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2014-05-28 07:21沙瑞娟刘夕珍丁元良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达拉自由基溶栓

姬 莉,沙瑞娟,刘夕珍,张 宙,丁元良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一组包括不同的病因、严重程度、临床转归的疾病总称,一般认为是由于局部脑血流突然中断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而致的相应神经功能缺损[1],其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2]。近年来,由于CT、MRI、DSA、SPECT、TCD 等技术的应用,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已经取得了进展。虽然新疗法不断问世,新药物不断涌现,但治疗方面还没有重大突破,因此在发病早期依据患者病情采用针对性治疗可能具有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我科对48例ACI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获得较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ACI患者98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3]。经CT 或MRI确诊,发病在72 h内。排除标准:严重心功能不全;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大面积脑梗死;有活动性出血及出血倾向;伴有严重糖尿病(空腹血糖>11.1mmol/L);有严重精神症状;有严重痴呆;对多种药物过敏或近期有过敏性疾病。随机分为治疗组48 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梗死部位、伴发病及临床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两组予以血栓通注射液(广东永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4023081)4 mL 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用14d。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吉林省博大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992)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输注,每日2次,连用14d。两组同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颅内高压者予以脱水治疗及酌情对症治疗;对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者予相应治疗。两组患者均因本院未开展溶栓治疗而未实施溶栓治疗。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分别检测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文献评分法[3]。最高分45分,最低分0分。0~15分为轻度功能缺失,16~30分为中度功能缺失,31~45分为重度功能缺失。随时记录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定标准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3],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分。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 级;有效:评分减少18%~45%;无效:评分减少<18%。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与秩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4天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减少(P<0.05),两组治疗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 分

表2 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 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P治疗组 48 25.60±7.62 14.28±7.50 7.34 <0.05对照组 50 26.38±7.90 19.25±7.51 4.63 <0.05 t值 0.50 3.28 P 0.31 <0.01

2.2 两组治疗后第14天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治疗组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Uc=2.069,P=0.039)。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药物过敏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无特殊改变,复查头颅CT 未见颅内出血。

3 讨 论

ACI治疗目的主要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研究发现ACI患者血液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电泳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功能等指标均明显升高,脑梗死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且再次脑梗死患者比初次发病患者更高[2]。因此,及时降低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抑制血小板过度激活,改善脑循环有可能抑制血栓继续发展和再生成。血栓通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苷组成,研究发现其包括20多种皂苷活性物质、17种微量元素、蛋白、丰富的维生素、多糖等,有较强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防治脑缺血时低灌注和再灌注损伤[4],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5,6],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近年来研究表明[7],脑梗死发生时除了局部血流突然减少或缺失造成神经功能缺失外,更重要的是触发病理生理的级联反应,最终造成组织损害,包括低血流导致短时间内能量代谢阻断使缺血中心区神经元死亡,梗死周边“半暗带”区因乳酸堆积、谷氨酸等兴奋性氨基酸释放、钙离子内流、一氧化氮生成、蛋白合成抑制、自由基损伤以及线粒体功能紊乱等多种模式的细胞生物功能紊乱导致的分子细胞损伤而致细胞坏死、凋亡、炎症反应使脑缺血性损伤。这些病理改变造成脑水肿、神经源性水肿、颅内高压进一步减少组织灌注。在低灌注和再灌注的脑组织中,会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及羟自由基,进一步造成脑细胞广泛损伤、坏死、凋亡。治疗ACI脑血栓形成的较好方法是及时溶栓和阻断多模式级联反应损伤的脑保护治疗[7],溶栓最佳时期是6h内,超出6h则溶栓效果较差,且增加颅内出血概率[8]。由于客观原因,基层医院就诊的患者难以在治疗时间窗内及时溶栓。如何使大多数脑梗死患者获得有效治疗,阻断多模式级联反应损伤的脑保护治疗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清除氧自由基及羟自由基和阻断其介导的脑损伤。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强效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药物,血脑屏障通过率为60%,静脉给药后在脑内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9]。其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脑内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脑水肿,抑制脑内白三烯的合成,故能阻断氧自由基介导的脑损伤,抑制脑缺血和或再灌注时脑水肿,对脑组织损伤保护作用,抑制迟发性神经细胞坏死,延长缺血性神经细胞的生存能力,清除体内的活性氧分子及脑内具有细胞毒性的羟自由基,阻止血管内皮细胞损害,抑制迟发性神经细胞死亡,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损害症状等神经保护作用[10]。本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依达拉奉不良反应,说明使用该药比较安全[11]。

本研究认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ACI疗效明显,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血栓通注射液可促进血液流通,改善微循环;依达拉奉可清除脑梗死产生的氧自由基。两组在治疗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依达拉奉联用血栓通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不能开展溶栓治疗的基层医院。

[1] Katsura K,Suda S,Abe A,et al.Brain protection therapy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J].J Nippon Med Sch,2012,79(2):104-110.

[2] Starling AJ,Wellik KE,Hoffman Snyder CR,et al.Surgical decompression improves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after large territory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 critically appraised topic[J].Neurologist,2011,17(1):63-66.

[3]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6):379-383.

[4] Chen H,Yin J,Deng Y,et al.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ginsenoside Rg1against hypertension target-organ damage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J].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2012,12:53.

[5] Li Y,Tu L,Chen D,et al.Study on functional recovery of 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 by Rg1-induced NSCs[J].J Jrad Chin Med Chin,2012,37(4):509-514.

[6] Li W,Chu Y,Zhang L,et al.Ginsenoside Rg1prevents SK-N-SH neuroblastoma cell apoptosis induced by supernatant from Abeta(1-40)-stimulated THP-1monocytes[J].Brain Res Bull,2012,88(5):501-506.

[7] Lee DH,Na DG,Ihn YK,et al.Review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 for treating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data from multiple centers in Korea[J].Korean J Radiol,2007,8(2):87-93.

[8] Burger KM,Horowitz DR.Thrombolytic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J].CNS Spectr,2005,10(7):539-549.

[9] Ohta M,Higashi Y,Yawata T,et al.Attenuation of axonal injury and oxidative stress by edaravone protects against cognitive impairments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J].Brain Res,2013,1490:184-192.

[10] Kikuchi K,Takeshige N,Miura N,et al.Beyon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Beneficial effects of edaravone(Radicut)in various diseases(Review)[J].Exp Ther Med,2012,3(1):3-8.

[11] Li H,Xu K,Wang Y,et al.Phase I clinical study of edaravone in healthy Chinese volunteers:Safet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single or multiple intravenous infusions[J].Drugs,2012,12(2):65-70.

猜你喜欢
达拉自由基溶栓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由基损伤与巴沙鱼黄肉症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氧自由基和谷氨酸在致热原性发热机制中的作用与退热展望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