,并且相互密切配合,人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高度发展。因此,应从人的生理和心理潜能出发,了解个体的愿望和动机,充分调动其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才是创新能力自我开发的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1.培养研究生丰富的想象力

要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首先要拥有健康的身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其次,要进行必要的训练。这个训练包括对知识的筛选、整合、转换和运用。需要让广大研究生充分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通过主动的“构建”和“再造”,把知识内化为自我的一种素质和能力,从而真正提升创新能力。

2.强化研究生的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新之母。应该根据研究生的特点,鼓励他们大胆冲破思维的定势,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在自我学习和思考中培养思维能力、质疑的勇气和克服障碍的毅力以及不断进取的意愿和敢冒风险不怕失败的自信心。

3.鼓励研究生了解学科前沿与学术动态,加强学术交流

应鼓励研究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发展方向和存在的问题,引起他们的重视和兴趣,激发起他们探索的创新的热情。要善于学习、吸收、借鉴、整合相关学科知识,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要虚心学习、刻苦钻研,争取机会与国内外学术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

[1] 耿柳娜,张鹏,陈英和,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1:48-52.

[2] 孔德元,牛雪玲,浅谈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17),9:27-28.

[3] 龚桢木志,郑小林,周莉,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开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4:49-52.

[4] 伍一军,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7:4-6.

[5] 李刚,洪艳,赵春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增刊:42-44.

[6] 苌庆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真谛是什么?——以费孝通的学术成长历程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5:15-20.

[7] 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执笔:颜廷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N].人民日报,2013年01月15日.

张莉(1976-),女,四川宜宾人,四川大学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创新与创业管理、思政教育;唐建民(1984-),男,湖南永州人,四川大学商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熊文明(1991-),女,河南信阳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四川省2014年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项目《面向创新驱动发展的商学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3年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知识链管理》(13TD0040)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动机研究生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动机不纯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