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比方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2014-04-17 07:19汤雅黎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比喻事物幼儿园

朱 静 汤雅黎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湖北黄石 435002)

幼儿语言发展是近年来学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3-6岁幼儿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中之重[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已经能用语言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进入幼儿园以后他们的语言继续发展。目前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实物展示、说唱法、游戏法、多媒体教学等,这些方法符合幼儿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效果。打比方也是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幼儿园教师运用打比方,将新知识以一种幼儿熟悉、容易理解的方式传递给幼儿,在增加幼儿知识的同时,丰富了幼儿的语言经验,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在获取语言过程中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慢慢发展自己的间接感知即抽象思维能力,也同样发展着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判断交往情景的能力以及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

一、打比方内涵解析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现代北京口语词典》中对“打比方”的界定为作比喻,举例子;《汉语知识词典》和《现代汉语三音词词典》中“打比方”和“比喻”同义。打比方必须具备两个因素,即原问题和所打的比方即比喻或例子,二者要具有相同的因素才能使打比方成立;原问题相对做的比喻或例子要复杂,即必须用简单的东西来比喻复杂的问题,这样听者才易于理解。打比方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的条件有:(1)教师向幼儿解释、说明的内容要与所要打比方的内容有相似性,即存在“共同要素”或“相同模式”,这时幼儿学习就会发生“迁移”;(2)教师必须用简单的东西来比喻复杂的东西,而不能颠倒,即打比方是将深奥、抽象的知识转换为幼儿容易理解的、形象的知识,这样更容易让幼儿在大脑中贮存和提取。

二、打比方的幼儿语言教育价值

(一)打比方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助于其语言的习得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儿童对语言的获得包括对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理解和表达,同时包括语言运用能力的成长[1](P76-79)。“人类不但依靠它表情达意,也要借助它思考创造。有些心理学家认为语言文字是人类藉以体认宇宙万象,探索人类心智活动内涵与过程的唯一利器。”[2](P9)语言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利器”,幼儿通过语言“表情达意”,进行“思考”和“创造”。乔姆斯基认为儿童有天生的一套“语言习得装置(LAD)”,语法规则不是根据输入的语言材料归纳出来的,而是由LAD中的普遍语法规则转换来的[3](P149)。这些语言规则一旦被习得,能使学习者创造并理解从未听到过的话语[4]。人具有天生的习得语言的能力,如果有合适的语言环境,儿童能够很快学会语言,这正是外部环境和内部遗传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乔姆斯基提出语言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观点,他认为句法结构形成句子的深层结构,而深层结构在语义解释中起关键作用。人天生就具备在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间进行转换的天赋能力[5]。因此,只要给幼儿创造合适的语言环境,幼儿就能实现将语言复杂、抽象的深层结构向简单、形象的表层结构转化,而打比方恰恰是营造了这样一种环境,变抽象复杂的事物为形象简单的事物,让幼儿很容易就能习得。《指南》关于幼儿在倾听与表达方面应达到的目标中指出“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倾听是幼儿感知语言和理解语言的重要途径,只有懂得倾听并且乐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幼儿园教师运用打比方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能听懂自己的话,并能给予相应的回应,事实证明打比方确实能够让幼儿听懂并且乐于倾听教师的语言。“儿童获得了语言,便开始掌握社会交往和思维的工具,儿童逐渐用语言表示自己的需要和情感,用语言来调节自己的动作和行为,用语言来认识整个世界;儿童获得了语言,心理发展便放射出人类特有的奇异光彩。”[6](P195)

(二)打比方符合幼儿思维发展特点,有益于其学习支架的搭建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3-6岁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2-7岁),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了对事物的表象,并能用简单的词语将其表达出来,这是幼儿在头脑中进行的最初的抽象,从而帮助幼儿理解和运用初级概念及其间的关系。初级概念是指儿童从实际生活体验中获得的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认知结构中知觉成分占主导,所以他们的思维方式都是直觉形象思维[7]。由此,3-6岁幼儿更容易理解具体、形象、直观的语言。前苏联文艺理论家马依明在《艺术用形象思考》中提出了“比喻思维”的概念,认为“形象的一切特征在比喻中都表现得特别明显……从中看出形象并不是现成的语言的成分,而是艺术思维的成分”[8]。因此,比喻最能形象表现事物的特征,符合幼儿思维发展特点,将幼儿难以理解、晦涩难懂的知识点简单化,为幼儿搭建学习支架。以桑代克和伍德沃斯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提出了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提出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要素时,学习产生迁移;苛勒等提出了“关系转换说”,提出当两种情景具有共同的模式、完形或关系,就会发生学习迁移;恩佰斯坦指出教育知识编码是一种精密编码,打比方可以将这种精密编码转化为形象编码,从而更容易在大脑中贮存和提取[9]。

三、打比方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路径

(一)打比方以幼儿已有生活经验为支架加深幼儿记忆,化未知为已知

《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人类心灵的一个特点,是“对未知的事物,都根据已熟悉的近在手边的事物去进行判断”。从比喻的思维发展轨迹看,这属于绘形性比喻。绘形性比喻是相似点之于众感官可感知形象的一种比喻,绘形性比喻在语言形象思维中的认识作用,其实质是用对熟悉的具体事物所感知的形、色、声、态、味、触等形象来表明新见事物[7]。幼儿的思维发展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由于幼儿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的限制,其认知发展能力有限,如果将幼儿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挂钩,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更有利于幼儿去掌握新知识。乔治·雷可夫和马尔克·约翰逊在一篇专门从哲学角度讨论隐喻的论文中也写到:比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情或经验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情或经验[10]。幼儿园教师运用打比方,用幼儿“已知”引导幼儿去认识“未知”,生动、形象地将事物的特征展示在幼儿面前,为幼儿认识新事物搭建认识上的支架,从幼儿实际出发,使幼儿语言获得发展,让幼儿轻松而愉快地掌握新知识,能达到积极主动、卓有效率的教学效果。

打比方作为幼儿接受新知识的一个媒介,在幼儿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必须考虑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如果不掌握本班幼儿已有的语言发展水平,教师打的比方可能会无的放矢,让幼儿摸不着头脑。例如,当教师在给幼儿描绘乌龟的外壳时,这样说:“乌龟穿着菠萝一样的衣服”。菠萝是幼儿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水果,幼儿已经对菠萝的外形有了了解,属于已获得的经验,乌龟是幼儿生活中很少见到的一种动物,当然对其外形也不熟悉,这时教师将乌龟的外壳比作菠萝的外衣,借助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幼儿在认识上搭建支架,化幼儿的“未知”为“已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打比方依靠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兴趣,化抽象为具体

幼儿阶段的语言学习活动遵循学前儿童学习规律,该阶段幼儿学习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在活动中学习语言。在活动中学习语言,要求教师在组织幼儿语言活动时,除了要创造轻松而快乐的学习氛围和和谐融洽的师生互动环境外,还要考虑转变教学方法,变呆板为灵活,化抽象为具体,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习,从而达到积极主动、富有成效的学习与教学效果。

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打比方不失为一种化抽象为具体的灵活的教学方法。数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教师在带幼儿认识数字“0”到“9”时,可以运用打比方:“0像鸡蛋做蛋糕,1像树枝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一只小耳朵,4像小旗随风飘,5像衣钩墙上挂,6像豆芽开心笑,7像镰刀割小麦,8像两个小圈圈,9像蝌蚪小尾巴。”这样就灵活地将本来很抽象的数字变为具体的事物,形象生动,使教学活动充满了乐趣,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幼儿园教师运用打比方策略,正是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关注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采取符合学前教育规律的方式来组织教育活动的有力体现。

(三)打比方创设具体情境降低知识难度,化深奥为浅显

皮亚杰认为:“语言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一种凝缩的符号,又是一种社会的调节。语言在这种双重意义中便成为思维精密发展不可缺乏的因素。”语言是幼儿与他人交往的一种形式,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既发展了幼儿的思维和认知,发展了幼儿的社会性。语言一旦被个体所理解和掌握,就能够对认知发展起推动和加速作用[11](P284)。许多幼儿未曾接触过的知识突然呈现在幼儿面前,会让幼儿不知所措,一时难以接受。教师有时会发现由于幼儿知识的有限,要将幼儿觉得“深奥”的知识讲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如果运用比方,就可以用浅显的幼儿听得懂的事例来说明难懂的问题。

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是幼儿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幼儿教师要向幼儿说明“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时,可以运用打比方:小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去帮助别人,也能快乐自己呢?比方说,就像“胡萝卜先生”一样,他用自己神奇的“胡须”帮助很多人,我们也可以向他学习,去帮助周围的人。教师运用打比方,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降低了难度,化深奥为浅显,让幼儿很容易就领悟“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

(四)打比方寓创造于活动之中活跃课堂氛围,化平淡为生动

比喻辞格的生成离不开联想,联想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思维活动,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比喻是联想思维的一种非常直观的表现。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比喻形成了纷繁复杂的变化形式,除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基本形式之外,还产生了略喻、引喻、否喻、倒喻、较喻(包括强喻和弱喻)、曲喻、博喻等诸多变化形式[12]。由此可见,形式多样的比喻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比喻离不开联想,联想是想象,是思维的一种创造。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打比方是寓创造于活动之中的一种体现,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主要借助想象来进行,幼儿可以凭借语言想象理解某个情境[1]。

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一个生动的比方可以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增加学习兴趣。春天来了,山坡上长出了绿油油的小草,草地上有一群洁白的小羊羔,就像是“一团团的棉花”;夏天来了,池塘里长满了荷花,“荷叶上的露珠”像是孩子流的“眼泪”,还像“一颗颗的珍珠”;秋天来了,树上挂满了红红的“橘子”,就像是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树上;冬天来了,“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就像是飞舞的“鹅毛”,又像是“柳絮”。教师将四季不同的事物比作幼儿容易记住且生动形象的另一种事物,“一团团棉花”、“眼泪”、“珍珠”、“红灯笼”、“鹅毛”、“柳絮”,一幅幅情景跃然于幼儿脑中,化平淡为生动,让幼儿一下子就记住了四季的不同,效果大增。

四、结语

打比方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勤于思考、善于积累,好的比方才能信手拈来。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事物的特点,多角度描绘其形象和特征,灵活运用打比方,使教学活动充满乐趣,激发幼儿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真正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更加充满趣味、更加精彩。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赵 云.儿童的语言世界[M].中国台湾:书评书目出版社,1988.

[3]刘晓东,卢乐珍.学前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4]张淑静,崔艳菊.乔姆斯基对心理语言学的贡献[J].外语教学,2002,(3):9.

[5]南世锋.浅谈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106 -107.

[6]王振宇.儿童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7]董爱霞.论幼儿前运算阶段思维发展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通过验证皮亚杰的相关实验[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89.

[8]王中和.比喻的思维发展轨迹[J].修辞学习,1996,(4):20.

[9]唐银娇.“打比方”在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力学与实践,2004,(6):71 -72.

[10]周锦国.谈比喻的生成机制[J].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2):24.

[11]彭聃龄.语言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2]崔绍范.再谈比喻的新异性[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社版),1998,(3):1.

猜你喜欢
比喻事物幼儿园
美好的事物
比喻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奇妙事物用心看
比喻最爱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