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性研究

2014-08-07 19:43康秀云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创新性高职院校

康秀云

摘 要: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职教育的繁荣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不同于本科院校和中学时代的管理方式,高职院校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而严格的要求。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执行者,班主任应接受挑战,认清形势,与时俱进,加大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力度。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6-0059-02

近几年以来,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出现了迅猛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走了高职院校的大门,庞大的学生群体,给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与挑战,而且,我国社会经济也日新月新,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形势下,作为高职院校管理者阶层中最基层的部分——班主任群体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他们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

一、新形势为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挑战

高职院校的特殊性,注定班主任的工作内容特别广泛、复杂、细致,是一个烦琐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同于中学生和大学生,他们这一群体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特殊性,加上社会风气的改变和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给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1招生情况的变化

高职院校的前身是一些职业高中和中专学校,这种院校招生情况与其他高等院校有相同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不同。高职院校的录取工作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根据同全国统考统招总体安排,招录高考录取批次中的最后一批学生,这类学生高中学习时期成绩普遍不理,并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想上也存在倦怠情况;另一部分是全省单考单招的“三校生”(职业高中毕业生、普通中、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毕业生和技工学校毕业生),这类学生在以前都不太主动文化知识的学习。这种生源的差异性,导致了高职院校中班主任难以开展统一的管理工作[1]。

2曠生价值观的变化

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和一些价值观也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状况。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时的成绩普遍偏低,因此,社会上尤其是用人单位仍然不同程度地歧视高职院校的学生,其他高等院校的学生更是低看他们。在学生内部,不少学生就认为自己选择高职院校实属无奈选择,对前途感觉无望、在心理上也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存在强烈的自卑感,加之当前生育政策并没有适时调整,高职学生独生子女较多,他们在家里备受呵护,导致了他们的自己心灵有些脆弱,许多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不能正确地对待挫折,感到迷茫、烦躁、压抑、焦虑,情绪不稳定,这些不良情况更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就业市场的情况

由于扩招政策的推行,每年都有数百万的高校毕业生走上社会,求职市场上到处都是拿着简历的毕业生,处在最末端的高职院校学生更是首当其冲。面对这种就业压力,他们感觉迷茫,对教育的功能、意义意识不足,感觉到读书无用,毕业就是失业,因此在学习时,他们就表现出学习动力不足、目的不明确、纪律松散等,甚至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通宵网游、厌学,这些负面问题都在无形中加大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难度[2]。

二、高职院校中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

进入高职院校求学的学生的现实情况,造就了高职院校办主任工作的特殊性。班主任的本职工作就是管理好本班学生,引导学生在学校内顺利度过三年的学习时光,最终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类院校学生的真实情况造就了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

1不同于本科院校班主任的放任管理

本科院校的学生,他们在高中时期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习惯有助于他们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在进入大学阶段后,他们不用班主任的催促,也知道按照课程进度安心学习,因此,班主任对他们的管理一般采用放任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加之不同的班级还配备相应的辅导员群体,这大大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强度,班主任只发挥引导作用,不用从事太详细太具体的工作。

2不同于高中阶段的严格管理

学生在高中时期,更是离不开班主任,也更加相信自己的班主任,一般都会把班主任当作贴心人,很多事情都会求助于班主任,寻求解决办法,而且,高中时间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为了追求学习成绩,班主任可以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要求的比较严厉时,学生也不会太反感;加上高中时期孩子心理没有完全成熟,有的住校,有的走读,班主任有这个便利条件同学生家长进行充分沟通,同学生家长一起,管理好自己的学生。

3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

相对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学习基础差一些,这导致了他们在进入学校高职院校后思想上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精神不足,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的及时教育和主动引导,需要班主任花费更多的心血和时间。另一方面,他们慢慢也步入成年,逆反情绪日益增强,开始寻找独立意识,如果班主任还像高中那样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势必引起他们的反感,效果会适得其反。因此,高职院校的班主任进行管理时,应当刚柔并济,宽严结合。

三、高职院校对班主任的工作要求

1用爱心拉近师生的距离

告别了三年的高中生活,作为新生的他们,离开父母,走出家门,走进高职校园,第一次开始独立生活,心理上多少会出现困惑,也会出现不适应新的校园生活的情况。因此,对班主任而言,就应像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那样去关爱他们,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做学生的朋友。接手班级管理后,班主任应该经常去学生宿舍走走,抽出安排时间与进行学生座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让他们尽早适应新的环境,开始新的集体生活[3]。

2引领学生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

不同于大学本科学生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加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学习,重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们认清自身的优势,消除自卑心理,给自己做一个准确定位和合理规划。具体在学习上,引导他们利用三年的学习时间,充分学好学校规定的专业课,培养过硬的专业素质,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在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加大英语和计算机这两门公共课的学习力度,虽说学校不给学生设定英语、计算机必须过几级的硬性规定,但加强英语和计算机的学习,有助于他们掌握两种交流工具,增加他们自身的竞争实力,这对他们毕业后的求职道路大有裨益。

3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高职院校学生的最终去向还是职场,他们在毕业后同样面临激烈的竞争,因此,班主任应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尽早认清社会形势,早做准备。高职院校学生的优势在于专业技能方面,专业技能优势最终还是体现在动手能力上,动手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实践。班主任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班主任也应多与企业联系,创造实践的环境,方便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去企业进行实践,提前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

四、加大高职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创新力度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性加大了班主任实施管理工作的难度,社会形势的变化、青少年思想状况的复杂、社会上功利主义倾向日趋严重等,要求班主任不断加大管理工作的创新力度,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升工作技能,扩大班级管理的工作内容,使班级管理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1以班风建设为突破口,构造良好的学习集体

加强班风建设,形成优良的班风,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全班同学的思想和行为,对巩固和发展班集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来说,要培养同学们对集体的责任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加强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是班级建设的重中之重,学风是一个班级的灵魂,良好的学风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和保证,通过学风建设,鼓励大伙在校园内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学习上,培养热爱学习的班级。

2加大与学生沟通途径的创新力度

高职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处于构建阶段,易出现情绪化倾向,心理起伏波动的情况经常发生,这就要求班主任创新沟通途径,要采取多样的方式实现和学生的沟通,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感觉到班主任是他们的知心朋友和贴心人,使班主任成为学生倾诉的对象。班主任可以采用先进沟通理念,建立一套学生档案数据库,包括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联络方式、家庭基本情况等,利用个别谈话、纸条、电子邮件、QQ等多种方式建立与学生的沟通渠道,通过这些途径在师生之间建立一个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达意见和感情的对话渠道,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真心和真诚。

3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起到传帮带作用

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建设,是形成优良班风的关键,也是顺利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保证,班主任应在培养优秀班干部队伍上下点功夫,在班干部的选择途径上,鼓励大伙民主推荐、公开选举,或竞争上岗,使素质较高、能力较强、为人诚实、乐于奉献的那些同学担任班干部,这样的班干部队伍才能在各个方面能起模范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姚畅.当前高职院校班工作难点及对策[J].大众科技,2008,(10).

[2]刘涛,罗景林,谢向东.高职院校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刍议[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3]于乐乐.探讨高职院校办主任工作的改革与创新[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1,(5). 2014年6月第33卷第6期

猜你喜欢
班主任工作创新性高职院校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爱在字里行间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