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价值在舞蹈啦啦操创编中的运用①

2014-08-15 00:54李娜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3期
关键词:表现力队员变化

李娜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3)

舞蹈啦啦操是在音乐伴奏下,运用多种舞蹈元素的动作组合,结合转体、跳步、平衡与柔韧等难度动作以及舞蹈的过渡连接技巧,通过空间、方向与队形的变化表现出不同舞蹈风格与特点,强度速度、力度与运动负荷,展示运动舞蹈技能以及团队风采的竞赛项目。一套完美的成套,不仅需要各种跳步、平衡、转体动作之间巧妙的连接和过渡,其艺术价值更需要通过队型和空间的变化来实现。从而提高成套编排的艺术性。舞蹈啦啦操的创编不仅要有符合体育表演特色的观赏性,更应该有与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相结合的多元化特色。

1 结果与分析

1.1 舞蹈啦啦操审美的艺术价值

舞蹈啦啦操具有欣赏价值、追求价值、美育价值和经济价值。音乐、动作、队员间的配合、过渡连接等元素都能展现出啦啦操的艺术价值,但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的啦啦操团队精神更能展现出舞蹈啦啦操表演的文化内涵。让人们体验到其项目的魅力与无穷的精神力量,对待人生报以积极向上的态度。

啦啦操的价值除了具有培养人们欣赏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价值外,还具有经济价值。

1.2 竞赛规则在舞蹈啦啦操艺术价值的体现

2010—2013 年啦啦操评定分为:艺术编排(50分)、完成情况(50分)、难度(50分),与旧规则相比对成套的艺术评分标准和内容更加细化。两个周期的规则差别很大,前一个周期的规则只是泛化的把艺术评定的标准划为动作设计、动作主题与技术风格、过渡连接、音乐、表演与包装和特定动作6类,没有具体精细的评分标准,没有特定的要求。而2010—2013周期则把标准把艺术分评定分化为4个大块,每一块还有若干小块,对教练员的创美、运动员立美和裁判员审美提出更加高的要求,首先在成套总体设计必须要有独创的新颖性,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和道具进行成套动作的创编,舞蹈啦啦操的创新性是影响艺术分评定的要素之一,创新是提高和发展该项目的生命力所在,突出与众不同的主题、形式和内容才会有标新立异的效果。成套动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啦啦操运动员的身体姿态、舞蹈基础、表现力和身体素质的优良决定动作编排的结构和难度的高低。舞蹈贯穿成套动作的始终,根据运动员特点选择不同风格、力度、强度和速度的舞蹈内容,运用节奏变化、路线变化、方向变化以及层次变化通过队员之间相互配合且结合音乐充分展现出高水平的协调能力。在音乐的选择和使用上,合理使用音效、剪切流畅的音乐更能画龙点睛的突出主题。表演能力分为表现力、心里和应变能力,表现力则是成套的升华,是对舞蹈啦啦操运动员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动作的设计、音乐的选择、表演的形式、道具的运用、服饰的设计等方面经过精心的包装,才能表现出队伍鲜明的特色。

1.2.1 成套的总体设计

成套总体设计包含成套总体印象和成套动作的创新性、多样性复杂性两个部分,具有鲜明性和独创性的成套动作才能使啦啦操的表演富有内涵和艺术价值,主题必须突出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理念和精神。道具可以给成套的设计中带来衬托主题的效果,道具的使用能体现出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运动员之间的默契,从视觉上增加艺术效果。

1.2.2 舞蹈动作内容

在躯干与肢体的对称与不对称的组合的协调下,通过路线变化、节奏变化、方向变化、空间层次变化和整齐一致的动作基础上与音乐完美结合,展示运动员的高水平协调能力和个性特征。

1.2.3 音乐的运用

音乐正确的选择和使用是提高舞蹈啦啦操艺术性的条件。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动作在音乐的伴奏下才会具有生命力与艺术性。音乐的剪切完整、连接顺畅,音效使用合理,达到烘托表演的效果。不同的音乐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感觉,较强的音乐理解能力能够帮助队员较快的适应动作与音乐的融合,提升成套动作表现的整体水平和艺术价值。在创编时音乐的选择以及与动作的配合也应该考虑音乐理解能力的要求。

1.2.4 表演与包装

队员的动作表演要具有强烈的表现力,通过动作技巧的完成以及表情来传达,并与动作风格、主题相吻合,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表演能力是表现力的升华,是对啦啦操队员的高层次要求。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表现力、心理和应变能力。表现力是队员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身体的姿态、动作、脸部表情表达内部的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要求队员对动作的文化内涵、音乐都有较深刻的理解,才能引起情感共鸣,才会有完美的表演。队员的表演能力好坏也影响着整体水平的发挥,在创编时也应该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更要注重平时对表演能力的综合训练。

2 舞蹈啦啦操审美价值在创编中的运用

2.1 成套创编艺术的原则

在创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如何使人们从欣赏表演中获得美的体验、美的享受,才能使舞蹈啦啦操得以发展,充分体现出强烈的审美艺术价值。人们从直观上获得欣赏美的最初形态,人们对运动美的评价,依赖于形式美法则,外在美和内涵美的相互协调、相互统一才能使美最大化的表达。

2.2 舞蹈啦啦操审美艺术创编的实施

2.2.1 动作与音乐的创编

音乐设计选择和运动是一个高质量的舞蹈啦啦队创造必要条件。首先,动作的选编要符合评分规则的要求,突出啦啦操项目的特点。其次,音乐与动作的结合要相互协调、相互统一。音乐上我们可以运动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乐曲,利用音效衬托主体效果。在创编上可以根据音乐选择动作,也可以先创编动作在配上合适的音乐。

2.2.2 过渡与连接的编排

过渡与连接是指各难度动作之间,操化动作与难度动作之间,以及空间、层次动作间的灵活转换,合理巧妙的转换。动作之间的连接和空间层次的转换要协调、流畅才能充分体现出艺术效果,上一个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才是一个完美的连接。

2.2.3 队型的编排

成套动作中队型的变化是艺术评分规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队型的变化可以为舞蹈啦啦操整体的表演效果增加观赏性,队型的变化是通过路线和三维空间实现,使场上的运动员始终处于流动当中。通过队型的合理创编可以产生全新的视觉效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舞蹈啦啦操在观众面前是以青春活力、积极向上团队的形象展示,其内在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是内在美的魅力所在。舞蹈啦啦操动作以多风格舞蹈元素相结合为主,通过队员的优美身姿、娴熟的技术和不断的拼搏精神来与观众产生共鸣。

3.2 建议

啦啦操虽然是一个新型快速发展的项目,但是我们仍处于模仿阶段,与美国相比还相差甚远,成套动作的创新与否直接影响到啦啦操运动推广与发展的速度。创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要遵循其规则的要求外,还需要创编者具备一定的美学素养和美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对各种美学要素进行糅合与再加工,创编出富有中国特色的舞蹈啦啦操动作,推动和加快我国啦啦操运动的发展。

[1]黄捷荣.试论体育美学及其研究对象[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87(2):21-23.

[2]刘慕悟.初论体育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J].福建高校体育,1988(1):9-10.

[3]胡小明,译.体育美学的结构和研究看法[J].体育译文,1982,17(3):61-63.

猜你喜欢
表现力队员变化
传接球跑位练习五则
边路进攻战术训练方法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从9到3的变化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这五年的变化
纤变墨画
喜看猴年新变化
鸟的变化系列
NBA总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