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及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2014-05-28 07:21李贵阳牟方波张法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叶酸半胱氨酸颈动脉

李贵阳,牟方波,张法伟,郭 鹏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甲硫氨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的重要中间代谢产物。近几年研究显示,Hcy水平升高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新的独立危险因素。高Hcy血症(HHcy)患者可较早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探讨血Hcy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及急性脑梗死的关系,为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2年8月—2013年7月住院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急性脑梗死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50岁~84岁。入选标准: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关于脑梗死的诊断,并出现颈内动脉供血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体征:且持续时间>24h;所有患者均经颅脑CT 及颅脑MRI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于发病后48h内入院。排除标准:既往有脑梗死病史;腔隙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心源性脑梗死、瘤卒中等;恶性肿瘤及严重感染合并者;肝肾功能不全、慢性胃肠疾病、甲状腺疾病患者;发病前3个月使用维生素B和叶酸的患者。对照组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70名,男性46名,女性24名;年龄51岁~83岁。入选患者均询问既往健康情况,并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片、生化指标等检查,排除脑血管病、冠心病、急慢性感染、免疫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恶性肿瘤合并者。

1.2 研究方法

1.2.1 血Hcy测定 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3mL,EDTA 抗凝30min内3 000r/min,离心10min,抽取血浆并于-20 ℃冰箱保存。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试剂盒(北京九强公司产品)。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Hcy,血Hcy 正常值范围<16μmol/L,当血Hcy 浓度≥16 μmol/L时定义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1.2.2 颈动脉彩超检查 采用美国GE vivid7多维星彩色多普勒诊断仪,由专人测定,探头频率为7 MHz~10 MHz。患者取仰卧位,颈部垫低枕、头后仰,头偏向检查者的对侧,充分暴露颈前部。探头检查从颈动脉起始部开始,自上而下作连续纵、横切面扫描双侧颈总、颈内、颈外动脉,分别于双侧颈总动脉远端分叉处1cm,颈动脉窦及颈内动脉起始段1cm 处测定,以管腔内膜交界面到中膜与外膜交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内膜-中层厚度。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观察有无颈动脉斑块,并记录总斑块数目、厚度及长度。斑块评价标准:颈动脉内膜光滑、IMT<1.0mm 为正常;颈动脉内膜粗糙、IMT>1 mm为颈动脉硬化;IMT>1.2mm 并有局限性隆起者为颈动脉斑块形成。据此将入选的急性脑梗死组患者分为两组:颈动脉斑块组和无颈动脉斑块组。

1.2.3 颅脑磁共振检查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1.5T 高档超导磁共振机对颅脑进行检查。

1.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例

2.2 两组血Hcy比较 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Hcy浓度为(21.59±4.72)μmol/L,而对照组血Hcy浓度为(10.01±3.69)μmol/L,急性脑梗死组血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组HHcy 86例,对照组8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急性脑梗死组中伴有颈动脉斑块者与无颈动脉斑块者血Hcy比较 颈动脉斑块组(84例)血Hcy浓度为(22.35±4.67)μmol/l,而无颈动脉斑块组(16例)血Hcy浓度为(17.64±2.5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脑梗死最重要的病因和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不断加重,脑动脉血管逐渐由光滑、中膜增厚、内膜粗糙,直至斑块形成,继而导致管腔逐渐变小、变窄,血流量减少,容易形成涡流或因血流速度减慢,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严重者颈动脉斑块破碎脱落导致血管完全闭塞,造成脑组织神经细胞缺血、变性、坏死、软化,产生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IMT 的改变早于斑块形成,是用于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前哨。超声测量的IMT 厚度是反映早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性可靠指标[1],可作为急性脑梗死危险的重要预测指标。轻度血Hcy 增高是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2],中度血Hcy增高可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3]。

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由甲硫氨基酸在人体内转甲基生成。高水平Hcy可引起颈动脉斑块形成和急性脑梗死,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有以下几种[4,5]:通过产生过氧化物及氧自由基等毒性物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可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形成同型半胱氨酸巯基内酯,与低密度脂蛋白形成复合物,削弱高密度脂蛋白的保护作用,复合物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后形成泡沫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产生过氧化氢和超氧自由基,增强过氧化反应,影响凝血因子及其酶活性变化,同时干扰内皮纤溶活性,使凝血抗凝系统失衡[6],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通过诱导细胞黏附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还可以导致细胞凋亡,促进平滑肌细胞迅速增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Hcy在人体内不能合成,主要来源于蛋氨酸脱甲基后的产物,本身并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其生成代谢与蛋氨酸密切相关。血Hcy水平主要受遗传与营养因素影响,而后者由于具有调控性显得尤为重要。Hcy经甲基化转变为蛋氨酸需要辅助因子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参与,因此维生素B12和叶酸的缺乏均可以导致Hcy在体内蓄积形成半胱氨酸血症。增加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特别是叶酸的摄入可降低Hcy水平[7],达到预防和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目的。但是颈动脉斑块形成及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与血Hcy水平有关外,尚与其他因素如年龄、糖尿病、高血压病、肥胖、吸烟、酗酒、高血脂、遗传等有关[8,9],对这些因素的干预和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研究显示,急性脑梗死组血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急性脑梗死组伴有斑块者血Hcy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高Hcy血症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及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控制和降低Hcy水平可达到一定的预防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目的。合理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可有效降低血液中Hcy水平。动态观察脑梗死患者血Hcy水平变化对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早期发现并及早干预高Hcy血症,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10,11],对预防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1] 许先进,董旭.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8,16(8):665-668.

[2] MC Quilian BM,Beilby JP,Nidorf M,et al.Hyperhomocysteinmia but not the C677T mutation of methylenetetro hydrofolate reductase is an independent risk determinant of carotid wall thickening[J].Circulation,1999,99:2383-2388.

[3] 王鸿雁,潘旭东,韩仲岩.同型半胱氨酸与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2,15:358-360.

[4] 王国珍,梁海燕,王传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23(3):338-339.

[5] 刘梅,刘洪涛,李小刚.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血管的研究进展[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22(4):379-381.

[6] 李保华,毛利忠,王克义,等.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1):8-10.

[7] 赵玉芳,江晓津,韩仲岩.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2003,10:259-262.

[8] Towfighi A,Markovic D,Ovbiagele B.Pronounced association of elevated serum homocysteine with stroke in subgroups of individuals:A nation wide study[J].J Neurol Sci,2010,298(1-2):153-157.

[9] Kalita J,Kumar G,Bansal V,et al.Relationship of homocysteine with other risk factors and outcome of ischemic stroke[J].Clin Neurol Neurosurg,2009,111(4):364-367.

[10] Clarke R,Halsey J,Lewington S,et al.Effects of lowering homocysteine levels with B vitamin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cancer,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Meta-analysis of 8randomized trials involving 37485individuals[J].Arch Intern Med,2010,170(18):1622-1631.

[11] Wang X,Qin X,Demirtas H,et al.Efficacy of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in stroke prevention:A meta-analysis[J].Lancet,2007,369(9576):1876-1882.

猜你喜欢
叶酸半胱氨酸颈动脉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