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聚居区的建筑设计手法研究

2014-07-17 07:21吕桂芬范玉淳
山西建筑 2014年15期
关键词:礼拜清真寺西夏

吕桂芬 范玉淳

(1.深圳大学,广东深圳 518000;2.深圳市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在我国少数民族所聚居的地区分布零散、相对集中,很不均衡,所处地域的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各异,各民族间的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亦不尽相同,少数民族聚居区本应各具特色,但现在却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建筑特色和建筑韵味。当下很多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族元素与建筑的结合仅是简单的符号化和附属化。传统的民风民俗是世代传承的文化瑰宝,是地方文化亲和性和凝聚力的象征,亦是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如何将地域及民族特色与建筑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促进地域性建筑设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地域主义建筑理论发展

1983年,肯尼斯·弗莱姆普顿(Kenneth Frampton)在《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中指出:批判的地域主义是注重特定的地方、文化和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建筑形式、空间组织与当地材料和建筑技术有机结合的具有特定的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吴良镛在《广义建筑学》一书中提出地区论,并在《北京宪章》中提出“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的观点。

2 宁夏银川市建筑风格

2.1 回族建筑文化

宁夏是中国回族聚居人口最多的省份,回族由于没有本民族文字,并且长期与汉族杂居,加之各民族间的文化潜移默化的相互渗透,以致回族文化不只是简单的伊斯兰文化,它还融入了汉族文化以及地域文化。在建筑表现上,回族建筑不仅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同时汲取了汉族传统建筑文化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形成了具有回族特色的回风建筑。最能体现回族建筑风格的是清真寺,为了保持共同的伊斯兰教信仰,回族聚落常常形成“围寺而居、依坊而守、依坊而商”空间居住形态。清真寺是穆斯林们礼拜集会的场所,宁夏清真寺建筑类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阿拉伯建筑风格(见图1),另一种是采用四合院布局,使用大木起脊式的礼拜大殿(见图2)。宁夏清真寺布局完整,由礼拜殿、宣礼塔、讲经堂等构成,礼拜殿多位于几何中心,建筑中轴对称布置。因礼拜活动必须朝向圣地麦加,故礼拜殿多坐西朝东。礼拜殿的形制多为十字形,这是伊斯兰教建筑特有的改扩建形式,即在进深方向增建。清真寺设置墙对外封闭,这与中国传统院落的外部空间处理相同。空间布局采用严格的等级与轴线对称,创造多层次的空间序列。院落与天井在组织主庭与辅助庭院的空间关系时,采用了欲扬先抑、欲放先收倒卷帘的手法。清真寺内部空间装饰用雕刻、绘画、花卉、叶藤、卷云等来烘托经文。

图1 银川南关清真寺

图2 纳家户清真寺

2.2 西夏建筑风格

11世纪李元昊以兴庆府(今银川市)定都建立西夏王朝。西夏深受中原大一统汉文化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民族及地域特色。西夏建筑是在党项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的民族地域基础上,充分吸收中原及周边建筑文化而形成的独特的建筑艺术。西夏建筑特点是沿用唐宋的建筑木结构的构造方式,两者兼而有之,佛教文化在其建筑上也有所体现。目前现存的有被称为“中国金字塔”的西夏王陵(见图3)、西夏岩画、西夏塔等为数不多的建筑。群体的空间组合方式独特,气势恢宏,造型独特。

2.3 民居建筑

回族民居建筑以平房居多,内部空间悬挂阿拉伯文作为装饰,颇具民族特色。炕是室内空间的主体,其他空间都是围绕炕而展开的。烟囱位于建筑侧面或建筑转角处,直立于地面,高出整个建筑,也是民居建筑的制高点。院落是重要的空间构成,回族民居的院落类型总体分为廊院式和合院式两种。入口一般是整个界面的中心位置,一进门就可以一览无余院内景色,体现出西北人朴实豪爽的性格,也不同于北京四合院的要通过倒座进入院内封闭。因宁夏干旱少雨等特点,屋顶有屯顶、一面坡、两流水等形式。墙体大多是土坯墙或者夯土墙。

图3 西夏王陵

3 建筑设计手法——以回族聚居区宁夏银川为例

宁夏银川的新型地域建筑在发展过程中,有几个问题值得关注。首先是,回族作为伊斯兰教的教民,引用伊斯兰教建筑形式是必然的,但是如果缺乏中国地域特色,就会形成国际伊斯兰建筑,而不是中国特色的回族建筑了。其次是,大量的伊斯兰建筑形式的滥用存在着建筑语言的陈旧、手法相似、照搬建筑形式,而缺乏了创新。基于以上笔者提出几点在以后建筑创作中应用的建筑设计手法。

3.1 建筑色彩设计手法

银川市建筑色彩可根据历史文脉角度分析城市的主色调和点缀色。西夏古都的民族色是白色,西夏壁画中使用红、黑、绿三种土色,因此可以在西夏文化区使用白色、土黄、赭石等色彩之间的搭配作为基色调和点缀色。回族风格建筑使用白色与绿色。塞上江南区可以采用黄土高原人偏爱的体现豪放性格的原色,土色与蓝天相辅相成。

3.2 建筑空间组织方式设计手法

清真寺的采用轴线等空间布局手法创造多层次的空间序列,欲扬先抑等空间组织方式,内部空间布局方式都可以在现代建筑中应用。礼拜殿扩建后建筑采用勾连搭的连接方式,既扩大了使用面积也形成了符合宁夏气候特色的灰空间。这种灰空间处理方式以及礼拜殿入口用空廊、连廊作室内外过渡空间的设计手法可以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应用。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采用民居建筑追求形体规则、空间布局方式开放、模糊室内功能的空间观念,空间划分追求轴线、对称、均衡等手法以及以矩形为母体的形式。

3.3 符号及建筑立面设计手法

银川回风建筑风格是生活在银川市的以回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创造的建筑风格。在建筑构件和色彩体型搭配上体现出了伊斯兰文化独特的韵味,并且运用现代建筑手法融入回风符号,如回族风格的铁艺构件、壁画式处理的墙面、屋面尖顶等。建筑外立面处理手法很多,比如使用连续的尖券形折面,出入口的开孔方式、窗户形式等细部装饰处可采用多种现代拱形巧妙应用。几何图形、植物花纹、阿拉伯文字的装饰纹样,可以采用抽象、延展、连续、反复等方式应用在建筑细部。伊斯兰建筑中的马赛克装饰、花式砌砖、木雕、阿拉伯书法艺术等元素可在建筑与景观小品中应用。西夏文化中的素面砖、花纹砖、莲花图案、力士像等元素可以在道路铺装、外立面等使用体现民族特色。

3.4 建筑群体组合方式设计手法

建筑群体组合方式可以学习清真寺的布局方式:以院落为单元纵向横向延展,将单体经过复杂组个形成院落群,空间布局灵活,平面组织形式丰富。在增建建筑时,群体组合可以采用以下手法:中心轴线、院落关系递进时,群体轮廓可随着周围环境的制约而自由变化;当增建部分的轴线随着用地的不规则,可与原有中心轴线有一定角度;有较多院落时,中心轴线可有多次转折。在群体建筑设计时,根据民居建筑的屋顶形式不同而形成丰富的立体轮廓线,体现新的建筑群体形象。

4 结语

多元的民族文化在银川积淀,最使人印象深刻的是一望无际的戈壁,雄浑的贺兰山以及大地统一的色调。黄河蜿蜒而上,孕育着银川平原的生命。因此通过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宁夏银川市的实地调研、查阅文献资料,整理和分析代表建筑对一些经典案例进行有选择的比对分析。针对建筑从外部空间、立面、体量关系、流线组织、空间以及色彩、材料、技术等方面讨论并总结共有的设计方法,同时结合文化特色,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地域主义建筑有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尊重、保留和挖掘少数民族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精华,为我们的设计所用,对我们以后建筑创作可提供指导性研究性意义。

[1]亚历山大·楚尼斯,陈燕秋,孙旭东.全球化的世界、识别性和批判地域主义建筑[J].国际城市规划,2008(4):66-68.

[2]武慧兰,霍春龙.空间·气候·文化——读查尔斯·柯里亚的印度巴哈汶艺术中心[J].中外建筑,2004(3):70-72.

[3]燕宁娜,马冬梅,赵振炜.析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的礼拜场所特征[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6):186-188.

[4]吴良镛.地域建筑文化内涵与时代批判精神——《批判性地域主义——全球化世界中的建筑及其特性》中文版序[J].重庆建筑,2009(2):87-89.

[5]李志辉.浅析回族建筑风格[J].宁夏工程技术,2002(4):303-308.

[6]陈育宁,汤晓芳.西夏官式建筑的文化特点——西夏王陵出土建筑构件之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2006(1):24-32.

[7]刘 伟.宁夏回族建筑艺术[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礼拜清真寺西夏
英文目录与摘要
Freedom of Religious Belief in Xinjiang(Ⅱ)
西夏“上服”考
试述西夏军抄
再考西夏的马
节俭教育
猜字谜
西夏人眼中成吉思汗在西夏的最后一战
伊清真寺爆炸7人死亡
伊朗清真寺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