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德育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4-08-07 02:45张书霞
中州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大学生

张书霞

(中州大学 图书馆,郑州 450044)

一、美国高校德育的发展趋势

美国高校在德育研究上有其自身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符合本国的道德观念,更好的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政治观、人身观、世界观的,因而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研究价值,是德育理论体系完善和发展的重要部分。

(一)美国当代大学生德育现状

自1636年哈佛大学建校以来,美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速度飞速发展,其高校德育的历史也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经历了殖民地时期的宗教道德教育,独立战争后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及从二战后的道德危机,到20世纪80年代后的德育改革。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出现了道德恐慌现象,美国高校普遍出现了校园暴力、恐怖、青少年吸毒等狂躁和激进的学生运动,失去人文关怀的美国社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社会观与政治观方面,根据国际民意测验会员组织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行的一次八国青年动向调查,赞同“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观点的占到70%,对于“你是否真的相信《独立宣言》的话,即人人生而平等,拥有上帝赋予的某些不可剥夺的权利”的观念,回答“是”的占68%,这至少表明,美国学校德育中政治价值观的教育,却仍旧摆脱不了当代大学生对政治的厌恶。[1]1995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教育研究所的民意调查中,全国24万大学新生中,不到1/3的学生认为,保持与公共事务的联系对于他们的未来很重要,只有16%的大学生说他们曾经讨论过政治,他们对发展人生哲理、公共事务、政治行为主义的兴趣正在下降,他们的兴趣转向了内在的个人追求,即追求自身的利益和个人的物质上的成功。

在伦理道德上,美国约瑟夫森研究所针当代大学生伦理品格状况展开了抽样调查。自1998年约瑟夫森研究所就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于1998—2008年每两年进行一次数据调查,现就2008年针对青少年及大学生对个人伦理品德满意度和偷窃、作弊、撒谎等现象进行调查数据总结。见表1、2、3、4所示。2008年参与调查的学生为29760名,调查所占百分比人数均采取四舍五入法。[2]

表1 对自己的伦理道德与品格满意程度

表2 学生偷窃来源

表3 各类学校撒谎人数情况

表4 学生作弊情况

从表1的调查显示中可以看出,美国青少年与大学生的自我感觉很好,有很强的自信心。有93%的学生对自己的伦理品格表示满意,认为在做正确的事情时,会比其他人做的好,强调个人自由,崇拜个人主义,追求个人利益。而从表2-4中可以看到学生偷窃、撒谎、作弊等行为所占比例已经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很显然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在追求个人利益至上的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学生的伦理道德存在着严重的隐患,制约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不利于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

另外,吸毒也成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非常棘手的问题。1996年《哥伦比亚时报》中披露,1991—1995年,14—18岁的美国青少年吸毒人数不断增多,5年中增长了50%,为此,美国政府、学校、家庭都必须采取一些反毒措施,以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伦理道德的讨论开始在大学校园与大学生生活中展开。就现实的道德问题,如对战争的理解、对种族歧视的批判、对女权主义的争取等等,伦理道德课程、人文关怀课程也在高校德育课程中逐渐开展。

当前美国高校德育教育有了新的创新与改革。德育内容强调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德育途径除了学校的德育课程与校园活动外,强调学生的实践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二)美国高校德育的发展趋势

针对当前美国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美国教育界不得不重新审视高校德育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各国教育不难发现,德育教育明显趋向于人本化、伦理化的发展方向,道德与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改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1.更新德育理念:注重个人主义的同时强化社会价值

受各阶段德育理论,特别是人本主义思想的的影响,美国学校德育理论强调个人价值的重要性,崇尚自由平等,将培养有个性的人作为德育的价值取向。美国人认为个人的前途、命运是由个人的努力、个人的奋斗创造出来的,将个人的价值放在首位,个人与社会相比处于更本位、更中心的地位,这种极端个人主义的行径导致的最终结果是自由主义泛滥,暴力、自杀、犯罪等现象频频发生,极大的不利于美国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3]

近年来,美国各高校逐渐将此问题重视起来,在强调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时,强化社会价值的重要作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精神与民族精神,使德育理念的更新成为必然性。美国各高校纷纷加强了对本国历史课程的教育,要求大学生必须修够一到两门的政治性很强的历史课程,其课程内容宣扬美国政治体制建设,培育其人生观、价值观等。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正视历史发展的轨迹,增强了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从而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

此外,各高校还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带有历史性的建筑物等,在德育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还要求学生每天背诵“忠于这个国家,保卫这个国家”“愿上帝保佑这个国家”等誓词和祝词。通过这种方式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崇高的理念,为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集体奋斗而奋斗。[4]

2.拓展德育方法:由单一向综合化延伸

传统德育方法以灌输式为主,这种单一模式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与创新性。因此,为改变这一传统教学方法,美国高校借鉴其他国家德育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形成了目前几种德育方法综合化的形式。

第一,理论灌输。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将德育理论、原则,固有的道德价值观念教授给学生,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第二,社会实践。在美国,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逐渐趋向实践性与服务性。许多美国学者认为,道德伦理规范的灌输无济于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真正的教育途径是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道德认识,提高道德责任感。为此,美国高校越来越注重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增强德育的实效;通过自我体验的方法实现道德理念上的成熟。这种方法既强调了德育理论的导向作用,又突出了社会实践的价值意义,逐渐成为美国高校德育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5]第三,自主选择。高校大学生可依据个人的喜好选择大学课程以及任课老师,课程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在价值澄清与引导上,却不提供给学生明确的判断态度,而是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其价值并作出自己的选择,帮助学生进行开放式的思考,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作用。

3.完善德育体系:注重系统化与统筹化

当前,美国高校针对德育体系的完善需要做出统筹管理,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美国政府重视学校德育的发展,并直接领导管理。1993年4月,克林顿政府颁布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为美国学校的教育改革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方法,指出教育的核心政策是人才的培养。2001年,布什总统在提交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改革计划中,提出通过加强品格教育以建立更为安全的21世纪学校,其目的就是在培训教师掌握把品格培养的内容融入课堂的方法。这些教育性文件无疑说明,美国政府充分重视学校的德育改革与发展,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有效地保障。

第二,在具体实施上,美国高校需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运行机制。结合利用丰富多样的社会资源,突出强调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模式。首先,在学校内部通过校园环境建设,如校风、学风、宿舍文化、图书馆、校园活动等隐性课程来引导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其次是对家庭资源的结合利用,美国社会极其重视家庭教育的力量,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指出:“家庭代表的价值观,家庭传授给自己孩子的经验教训,家庭为塑造自己的未来承担的责任,以及家庭试图实现的梦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以及我们能成为什么样的国家。”由此,美国学校德育体系的建设需要积极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引导家庭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最后是对社会资源的结合利用。美国的社会民间组织既是德育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者又是其实践者,经常通过社会运动和社区服务工作来推动社会思想观念向德育价值观的转化。因此,美国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运动与服务工作,使学生从课堂上的被动接受教育转为在社区中的主动接受教育或者使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在为社会服务中,在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增强社会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4.创新德育评价:整合德育观与方法论

所谓德育评价就是对德育方案的评估。美国是一个道德教育薄弱的国家,对德育评价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历史并不长,评价机制并不完善,因此,在当前社会中亟需德育评价的创新与发展。

德育评价作为德育系统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德育其他部分绝不是机械的组合,相反,它浓缩和反映着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德育观与方法论,因此,对德育评价的比较不能仅仅停留在评价本身,而是应该从德育评价比重所折射出的不同德育观和方法论入手,依据的与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新趋势,结合美国实际,整合德育观与方法论。[6]

第一,外在性与主体性的整合。就是既要看到道德教育的外在性,但又不能把灌输看成是唯一的方法;既要突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又不能滑向所谓的“儿童中心主义”。外在性与主体性的整合,也就是“内容派”与“形势派”的整合。

第二,群体性与针对性的整合。在美国德育评价中,由于首先立足的是个人,他们最重视的是个人的道德状况,因此,通过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个体道德发展水平,然后进行合理的分置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方案,然而往往因为群体性的德育模式无法真正实施。德育评价中更为重要的是对德育质量的评价,要评价德育质量与效果,就是评价个体在道德方面的变化,以做出科学的判断,从而针对个体的特征确定不同的起点和方法。因此,实行群体性与针对性的整合,就是要发挥德育实施中的组织优势,又要立足于个体发展的针对性方法。

第三,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整合。道德教育及其评价需要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整合,就是一方面要遵循一般教育的规律,尽可能用科学的方法去实施,另一方面则应把人作为一种文化存在,重在文化熏陶和陶冶,增强人文关怀的意识,而不至于在科学化、数量化和客观化上走向极端。

二、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与借鉴——现代性德育体系的构建

美国高校德育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顺应时代的发展是我国高校德育改革的重要原则,学校德育本身就是本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的需要。因此,在对我国高校德育改革的同时,需做到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德育模式,二是把德育与大学生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三是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德育在近百年来所积累的问题在这一社会急剧转型期开始凸现出来,德育的改革与发展迫在眉睫,同时,西方国家各高校也对德育体系做了完善与创新。在有形的现代教育制度与教育组织形式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现代性德育体系就尤为重要(这里所说的现代性德育是相对于传统德育而言)。

现代性德育是以人为核心,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在内容上,以学生为核心,以科学化为路径,使德育内容反映时代精神,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富有时代性、超前性和预见性;在途径方法上,强调德育内容的新颖性,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技术手段的先进性;在管理评价上,注重测度指标的科学性、定量性。

为研究我国现代德育体系构建,本文就高校大学生德育问题展开调查问卷,采取抽样调查,以郑州三所高校即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为例,调查样本量为500份,问卷收回450份,调查所占百分比人数均采取四舍五入法。由于调查数据有限,统计结果仅供参考。

(一)贯彻“以人为本”的现代性人本德育观念

1.人本德育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人性化、人本化趋势更加明显。顺应这一发展趋势,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并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各领域开展各项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学校德育具有发展功能,是学生作为个体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在思想道德品质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按照党中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德育要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也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2.人本德育是改变当前德育现状的需要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德育理论研究主要从社会角度理解德育,很少从人本的视角关照德育。在德育功能观上,忽视德育对人的德性的发展和完善功能,仅仅是把德育看作是培养实现社会目标的工具的活动,不是把德育看作是成“人”的活动,而是把德育看作是成“材”成“物”、成“工具”的活动。在德育目标上,培养的是失去主体性的、被动的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奴性道德人格;在德育内容上,选择的是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将鲜活的道德生活抽象为冷冰冰的知识,按照学科的逻辑选择和组织德育内容;在德育过程与方法上,缺乏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关心,强调道德的强行灌输(见表5);在德育评价上,评价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的道德生活,偏重于学生对客观的道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的评价,否认学生在德育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仅把学生看做是一个被教师评价的客体。[7]

表5 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德育中这种“物化”“无人化”“社本化”,泯灭了学生的尊严和自由,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导致德育的低效或无效。因此,当代高校亟须构建一种从本质上不同于物化、无人化、社本化的人本德育。

(二)创新现代性德育内容

当前我国高校的德育内容不仅需要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公共道德课程等,还需要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以及和谐观教育等。

1.诚信教育。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期,在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充斥下,出现了诸多不诚信现象,高校大学生中表现更为严重,如替考作弊、故意拖欠助学贷款、伪造各种等级证书和简历等(见表6)。这些违反诚信的现象严重阻碍了高校培养人才的初衷,因此要注重高校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将诚信教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树立诚信观念,养成诚信行为习惯,积极创新诚信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如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营造诚信校园。

表6 有关考试作弊行为的看法

2.环境道德教育。在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这一问题,各级高校要把环境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中,丰富学校环境道德教育内容,将环境公平观、绿色消费观、生态伦理观纳入德育内容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把环境道德教育与其他德育内容结合起来。例如在环境道德教育时附加国情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同时,大学生可参加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实践活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身作则,为其他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3.网络道德教育。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大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网络德育。网络平台调动了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创作,丰富和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然而,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也给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不良后果。[8]因此,高校德育务必抓住时机,指导学生正确上网,营造积极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培养他们的识别能力、判断能力和免疫能力,使得大学生能够正确把握政治方向。

4.和谐观教育。新世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日益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和谐观。不仅需要自我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需要注重人际和谐。在现代性德育实践中,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和谐,学校、家庭、社会力量的三和谐显得尤为重要。

(三)实现现代性德育方法的多样化

德育能否取得成就,关键是方法问题。现代德育方法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模式,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努力实现德育方法从封闭的、单一的传统方法向开放的、多样化的现代方法的转变。

1.注重教育方式的开放式转变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校德育教育大都集中在课堂上,用统一的教材对学生照本宣科,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这就使学校德育与外部世界丧失了复杂性联系,使之失去了活力与魅力。因此,德育教育须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由学校和教科书向社会大系统开放,重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力量,引导学生从书本中解放出来,独立去观察、思考、体验,增强大学生判断是非、辨别真假的能力。“生活即教育”,生活德育理念要求学生从德育模式化、教条化中走出来,让德育回归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形成正确的德育价值观。

2.扩展教学途径,实现教学载体的多样化

传统教学方法主要采取单一的灌输模式,教师与学生间缺乏必要的合作与沟通,不能形成教育合力,因此要求教师综合运用多种德育方法,以便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工作,如广播、电视、网络、报刊,以及学校的校风、学风、校园文化和教师的精神风貌等载体。这里主要介绍网络式德育方法。网络式德育方法是指教育者利用网络,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大学生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念等。运用此方法,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重视双向交流,鼓励师生参与,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网站,将可读性、服务性与权威性、指导性有机结合起来。

3.强化显隐性结合的教学方法

德育工作要实现人的思想转化,就必须在搞好显性教育的同时,重视隐性教育。隐性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要领。然而,也有其局限性,比如无法完成系统理论教育任务,无法对工作过程进行动态控制。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隐性方法和显性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互补其短,各扬其长,从而提高高校育人效果。[9]

(四)建立和完善现代性德育考评制度

德育考评是我国高校德育的重要环节,是德育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高校建立和完善现代性德育考评制度迫在眉睫,不仅需要对学生的德育进行考评,还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德育考评。

首先,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对象,完善和发展自身的德育品质极为重要,各高校不仅对学生的文化课程进行考察,还制定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综合测评,全方位的考察学生的德智体美等,让大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扬长避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采用德育考评机制,使德育量化,使软指标硬化,这样容易对学生进行德育考评,容易进行考核评优。但量化德育指标也容易使学生过于看中德育的分数而忽视自己道德水平的真正提高,因此有必要开展学生自评,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道德水平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找出不足,继续提高。[9]

其次,高校也需要对教师进行德育考评。近日,网络上不断曝出有关师德的热点话题,如校长带学生宾馆开房、幼儿园老师虐童事件等等。教师本应该是“传道授业解惑”,而这种行为违背了作为教育者应有的师德。因此,高校对教师进行德育评估就极其的重要。其考评的内容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工作实绩,这是考评的主要指标,也最具有说服力。二是政治思想素质,主要考核德育教师最基本的政治立场、观点,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理论的情况以及基本职业道德。三是工作态度,主要考核德育教师是否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四是工作能力,主要考查德育教师是否具备应有的基本素质,包括基本语言文字写作和表达能力、教育方法、教学技能等。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估,不仅是对他们自我思想素质的提高,也是基于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能够做出正确的指导与分析,以及总结经验的不可缺少手段,从而为推进德育队伍的专业化进程起到保障作用。

(五)构建高效德育社会大环境,以整体教育提升德育实施

1.政府功能充分发挥

对于学校德育的优化环境来说,政府在社会发展目标上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社会发展目标是价值取向上的社会选择,同时也是学校德育宏观社会环境方向和质量的选择。在当前我国,国民的德育自觉还没有发展到相当程度之前,大德育观的实践和实现最主要的是依靠政府行为。

我国当前高校德育现代化中政府行为应突出表现为:一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放在首位,并确实有效的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为学校德育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二是积极稳妥的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为学校德育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执行和监督力度,确实为学校德育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

2.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

家庭是德育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阵地,家庭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是深入、长远的,因此,家庭要积极配合高校,把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好。由于目前高校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子女过分溺爱,陪读现象屡见不鲜,例如最近几年高校入学期间,一些家长在送孩子入学后没有回家,而是选择在子女就读高校附近租房陪读,使得一些大学城附近形成了一些独特的“陪读村”。为保证学生的学习,家长放弃自己的事业,把孩子的一切事情都包下来,结果导致学生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能处理好,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不会与人合作相处。所以,家庭一定要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品德,让他们在大学阶段学会自己面对事情、接受挑战,培养独立判断事物的能力。

3.大众传媒的正确引导

大众传媒作为大学生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内容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过程。因此,大众传媒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高举理论旗帜。大众传媒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并用之指导新闻宣传工作,用其思想研究、分析各种经济、政治、社会问题。二是牢牢把握正确导向。新闻媒体要想起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必须用正确的舆论导向。错误的导向不仅不能团结、鼓舞人民群众,反而会涣散、腐蚀人民群众,尤其是会把青年大学生引向歧途。所以,大众传媒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好全社会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做好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优化社会环境的重要前提。

4.加强实践教育工作

社会实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帮助学生脱离课本,脱离校园,走进社会,让学生真正了解我国的国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实践教育中,要突出劳动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是从校园到校园,他们大多数缺乏体力劳动的锻炼,缺乏艰苦生活的锤炼,缺乏逆境、挫折的考验,这是他们的“先天不足”,这势必对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采取有效形式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也是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10]

5.努力营造校园文化环境

围绕中心工作及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对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帮助学生客观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环境,优化校园环境,包括环境美化净化、文明行为习惯、科技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等内容,使大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和庚.青年动向大调查[J].青年一代,1986(2).

[2]The Ethics of American Youth-2008 summary[EB/OL].[2008-10-10]http://www.charactercounts.org/programs/reportcard/index.html.

[3]李朝阳.国外高校德育发展的新趋向及启示[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4]余丽.浅析美国公民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C].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一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5] 苏振芳.思想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赵纪宁.现代科技发展与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1.

[7]范树成,杜春梅.当代学校德育从物化到人本化的转向[J].教育探索,2009(1).

[8]王晋.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对策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8(2).

[10]王金香.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及其教育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德育大学生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