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手术切除骶尾部畸胎瘤1例报告

2014-07-18 03:31卢敏陈荣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畸胎瘤尾部肿物

卢敏,陈荣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肛肠外科,浙江 温州 325027)

患者女性,26岁,于2010年体检时发现盆腔包块,盆腔B超示:畸胎瘤(大小为30 mm×31 mm×28 mm),后定期随访复查。2013年2月15日复查盆腔B超示:盆腔囊性肿块(大小为93 mm×67 mm×94 mm),肿瘤标志物检查示:CA125 126.30 U/mL,余正常。2013年4月18日行盆腔CT扫描示:两侧附件区多发囊状包块,囊肿?2013年5月16日盆腔增强CT扫描(见图1)示:骶前间隙囊形占位,囊性畸胎瘤或囊肿可能,其他待排,尾骨旁囊形占位,右侧附件区囊状包块,囊肿或卵泡发育,建议超声检查及随访。随后收入我科。

入院查体:体温37.1 ℃,脉搏7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1/78 mmHg,神志清,精神可,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心率78次/min,律齐,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啰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及肿大,未及肿块,肠鸣音4次/min,移动性浊音(-)。脊柱、肛门、四肢未见畸形。神经系统检查阴性。妇检:外阴阴性,阴道畅,宫颈中度糜烂,子宫前位,正常大小,质中,活动可,无压痛,盆腔内可及一直径约7 cm包块,质中,活动,无压痛。

入院辅助检查:癌胚抗原0.96 ng/mL,甲胎蛋白2.30 ng/mL,CA724 1.6 U/mL,CA125 14.90 U/mL,CA199 21.38 U/mL,CA153 8.90 U/mL。血hCG 3.35 mIU/mL。

手术方式:2013年5月23日行腹腔镜经腹+经骶盆腔囊肿切除术。探查腹腔内未见粘连,肿物位于直肠后侧的骶前间隙,包膜完整,大小约10 cm×10 cm(见图2),将直肠推向右前方,下缘距离肛门约5 cm,肿物内容物为米渣样液体,有牙齿样物。术后病理:(骶前间隙)囊性成熟性畸胎瘤。3个月后门诊随访,无复发。

图1 盆腔CT(长箭头示畸胎瘤,短箭头为受压的直肠)

图2 畸胎瘤标本

讨论:

畸胎瘤是儿童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发生率约为1∶30 000~1∶40 000,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其中骶尾部畸胎瘤最常见。成人的骶尾部畸胎瘤少见,发生率约为1∶87 000,男女比例约为1∶10。目前认为骶尾部畸胎瘤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在尾骨的多能干细胞无规律生长发育而来的。组织学上认为,骶尾部畸胎瘤包含有3个胚胎层细胞,因此可分为3种类型:成熟型、不成熟型、恶性畸胎瘤。其中,成熟型的细胞分化良好;不成熟型,介于成熟型和恶性畸胎瘤之间,不含有恶性细胞成分;恶性畸胎瘤组织分化差,易发生转移及侵袭。一般成熟型畸胎瘤以囊性多见,而恶性畸胎瘤以实性多见。成人畸胎瘤良性居多。成人骶尾部畸胎瘤不像儿童骶尾部畸胎瘤是朝外部生长的,故其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有时是在体检中无意发现。一般出现压迫症状,如压迫直肠,出现排便困难时,肿瘤已比较大。本例患者是在体检妇科B超时无意中发现的,追问病史无排便困难、腹痛等症状,但因B超、CT等检查发现肿物在逐渐增大,故予行手术治疗。

手术的途径可分为经腹部、经骶尾部或经腹、骶尾的联合途径,主要依据肿物的大小、位置来决定的。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术运用于骶尾部畸胎瘤的手术中被认为是安全、可行的[1]。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术后机体应激反应小、患者痛苦小、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下床活动早等优点,尤其在进行盆底手术操作时,腹腔镜的放大作用[2],往往使盆底的视野比开腹手术更加直观、开阔。因此,本例患者予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术后第1天肛门已恢复排气,可进流质饮食;术后第3天,进半流饮食;1周后病理诊断证实为囊性成熟性畸胎瘤,无需化疗,予出院。

预防术后复发的关键是要完整地切除以及避免肿瘤破溃[3],故对术中有破溃或切除不完整的要加强术后门诊定期随访。我们一般建议3个月后复查盆腔B超或6个月后复查盆腔CT,持续1~2年。本例3个月前随访过1次,未复发。

猜你喜欢
畸胎瘤尾部肿物
船舶尾部响应特性试验与计算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什么是畸胎瘤?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海洋大探险
备孕查出畸胎瘤,是怀了“怪胎”吗
MRI在卵巢成熟性畸胎瘤中的诊断价值
成人成熟型睾丸畸胎瘤1例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弯式尾部接头注塑模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