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教师工作特征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基于广西国培教师的调查

2014-07-10 09:33张传月
教育科学论坛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中学教师教师职业幸福感

●张传月

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通过艰辛的创造性劳动,把学生培养成才之后,因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在心理上和精神上感受到的职业乐趣和人生欢愉[1]。本研究旨在从教师工作特征入手,了解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为提升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提供数据支持和对策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广西农村中学国培教师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0 份,回收有效问卷162 份,回收率为90%。 同时获取被试的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男教师 79 人(48.8%),女教师 83 人(51.2%);大专学历 56 人(34.6%),本科学历 106 人(65.4%);教龄 为 5 年 以 下 38 人 (23.5% ),5-10 年 54 人(32.1%),11-20 年 54 人 (33.3%),20 年以上 18 人(11.1%);中学二级教师 85 人(52.5%),中学一级教师 77 人 (47.5%); 收入 2000 元以下教师 140 人(86.4%),2000 元以上的教师 22 人(13.6%)。

(二)研究工具

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 本研究采用李郭保编制的“农村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问卷”[2]第二部分“职业幸福感量表”。量表共分6 个维度30 个项目,每个项目共5 个选项,⑤④③②①分别赋值54321分。 分值越高表明该个体幸福感越强,反之则越弱。

中学教师工作特征问卷。 选取甘怡群等编制的“中学教师工作特征问卷”[3]。 问卷包括4 个维度24个项目,问卷采用 6 点评定,“1”为“完全不符合”,“6”为“完全符合”,得分越高,工作特征越明显。

(三)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问卷由研究者现场指导国培教师匿名答卷,当场回收问卷, 并对问卷进行编码处理后, 采用SPSS12.0 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农村中学教师工作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在农村中学教师工作特征中,缺乏支持和公平感(M=3.01,SD=0.65)、知觉到的忙碌感(M=3.96,SD=1.22)、人际消耗与冲突(M=3.58,SD=1.10)感知的社会偏见(M=3.10,SD=0.92)、总体(M=3.34,SD=0.67),各维度最高分为 6 分。从得分情况看, 农村中学教师工作中知觉到的忙碌感及人际消耗与冲突两方面程度比较严重,感知的社会偏见、缺乏支持和公平感趋近中等程度。

(二)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整体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 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整体幸福感 (M=3.28,SD=0.47)、对职业工作本身的满意度(维度 1)(M=3.48,SD=0.14)、对学校及领导的满意度(维度 2)(M=2.84,SD=0.13)、对收入福利的满意度(维度 3)(M=2.15,SD=0.11)、对社会支持的满意度(维度 4)(M=3.36,SD=0.09)、师生交往的幸福感(维度 5)(M=3.75,SD=0.09)、与同事交往的幸福感(维度 6)(M=3.85,SD=0.09),各维度的最高分均为5 分。 其中对学校及领导的满意度和对收入福利的满意度明显偏低。另外,通过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无论是总分还是各维度的得分, 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这可能与本次调查对象都是农村各中学的骨干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有关。

(三)教师工作特征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分析

采用偏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 对农村中学教师的工作特征与职业幸福感各分维度进行相关计算,结果(表1)显示,职业幸福感中的“总分、工作满意度、对领导的满意度、对收入的满意度、社会支持的满意度、师生交往幸福感”这五个维度,与工作特征中的“知觉到的忙碌感、人际消耗与冲突、感知的社会偏见”三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而“同事交往幸福感”与“缺乏支持和公平感、人际消耗与冲突、感知的社会偏见”三个维度也存在显著负相关。说明农村中学教师感知到的这种负性工作特征越明显,其职业幸福感水平越低。

多元回归分析(表2)表明,教师工作特征的各维度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力。其中“知觉到的忙碌感、人际消耗与冲突”是直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程度的重要因子。 “知觉到的忙碌感”影响着“领导的满意度、收入的满意度”;“人际消耗与冲突”影响着“工作满意度、领导的满意度、师生交往幸福感、知觉到的忙碌感”;“感知的社会偏见”影响着“社会支持的满意度”,“缺乏支持和公平感”影响“同事的交往幸福感”。 另外,从表2 可知,工作特征中“人际消耗与冲突”这一因子最活跃,出现了5 次;其次是“知觉到的忙碌感”出现了3 次;再次是“缺乏支持和公平感”和“感知的社会偏见”,各出现一次。 因此,农村中学教师工作特征各因子,通过对职业幸福感的各维度的不同影响, 最终导致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水平不高。

三、讨论

工作特征是指与工作相关的因素或属性, 它对工作者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4]教师职业幸福感是衡量教师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尺。 从研究结果看,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不高,工作特征对职业幸福感具有较大的预测作用。

(一)知觉到的忙碌感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

知觉到的忙碌感是农村中学教师突出的工作特征,平均得分明显高于维度平均分。农村中学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部分中学生的自觉性不够,并处于青春叛逆期,教师得花很多课余时间去指导、矫正学生行为。面对升学压力,不少农村中学教师以加大工作量、延长工作时间来争取好的考试成绩,但收效往往不尽如人意。工作中深感忙碌而“出力又不讨好”,工资福利待遇偏低, 致使农村中学教师较少获得工作中的成就感,导致职业幸福感降低。

表1 教师工作特征与职业幸福感的pearson 相关分析

表2 教师工作特征各因子对职业幸福感总分及各因子的回归分析

(二)人际消耗与冲突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教师工作、学习、生活的热情。 教师喜教乐教,工作成效不断提高,成就感不断增强,职业幸福感也随之而来。 反之,不良的人际关系,会造成教师不良的心理反应与不良行为,严重影响教师正常的心理状态,阻碍教师发展,降低职业幸福感。 人际消耗与冲突是人际关系不良的表现,本研究中,农村中学教师人际消耗与冲突特征明显,平均得分高于维度平均分。 教师在工作中,无论是与领导的正面冲突或私下的埋怨, 还是同事间不良的竞争引起的嫉妒、无助,抑或由于学生成绩不理想所产生的不满或怨恨等,都会让教师身心疲惫,工作成效低下。长此以往,会导致农村中学教师幸福感缺失。

(三)社会偏见及缺乏支持和公平感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

现实社会对教师职业吸引力的评价普遍偏低,而教师对自身职业吸引力的评价还明显低于其他人,[5]社会对教师职业的不认可态度已内化到教师本人身上。 对于工资收入不高、待遇福利较低、工作辛苦繁琐的农村中学教师来说,来自社会的这些偏见无时不干扰着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影响着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农村学生家长大多在外打工,凡涉及学生的教育问题,老师很难得到好的家庭教育支持。 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公正的绩效评价,使教师间竞争激烈、关系紧张,甚至互有敌意,没有安全感,职业幸福感随之大打折扣。

四、建议

(一)培育合作文化,提供心理和团队支持

学校和谐的人际关系会让教师倍感幸福。 尽管“教学是一种孤寂的专业工作”, 但学生的成长却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晶, 学校多渠道多层面开展教师集体活动,有利于形成学校共同愿景,让教师团队在自觉不自觉中形成合作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教师间不仅能共同分享经验和智慧,共同面对工作中的疑难和压力;还能在思想、信念、态度上相互影响和促进,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利益感,增进教师对学校以及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通过各种不同的合作方式,如师生共同备课、一起设计教学方案、敞开心扉讨论等,让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这不仅可融洽师生关系,还利于实现教学效能的最大化。事实上,合作文化能给予教师足够的支持性资源和良性的人际环境,消除教师经常感受到的孤独感,有利于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

(二)舒解工作压力,增强职业成就感

工作压力来源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 对农村中学教师而言,外部的最大工作压力主要来自学生考试成绩。学校的绩效评价看分数,家长评价教师也看分数,如此单一的评价让教师们苦不堪言。教师总是奔命于烦琐的改作业、批试卷、评讲、找学生谈话等事务性工作,很少有时间静心读书学习,发展自己,提升专业能力,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教学效能越来越低,压力越来越大。内部工作压力往往来自教师对学生不合理的期望上, 教师常常因学生的成绩不理想而心生压力。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发展是多元的, 不能仅以分数衡量每位学生的发展。 因此,就学校层面而言,领导或管理者对教师应多些理解、少些苛责,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他人评价与教师自身评价结合起来,倡导民主、平等的评价关系,引导教师合理发展, 为缓和同事关系、 缓解工作压力提供良好空间。 对教师而言,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认识理解学生的成长,努力探索每位学生的成长规律,因材施教,在学生的点滴成长中感受成功,获取幸福。

[1]林丹.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背后——“生活方式”抑或“谋生手段”的教师职业观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7,(12):46-50.

[2]李郭保.农村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3]甘怡群,王晓春,张轶文,张莹.工作特征对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6,(1):92-98.

[4]吴亮、张迪、伍新春.教师职业幸福感是影响教师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10,(2):348-355.

[5]高英哲,高龙刚,高洪民.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的社会调查[J].中国成人教育,2011,(10):83-86.

猜你喜欢
中学教师教师职业幸福感
教师作品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中学教师工作投入问卷的编制
西藏中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其提升建议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