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0与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4-07-18 03:31王茂峰应俊蒋新良陈德宝蒋小伟楼永刚张巧红万汝根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羟基细胞因子血浆

王茂峰,应俊,蒋新良,陈德宝,蒋小伟,楼永刚,张巧红,万汝根

(1.东阳市人民医院 检验科,浙江 金华 322100;2.温州医科大学 检验医学院,浙江 温州325035)

肺癌是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众多细胞因子参与肿瘤免疫的调节,其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具有多种抑制抗肿瘤免疫应答的作用[1]。维生素D及其受体除了调节体内钙、磷代谢之外,还具有调节肿瘤细胞凋亡以及免疫调节作用[2]。研究表明,维生素D在肺部疾病中可发挥有益的作用,适当的维生素D水平可能是预防肺癌的重要因素[3]。因此,肺癌患者维生素D与细胞因子IL-10的关系如何值得探讨。本研究将采用电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肺癌患者血浆25-羟基维生素D与IL-10水平,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为肺癌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2年3月-2013年1月新入院肺癌患者78例,其中男41例,女37例,年龄38~77岁,中位年龄57岁。纳入标准:经病理或细胞学、影像学检查确诊的肺癌患者,具有完整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无免疫相关性疾病和其他肿瘤病史,且无使用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史。病理分型分类:腺癌40例,鳞状细胞癌28例,小细胞癌10例。健康对照组50例,均为2010年6月至2010年8月本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35~71岁,中位年龄57岁;均无糖尿病、类风湿、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免疫治疗史。所有研究对象均获得知情告知并同意参加本研究。

1.2 方法

1.2.1 主要试剂和仪器:血浆IL-10浓度检测试剂盒购自Biosource公司,检测仪器伯乐酶标仪。25-羟基维生素D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Cobas 601仪器检测,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均为罗氏原装配套产品。

1.2.2 样本采集:肺癌患者在治疗前抽血,取一管抗凝血2 mL,离心分离血浆后保存于-80 ℃冰箱待检。

1.2.3 检测方法:血浆IL-10浓度检测根据说明书操作进行,根据标准品的浓度及对应的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再根据样本的OD值,在回归方程上计算出对应的样品浓度。最终浓度为实际测定浓度乘以稀释倍数。25-羟基维生素D检测按照电化学发光检测标准操作,在定标和质控均通过后检测样本。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正态分布和方差分析采用Shapiro-Wilk检验评估;正态分布资料采用±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癌患者血浆IL-10水平 肺癌患者血浆IL-10浓度为1 031 ng/L[(805~1 243)ng/L],高于健康对照组的445 ng/L[(320~58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P<0.05);肺腺癌患者血浆IL-10浓度为1 255 ng/L[(1 050~1 440)ng/L],高于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840 ng/L[(530~1 01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57,P<0.05),如图1所示。

图1 肺癌患者血浆IL-10检测结果

2.2 肺癌患者血浆25-羟基维生素D水平 肺癌患者血浆25-羟基维生素D浓度为(24.5±6.8)ng/mL,低于健康对照组的(35.1±8.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1,P<0.05);肺腺癌患者血浆25-羟基维生素D浓度为(25.1±7.7)ng/mL,与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23.6±6.5)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图2所示。

2.3 肺癌患者血浆IL-10与25-羟基维生素D相关性分析 经过Spearman相关分析,肺癌患者血浆IL-10与25-羟基维生素D不存在相关性(r=-0.011,P>0.05)。

3 讨论

图2 肺癌患者血浆25-羟基维生素D浓度检测结果

维生素D作用于免疫系统的主要靶细胞是抗原递呈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本研究显示,肺癌患者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且存在维生素D缺乏者约占60%。既往研究也证实了相似的结果,Grant等[4]对美国人群的研究提示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维生素D)和肺癌病死率呈负相关,Mohr等[5]研究了多个国家的肺癌发病率,发现紫外线照射量与肺癌的发病率有关,这些研究均表明维生素D与肺癌存在密切关系。分析肺癌患者血浆IL-10表明,肺癌患者血浆IL-10高于健康对照者,国内研究[6]发现肺癌患者血浆IL-10升高,国外报道[1]肿瘤患者血浆IL-10明显异常。研究[1,7]证实,IL-10是肺癌中主要的细胞因子,能够以自分泌及旁分泌形式促进患者体内肿瘤生长,调节肿瘤微环境,逃逸机体免疫监视。既往研究[8]显示,在肺癌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明显增加,活化后的调节性T细胞分泌IL-10,抑制肿瘤特异性T细胞,促进了肿瘤生长。这些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血浆IL-10可能参与了肺癌的免疫逃逸。

进一步研究表明,肺腺癌患者血浆IL-10浓度高于肺鳞状细胞癌患者,肺腺癌患者血浆25-羟基维生素D浓度与肺鳞状细胞癌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报道显示维生素D能促进树突状细胞产生IL-10,后者作为免疫抑制细胞因子,可以抑制Th1细胞产生IL-12,已证实维生素D在体外能抑制T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从G1a期向G1b期进展,它还能影响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在减少Th1细胞因子IFN-γ产生的同时,增加Th2细胞因子如IL-4、IL-5和IL-10的产生,从而促进活化的T细胞向Th2细胞的分化[8]。研究[9]发现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IL-10的患者预后差。本研究发现血浆IL-10与维生素D两者间不存在相关性。本研究属于横断面研究,样本例数也相对较少,未能全面说明维生素D与IL-10之间的关系,但是维生素D与IL-10之间的相互关系值得更深入的研究,特别是与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工作方式、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家族遗传史、居住环境、免疫细胞、肿瘤标志物等指标的关联性和临床意义。

总之,维生素D缺乏和IL-10增加可能增加肺癌患者的风险,检测维生素D和IL-10对肺癌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为肺癌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羟基细胞因子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羟基喜树碱PEG-PHDCA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N,N’-二(2-羟基苯)-2-羟基苯二胺的铁(Ⅲ)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TEMPO催化合成3α-羟基-7-酮-5β-胆烷酸的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