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环六让”高效课堂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鲁教版“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为例

2014-07-10 09:33胡继中
教育科学论坛 2014年10期
关键词:锋面冷锋过境

●胡继中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中,“六环六让”高效课堂模式有效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 “六环”指的是“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提升、质疑点拨、总结评论、达标检测”六个教学环节,“六让”就是“书本让学生阅读、知识让学生建构、课堂让学生展示、规律让学生探寻、结论让学生归纳、效果让学生评价”。下面以鲁教版“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为例,谈谈“六环六让”高效课堂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自主学习,书本让学生阅读

根据导学案的提示阅读文本教材,在课本上进行圈、点、划,做到“三有”:有批注,有概括,有问题准备,梳理基础主干知识,利用导学案自查自测,夯实基础。

依托导学案完成下列内容:

1.读教材及图2-2-16 回答

(1)锋面是_______与暖气团的交界面,水平范围____________,锋面分为____和____。

(2)锋线是_______与_______的交界线。

(3)冷暖气团的位置:冷气团在,暖气团在。

2.读教材及读图2-2-17 回答

(1)冷锋的概念:____主动向____移动而形成的锋叫做冷锋。

(2)冷暖气团移动方向:冷气团_________,暖气团________。

(3)冷暖气团的位置:____在上,____在下。

(4)冷锋的符号:___________。

(5)降雨的位置:冷锋降雨在____气团一侧,称为锋____(前或后)。

思考:冷锋过境时和过境后气温、湿度、气压和天气的变化。

3.读教材及读图2-2-18 回答

(1)暖锋的概念:____主动向____移动而形成的锋叫做暖锋。

(2)冷暖气团移动方向:冷气团_________,暖气团____________。

(3)冷暖气团的位置:______在上,_____在下。

(4)暖锋的符号:____________。

(5)降雨的位置:暖锋降雨在____气团一侧,称为锋_______(前或后)。

思考:暖锋过境时和过境后气温、湿度、气压和天气的变化。

在新课程理念中,教材只是一种课程资源,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开发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从而导致一部分师生不太重视对教材的阅读与钻研。其实教材是最核心的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应使教材文本所潜藏的资源得到较好的挖掘。 教材的编制都是经过资深专家们深思熟虑、千锤百炼而成的,因此研读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二、合作交流,知识让学生建构

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学习小组,以导学案为载体,安排学生讨论交流,组长负责对自主学习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先安排两两互查交流,看阅读课本是否达到“三有”要求,查导学案完成情况,再安排小组讨论交流。

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探究,学生自主构建“锋面系统”的主干知识网络:

1.冷暖气团性质比较(根据冷锋、暖锋的概念以及课本图2-2-17 和图2-2-18,找出冷锋、暖锋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表1):

2.比较分析冷锋与暖锋的天气变化特征以及雨区位置(如表2)

三、展示提升,课堂让学生展示

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把本组构建的知识网络或提炼的典型解题思路展示出来,其他组同学随时质疑、点评或建议,本组同学随时补充、纠错或释疑,让所有学生在展示环节中都处于精力集中状态,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表1

表2

下面是各小组“锋面系统”的图示展示:

四、质疑点拨,规律让学生探寻

(一)动画演示

教师播放有关“锋面系统”的动画,学生观察动画,动画形象地展示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出现的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 变宏观为微观的可视现象,有利于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

(二)点拨指导

在这一阶段中, 教师针对各小组展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展示中生成的新问题进行讲解。 学生对三个时段的天气现象和变化的描述有时会有很茫然的感觉,这时教师的点拨提醒学生从气压、气温、降水、风等几方面来表述。

(三)规律探寻

在“锋面系统”教学中师生重点探究:怎样判断冷锋和暖锋?

五、总结评论,结论让学生归纳

(一)观察冷锋与天气图、暖锋与天气图,引导学生聚焦

1.冷锋与天气

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稳定,气压低,气温高;

过境时:冷锋控制,大风、降温、阴、雨、雪等天气;

过境后:单一气团,气压升,气温、湿度降,天气好转;

2.暖锋与天气

过境前: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稳定,气压高,温度低;

过境时:暖锋控制,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

3.雨区及强度

冷锋:锋后降雨,强度大,历时短。

暖锋:锋前降雨,雨弱,历时长。

(二)进一步对比归纳得出

1.无论冷锋还是暖锋,冷气团冷、干、重,都在锋面下方,暖气团暖、湿、轻,都在锋面以上。

2.过境前和过境后都是在单一冷气团或暖气团控制下,天气稳定,多晴朗天气。

3.锋面过境时,天气不稳定,冷锋为锋后雨,暖锋为锋前雨,锋面降水区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4.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而言的, 所以不要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而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三)形成知识体系

帮助学生回顾梳理所学知识及学习方法, 对地理知识进行完整系统地整理,使之形成网络,也就是要使散乱的知识系列化、纷繁的头绪条理化、模糊的概念明确化。依托导学案,全面完成“锋面系统”的学习任务,补充、完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的知识网络(见表 3)。

表3

六、达标检测,效果让学生评价

课堂达标检测要体现由易到难,由基本到复杂,由巩固性达标检测到发展性达标检测的层次性,必须适合学生现有水平并兼顾到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给予反馈评价,能有效地改变评价过分注重终结性的现象, 有助于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提高评价效果。

提供检测材料,让学生自主检测、评价:

1.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秋末冬初的一次锋面活动示意图”。 该锋面移动速度是30 千米/小时,A 城市目前是12 时,回答下列问题:

(1)按锋的类型,此图是_____锋天气图。

(2)该锋面活动形成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

(3)该锋面将于_____(时间)移动到A 城市上空。

(4)未来48 小时之内,A 城市天气将如何变化?

2.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反映某地区某年2 月10 日~12 日的锋线移动情况。

⑴该锋面属于

A.北半球冷锋 B.南半球暖锋

C.北半球暖锋 D.南半球冷锋

⑵10 日~12 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A.11 日的深夜 B.12 日的深夜

C.11 日的日出前后 D.12 日的日出前后

3.试用锋面知识分析谚语“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地理含义?

4.学做天气预报员

看今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 根据天气形势图及卫星云图判断近日天气状况。

“六环六让”高效课堂模式摆正了师生的位置和关系,教师和学生成为“学习共同体”。“六环六让”高效课堂模式以导学案为依托,以自学为基础,以小组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以能力为核心,以发展为目标,成为真正实用的高效课堂模式。

猜你喜欢
锋面冷锋过境
你,山川,我
春风过境,人间温暖(组诗)
热声耦合燃烧振荡中火焰锋面识别分析
2019年夏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锋面控制下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以“锋面气旋”为例
哈尔滨地区冷锋分析研究
辨云识雨 等
电影《战狼2》中冷锋人物形象及其现实意义
中俄简化过境哈萨克斯坦货物运输通关程序
一次低槽冷锋暴雨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