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探究*
——基于国内外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比较视角

2014-07-24 18:48韩伏彬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词句培养目标规格

韩伏彬

(衡水学院 河北衡水 053000)

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探究*
——基于国内外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比较视角

韩伏彬

(衡水学院 河北衡水 053000)

以国内外25所高校为调查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法,对各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国内外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上的异同,提出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结构表述的建议。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学前教育

占我国本科院校三分之一的新建本科院校,经过十年左右的转型发展,目前绝大多数已经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此种定位符合新建本科院校实际情况,同时也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然而,“我国许多高校或专业在确定其人才培养规格方面有过于草率的倾向,许多一般高校通常借用重点高校,甚至名牌大学的标准,定出的人才培养规格大大超出学校办学能力所能达到的标准。”[1]从而造成培养人才目标上规格单一、层次趋高、类型模糊的“同质化”现象[2]。笔者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相当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修订过程中缺乏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缜密思考与研究,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含义、分类以及培养规格等问题没有深入考量。本文试图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运用比较法和内容分析法,从国内外不同类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比较视角,探讨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范围和内容,从而为其他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学前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许多高校纷纷设置了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从2014年高考填报志愿系统得知,目前全国开设有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校达203个。本研究通过大量网络检索,整理出具有完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表述的国内外大学25所,其中,国家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4所,省级师范大学7所,新建本科院校11所,国外大学3所,见表1。

表1 抽样学校名称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比较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国内外高校和国内不同层次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进行比较,分析国内外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异同和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表述建议,为其他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设定提供有益参考。

二、描述与统计

(一)培养目标统计

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表述不一,主要有幼教专门人才、幼教应用型人才、幼教工作者、相关领域专业人员、幼儿教师等5个方面,见表2。

表2 各学校培养目标

(二)培养规格表述依据统计

人才培养规格指学校对所培养的人才质量标准的规定,即受教育者应达到的综合素质[3]。它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统计发现,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设定依据主要可分为四个大类,见表3。其中,国外3所高校主要按照学习指标分类。

注:由于国外人才培养规格表述与国内截然不同,故以下统计基数均不再含国外3所院校。

(三)培养规格关键词句统计

根据培养规格表述结构的不同,笔者从各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表述中提炼出关键词句进行统计。因知识、技能属于智育的范围,故统一按照智育进行统计。

1.德育关键词句统计。在我国,德育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按照这种分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涵盖了所有德育的内容,见表4。

表4 德育指标关键词句统计

2.智育关键词句统计。智育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的教育。此部分各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主要从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相关知识、法规知识以及教育科学知识几个维度进行了表述,见表5。

表5 智育指标关键词句统计

3.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关键词句统计。很多学校将学生的身心健康表述放在一起,故在体育中笔者将心理健康列在一起进行了统计,见表6。

表6 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指标关键词句统计

4.能力关键词句统计。能力是按照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统计的一个维度。各学校在能力方面对学生有诸多要求。大体可分为观察能力、保育和教育能力、表达能力、研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音乐绘画舞蹈教学技能、反思能力等,见表7。

表7 能力指标关键词句统计

5.素质关键词句统计。素质是个颇有争议也很难具体表述的词汇,一般指先天的特点,与能力接近。即素质是个体在先天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而形成起来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简言之,素质是先天天赋条件和后天习得才能的“合金”。针对素质含义,笔者将各学校人才规格表述中的有关素质划分为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进行了归类统计,见表8。

表8 素质指标关键词句统计

三、比较与分析

(一)国内外学校人才培养规格比较分析

与国内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相比,国外三所高校主要强调了以下几点。

1.国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更注重学生的专业反思能力培养。事实上,一个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如果仅仅掌握了该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缺乏对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反思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到其专业的创新能力以及持续发展的能力。国外三所学校都非常注重学生的专业反思能力: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中规定,要具备有效实践反思能力和经验学习能力[4];美国新奥尔良大学规定,培养的幼儿教师要做反思性从业者,要能有意识地、不断地提炼思想,从经验中学习[5];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要求本专业学生具有发现和反思幼儿是如何成长和学习的能力[6]。而抽样调查的22所国内院校中,只有2所学校提出了反思能力的培养规格,仅占9%。相比之下,在反思能力的培养上我们还有欠缺。

2.国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更注重学生的专业评价能力培养。在本研究抽查的22所国内院校中,只有2所院校的培养规格中提到了评价知识的学习及通过评价改进幼儿教育活动。而国外三所学校中有两所强调了评价对教学的促进作用等。按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标准,评价属于认知活动领域最高层次,是理性深刻地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是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因此,只有学生具备了专业评价能力,才可以说完全达到了对专业的认知学习。而我国高校大多还都处于理解、掌握等初级层面。

3.国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更注重幼儿的生活语境分析能力的培养。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懂得新西兰学前儿童的语境知识。美国新奥尔良大学强调学生为婴幼儿和儿童提供有效的多科性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要能反映儿童居住的文化和社区语境。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则规定培养学生具有幼儿语境中有关哲学、社会、历史、文化和心理概念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而这一点,在调查的国内学校中,没有一所提出这种规格要求,更多的强调学生要具有外语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国外三所高校非常注重学生家园合作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所欠缺的。

(二)国内不同层次高校人才培养规格比较分析

1.德育规格。在德育规格表述的内容上,国家教育部4所直属高校均没有涉及马列主义理论、四项基本原则等政治性要求,只要求学生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热爱儿童,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等。

2.智育规格。在智育规格的要求上,国内高校的要求大体趋同。如100%的高校都有“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近70%的高校都规定学生“熟悉国家和地方基础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学科发展动态”。这也许是有关学者批评人才培养规格趋同的主要依据。在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具备比较全面的理论素养和宽阔的学科视野”规格上,只有2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高校和3所地方高校提及,省属重点师范高校均没有要求。

3.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规格。关于体育培养规格,国内有59%的高校均有要求,比例最高。美育的要求其次,提出的高校占36%。劳动技术教育最低,只有2所地方高校有所提及。

4.能力规格。能力规格中,对学生专业研究能力的要求比例最高,提出的高校占86%;其次是英语语言能力,占59%;再次是幼儿园管理能力,占50%。培养规格重复比例最低的分别是“家庭教育指导能力”(9%)、“幼教产品设计、开发能力”(9%)和“保育和教育能力”(14%)。说明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在学生能力培养上有所偏离,对幼教真正起关键作用的能力没能重视起来,而一些只是“敲边鼓”的能力却要求很高。

5.素质规格。素质是一个很难用语言表述的规格,各高校在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上都或多或少有所体现,不再赘述。

四、思考与建议

(一)对国内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思考

综合上述国内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比较与分析,笔者有如下两点思考。

1.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落脚点问题。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分层次的体系,从上到下,各级目标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国家层面为教育目的,如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学校层面是培养目标,主要说明人才的类型,如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或技能型人才,那么到了具体一个专业层面,如果依然用法律规定的专门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就混淆了一般与具体的关系。因此,具体某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应针对职业而言,如幼教工作者或幼儿教师等则更符合逻辑。

2.关于人才培养规格的分类问题。人才培养规格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联系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的纽带,对上有解释功能,对下有指导意义。因此,鉴于我国国情和高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结构,更适合用“德、智、体、美、劳”的结构方式表述。

(二)对国内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建议

根据以上思考,笔者以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为例,将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试表述如下:

1.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规格。根据国内外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描述和分析,经过整合、提炼,笔者试着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进行了体系化,见表9。

表9 应用型人才规格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规格分类是一个大体框架,各专业应根据专业性质和特点,有选择性、针对性地进行规格设计,不必面面俱到。

2.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根据上述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设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建议如表10。

表10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规格分类内 容德育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热爱婴幼儿、儿童;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具有爱心、耐心、细心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智育知识技能1.系统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2.拥有哲学、文学、历史、社会、自然科学等相关知识;3.熟悉学前教育有关法规政策;4.熟悉幼教工作流程和基本规范。能力1.具备观察与分析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基本能力;2.具备独立设计、编制和实施幼儿教育方案的初步能力以及幼儿保育和保教能力;3.具有创设幼儿教育环境的能力;4.具备开展幼儿五大领域的初步研究能力;5.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反思能力;6.通过评价改进幼儿教育活动的能力;7.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8.与幼儿相处的亲和力;9.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10.家庭教育指导能力;11.幼教机构的管理能力;12.幼儿教育产品设计、开发能力。体育掌握婴幼儿和儿童生理结构和运动特点,熟悉婴幼儿和儿童营养、卫生、保健等常识。美育了解婴幼儿、儿童审美观,能创造性设计、开发简单实用的教具、教育软件、手工玩具等。劳动技术教育具有正确的日常生活、劳动习惯和技能。

[1]张炳生,刘雪东.机械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的研究[J].苏州工业学院学报,2003,(1):44-46.

[2]林伟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同质化”的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06,(5):40-42.

[3]王进鑫.适应知识经济挑战 变革高校人才培养规格[J].中国高教研究,2001,(3).

[4]http://www.victoria.ac.nz/education/study/degrees/bed-tchg-ec.

[5]http://www.uno.edu/coehd/ProgramsofStudy/EarlyChildhoodEducation.aspx.

[6]http://www.bcu.ac.uk/courses/early-childhood-studies.

(责任编辑:彭文彬)

On the Goal and Standards of Senior Professional Applied Talents—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Standard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Programs from Univers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HAN Fubin

(Office of Teaching Affairs,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053000, China)

The standard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programs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nd compared by taking 25 universities for survey samples and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content analysis and comparison.A suggestion that relating structure of the standards of applied talent cultivation is put forward in the articl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home and aboard;applied talents;cultivating standards;pre-school education

2014-07-24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教育规划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GH144013);衡水学院2013年度科研委托课题“衡水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韩伏彬(1975—),男,衡水学院教务处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G615

A

1674-6120(2014)11-0113-05

猜你喜欢
词句培养目标规格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闭月羞花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山钢日钢1.2mm极限薄规格带钢的生产实践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