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体育教学 强健学生体魄

2014-08-15 00:54陈玲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5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模式体育

陈玲

(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 江苏南京 211103)

优化体育教学 强健学生体魄

陈玲

(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 江苏南京 211103)

体育教学是初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初中生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无论是在初中还是学生的整个人生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强健的体魄来源于锻炼,所以体育教学至关重要。时代发展的要求,新课改形势之下,体育教师教授给学生的就不单单是理论知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导向性尤为重要。本文对如何优化初中体育教学给出了相应的方式、方法。

初中体育 教学 优化策略

初中生的年龄阶段正是出于生长发育之中,身体及思想上进行着转折性的改变,初中时期的综合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还作用于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故此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

1 初中体育教学的现况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说明,初中生的年龄基本上处于11~15岁间,身体处于一个快速发育的阶段,并且人们对健康体魄的认知更为明确,体育活动成为初中生日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体育活动不单关系着个人的生活,对日后的工作生活影响深远,体育意识的日渐加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得到提升。

教学质量的好坏是由教学的有效性决定,对于教师来说也是衡量教学内容、目标完全情况的标准。教学有效性为投入、收获以及体验,投入指的是教学时间,换言之是教师的授课时长;收获指的是学期结果,就是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学习目标不仅包括运动技术、心理健康程度还包括身体健康程度及运动参与性等;体验指的是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心理体验,所以对教学有效性的检验也是此三点,教师在学习活动之中需要具有时代性及有效性。

2 优化体育教学的策略

2.1 有效沟通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初中生面临的各种社会压力加大,这就要求体育教学与时俱进,对传统教学模式加以创新,在基本的体育知识传授,融入对学生心理的研究。教师要利用有效的沟通方式,努力打造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此来推动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1.1 掌握学生的需求

初中的体育教学之中,体育教师对学生活动安全的关注不应仅局限于课堂上,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对教学的手段适时加以调整,开展符合初中生特点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之外,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求,并在之后的教学中加以体现。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充分体会自身为课堂主体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2.1.2 对学生的关心

学生作为个体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同样的体育锻炼。如果出现以上情况,教师切不可通过简单粗暴的方法进行教育,而要对学生进行关心、帮助,设计的训练指导方案要具有针对性,将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融入到体育的教学内容当中,与体育专业技术及心理辅导相配合,辅助学生完成学习的内容。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应关心并解决一些困扰、摩擦,得以让学生安心学习及生活,还能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

2.1.3 激励、引导学生

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学生体力消耗较大,容易让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出现厌倦及消极的情绪。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当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时,老师要及时的给予鼓励,用积极的情绪来感染学生,加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通过成功动机、鼓励方式让学生从主观上提升对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2 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成效的影响根深蒂固,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教师要对教学模式加以创新,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优化。

2.2.1 进行趣味性教学

单调的体育教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技术性的处理,进而推进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教师需要在训练活动中添加趣味性的内容,能够让学生从游戏中获得身体的锻炼,寓教于乐,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软式排球的教学。

(1)先对排球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通过对排球历史的讲解提升学生对排球学习的兴趣,对软式排球的技术要点进行讲解。(2)在室外教学中,可运用喊数抱团的小游戏(教师随机喊数字,几个学生抱在一起),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做了简单热身运动。(3)熟悉球性。学生进行软式排球的自抛自接,其中包含:抛球击掌、抛球转身接球、抛球转身击掌接球等。(4)正面双手垫球。教师亲身示范,对其中的技术要点、难度进行讲解。学生要先进行虚拟模仿练习,再将两两分层一组,进行互助垫球练习。(5)自垫球比赛。可以分为数量的比拼、高度比拼等。可强化学生的控球能力、反应能力。(6)游戏垫球比赛。分成几组进行接力式传递,传球最多且球未落地的为获胜小组,还可以做出趣味性奖惩。(7)对课程内容进行放松性的点评。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加强身体锻炼,还加强了团体合作的意识。

2.2.2 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

多媒体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初中的教学之中,但是在体育教学中没有得到全面的应用。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对学生进行体育发展或是赛事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体育知识。此外,多媒体可以对高难度动作进行分析、展示,利用动作播放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升体育教学的科技性。

2.2.3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动作要领进行分析,相互评价,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受重视,并积极主动的加入到体育的教学之中,从而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

2.3 加强课外的拓展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应试教育对初中体育教育的影响较大,课外体育兴趣小组也经常被初中体育教育所忽视。加强学生对体育训练积极性的培养基本上是通过课外活动做到的,学生只有主观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才能自主加入到体育训练中,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致力于体育事业发展的特长生。教师可在取得家长的同意后,为学生制定与其自身相匹配的计划,帮助学生多元化发展。

2.4 对评价机制进行改革,整体提升学生素质

教学评价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是重要的环节。评价的过程通常是依据教学大纲及教材进行考核。这样的评价方式表面上看规范化、正规化,实际上此种评价机制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差异性。所以,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评价需要体现学生的心理上的差异,特别是对身体素质较差或是领悟能力不佳的学生。墨守成规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产生畏惧情绪,不利于体育教学内容的传授。对于这一问题,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改革,对一些存在困难的学生适当的下调考核标准,减轻学生心理上的压力,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体育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运用激励法进行教学,在学生完成教学内容不理想的时候加以鼓励,从学生心理上给予帮助,让学生不仅能够通过体育课程强健身体,更要使学生的内心变得强大,形成正确的观念,以为其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以提高学生体魄、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及建设优良的品格为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合理改进,并对体育教学意识加以强化。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具备专业的能力,向复合型及创造型教育工作者方向发展。教学模式的改进仅是初中体育教学的开始,要让学生从主观上对体育训练感兴趣。对体育教学进行优化需要从教学模式上进行改进,提升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及体育意识,从而为社会培养体魄强健的栋梁。

[1]王保飞.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2.

[2]还士斌.浅析竞技意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3(12).

[3]张长城.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4]陈明基.初中体育教育质量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5]陈卓佳.对中学体育教学创新的思考[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8):101.

G807.3

A

2095-2813(2014)09(a)-0061-02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教学模式体育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我们的“体育梦”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