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线路组织优化研究

2014-08-07 02:45齐天锋
中州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金三角三门峡运城

齐天锋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2012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准予开设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山西省临汾市和运城市、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该示范区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打造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合作发展先行区。作为新兴产业,旅游业相互关联度高,能够较好地带动区域的协调发展。然而,从目前情况看,四城市在旅游业方面的合作还远远不够,整体上是竞争多于合作,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这从四城市主要旅行社的旅游线路设计情况可以看出。

本文从重组旅游线路的视角出发,根据该区域旅游资源的自身特点和景观分布状况,提出几种区域旅游路线设计方案。这些旅游路线把该区域旅游景点串联起来,为该区域旅游协作发展提供可操作性措施,使该区域旅游协作落到实处。

一、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存在的问题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总面积约5.8万km2,总人口约1700万。该区域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发源地,地域相近,人脉相亲,旅游区位条件十分优越,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合作基础广泛。但是,目前该区域旅游业发展状态处于散乱状态,各自为政,没有统一打造旅游品牌、统一营销、统一旅游标识,没有达到互通有无,景点与景点之间交通不是很便利,很多景点品位都比较高,但没有开发出特色的旅游线路。例如,守着西岳华山的华阴故步自封,其位于三省交界处的地缘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客源也主要依靠从西安分流而来。

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加强合作的必要性

(一)提升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正经历从一个个旅游景点单打独斗到一个政区景区合作,再到一个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过程。旅游区域合作是提升本区域旅游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目前,由于区域旅游合作滞后,区域旅游业竞争与国内其他旅游热点地区相比仍显乏力。同时,区域内一些开发较早的旅游目的地,也只有通过与周边(包括邻省)景区积极合作,拓展发展空间,组成新的线路产品,才能摆脱“滞长期”,迎来新的增长期,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可见,消除区域障碍,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是提升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旅游业整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客源市场的激烈竞争,这一地区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受到极大的挑战。各地区之间必须消除各种合作障碍,协作发展,打造本区域的旅游品牌,真正做到该区域旅游快速、健康的发展。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位于黄河中游,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河洛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更是异彩纷呈。通过旅游协作,实现三省四市旅游业的协调是该区域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促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

该区域的旅游业发展,还处于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旅游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意识淡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仅仅是重开发、轻保护,特别是文物古迹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严重。所以,该区域要实现旅游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区域旅游协作,才能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才能打破“政区分割”,实现旅游线路重新组合,并使其得到有效的保护,走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线路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线路设计现状

从目前情况看,四城市在旅游线路开发方面的合作还远远不够,整体上是竞争多于合作,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国内、国际旅游长线设计大同小异,但区域旅游短线设计却大相径庭,未能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基本都在小区域内做文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线路设计现状如表1所示。

表1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线路设计现状

(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线路设计存在的问题

1.市内旅游线路缺乏特色

尽管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旅游资源丰富,临汾有著名的壶口瀑布,渭南有西岳华山,韩城是司马迁的故乡,运城有关帝庙,但由于四地在旅游开发时,没有合作,没有统一规划,没有统一标识,没有整合成特色旅游线路。

2.区内旅游线路开发合作不力

目前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线路十分缺乏,只有三门峡主动和运城、渭南合作开发旅游线路,其他城市间尚未开发区域旅游线路,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各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各地开发旅游资源都是各自为政,开拓客源市场也是单枪匹马、势单力薄,在市场上未能形成强势。

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线路组织优化方案

(一)合作开发该地区的“黄河游”系列旅游产品

黄河之游是该地区最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旅游。合作开发“黄河旅游”系列产品,打造“黄河旅游”品牌,一定会大大提升该区域的旅游竞争力。

开发利用黄河旅游产品,首先要统筹制定产品开发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打政区界限,降低共享产品开发成本,塑造该地区完整的旅游形象,打造出具有竞争力、高质量的“黄河旅游”品牌。其次,必须实施精品战略,突出“黄河旅游”的自然特色。例如,三省可以联合开发以地质公园和湿地公园为载体的地质旅游、湿地旅游等旅游系列产品。再次,要彰显该区域文化旅游的特色,如女娲、炎黄二帝、尧舜禹的文化旅游产品等。

(二)联合开发旅游线路

1.开发区域内环线文化旅游线路

组成三门峡—华山—韩城—运城—临汾区内旅游环线,包括洪洞古大槐树、华山、司马迁祠、永乐宫、关帝庙、普济寺、莺莺塔、函谷关、三门峡大坝、陕县天井窑院、虢国博物馆等知名景区。

2.开发区域内环线自然旅游线路

组成临汾(壶口瀑布)—临潼(华山)—三门峡(三门峡黄河白天鹅生态园)—运城(中条山风景区)等自然景区区内环线。

3.实现本区与中原地区旅游线、古都等旅游线对接

与中原地区旅游线、古都等旅游线对接,这要和各地的旅行社进行合作,对现行传统的中原旅游线路、古都旅游线路进行创新,联合开发出新的旅游线路,形成开封—郑州—洛阳—三门峡—运城—临汾—华山—西安的旅游线路。

(三)统一旅游标识,联合营销,共同拓展客源市场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的三省四市要统一规划特色旅游线路,各旅游产品统一旅游标识,联手进行营销,在郑州、西安、太原等中心城市共同对外进行宣传促销、推介,开拓客源市场。

(四)创建区域旅游的协调机制

创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协调机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把行政壁垒和人为障碍消除掉,建立无障碍旅游协作区,实行区域联合,实现客源互送和品牌共建,从而实现区内旅游顺畅发展,变单体旅游非优区为整体旅游优区,使河南三门峡、山西运城和临汾、陕西渭南等四地各自的旅游资源能量得以释放,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张慧霞,刘斯文.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2).

[2]曹运生.晋秦豫三省合作开发黄河旅游金三角[N].运城日报,2012-10-10.

猜你喜欢
金三角三门峡运城
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 “三个运城农业品牌”打造运城新名片
河南三门峡西周墓出土器物
电磁感应综合问题中的“金三角”
点赞!李克强总理山西运城赶年集
运城清廉地图
云虚拟机实例建模方法研究
山西运城:冬日盐湖色彩斑斓
金三角图案
走在路上的三门峡
An Analysis of the Common Errors in Oral-English Learning and Its 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