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内容设计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2014-08-15 00:54丁治国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5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技能教材

丁治国

(江苏省苏州市第十六中学校 江苏苏州 215003)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内容设计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丁治国

(江苏省苏州市第十六中学校 江苏苏州 215003)

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是上好体育课的核心部分,只有设计好教学内容才能开展正常的教学。但是在体育新课改的今天教师们对教学内容设计还存在不足。就历届全国体育活动展示的教案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不足,提出策略。

新课标 教学内容 设计 因素

继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的体育新课程改革也如火如荼的进行,为了让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全国迅速的得到贯彻执行,中国教育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定期举行全国性的全国体育课展示活动,已经举行了5届,最后一届在河南郑州金水区进行。在这5届的全国性体育展示活动中,都会有不同的主题,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届上可以看到很大的变化,其中有理念的变化,也有内容上的变化,比如,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选择上,第二届活动上是这样要求的,要做到“教学设计要科学”,在第三届则提出了“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而第五届则又提出了“教学内容要以技能为主”这些都对体育教学的方向进行了界定。本文对这5届的展示教案进行了整理,发现教案内容与形式都发生了变化,而且,逐步变得科学而且完整。比如,就从“有整体教学设计的案例”占本届展示课的比例来看,从第一届到第五届分别是63%、81%、89%、100%、100%,从这个数据的不断变化上可以看出,老师在课的准备上从过去的只在教学方法与课堂组织上的研究,逐步转为课堂的整体教学设计。而从教学内容上来看,传统的教学只是对单个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而如今,更为注重单元内容。在理论设计上也由以前的占很小的比例在不断的扩大,这说明,老师们对教学设计的系统认识也在提高。但在,从老师们的整体设计上还可以看出很多不足之处,下面就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与研究。

1 体育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分析”一项的现状介绍

1.1 对于“教材”与“教学内容”的概念还存在混淆

教材从名字上来看就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教学材料,主要指的是“用什么教”的问题,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是教科书,教材里包含着教师本节课所教给学生的知识。而教学内容可以理解为“教什么”的问题,是以学生为中心,结合社会、课程共同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所以,可以看出教材是承载,而内容是被承载。在教学内容分析中,有不少的老师把教教材也放入其中,使教学内容与教材混乱了,比如,有位老师这样分析教学内容的:在多人多足竞跑这节课,有位老师这样说:“教材分析:据水平四的学生的特点,为了提高学生的速度、协调等素质,这节课选择了多人多足竞跑为教材内容……”。在这个分析当中,没有体现这位老师要用“多人多足竞跑”这个教材教给学生些什么技术,而所提到的“发展学生的速度、协调素质”仅是这个教材基本功能而已。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什么是教学内容,什么是教材,教学内容与教材是教学的两个重要要素,只有弄清楚了才能提高学生业务水平,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1.2 对于教学内容的分析中过多的集中于内容的特点、价值和功能

体育教学设计应该是以学生的发展与体育学科的运动技能为主要依据的,但是在新课程改革初期提出了“淡化技能”的教学理念,以后逐步得到了纠正。分析老师们在教学设计上,从第二届全国体育展示活动以来更为注意教学技能,但是,在对运动技术的分析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都是围绕特点、价值和功能这三个方面,范围较窄。具体来说,教师对内容的分析还处于对教材的分析上,比如,老师多数会说“为什么要在这个年龄阶段教这个内容”“此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基础应具备哪些”。而真正的对内容的分析却没有,这种现象说明传统的教学思想还对老师的教学产生很深远的负面影响。比如,健美操内容教学时,有老师这样分析:健美操是初中女生十分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它不仅能塑身美体,而且不受场地限制……健美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敏性。这样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没有很好的体现学生需要之间的关系,而是仅限于介绍了健美操这个项目的特点、价值和功能。

1.3 对学生原来的学习水平分析不足

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就有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有所区别。所以,体育教学要充分的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才能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从老师们的展示课教案中可以看出老师只是注重单个内容的分析,而为什么要教则没有分析,对这个内容的学习上学生的原来水平分析更是个空白,这个内容教师也没有具体的分析。

2 “教学内容分析”的策略

教学内容分析在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落实中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下面就几个因素以投掷项目为例进行阐述,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2.1 对教学需要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是一节课的核心,如果没有教学内容,那么,这节课就不能正常的展示,也没有教学目标了。内容是学生的学习对象,也是教学目标的载体,体育课程的性质提出了学习内容是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投掷项目为例,在学习时,要对基本知识进行学习,比如如何握持器械、如何助跑、如何最后用力以及身体的平衡等。投掷项目的这些知识是学生必须要了解与掌握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其组成了不同水平阶段体育教学内容。所以,在投掷教学时,对基本的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教学是教学的需要。

2.2 各个水平的段的运动技能要求的分析

《课程标准》学习阶段划分为几个水平,其中,水平四是初中阶段,在每个水平中有不同的技术水平目标要求,新课程在各个水平目标上提出了“学生学完后将知道什么或会做什么”,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本水平的目标分析学生要学什么,分析了学生要学什么才能就有了内容的确定,所以,老师在教学时,对内容的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体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运动技术学习的顺序:先学单个动作,再学习组合动作,最后形成技能。

2.3 加强对运动技能结构的分析

一个运动项目有动作技术的结构,不同项目更有不同的结构,但是,多个结构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比如投掷项目(序列技能)中,有助跑(连续技能)、有投掷出手(分立技能),也有投后的维持平衡(分立技能)等。所以,在教学时,把投掷看作是一个助跑、投掷和维持平衡的综合动作,其中的每一个分立技能是不可少的,缺少了就不能构成一个完成的投掷动作,所以整个动作的学习时,不同的阶段要把注意力放在不同的点上,经过反复的学习,每个单个的动作掌握之后,就可以综合起不,形成最后的技能。所以,老师在动作结构分析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重要的分析,强调本节课的重点。

2.4 对学生原有基础的分析

体育教学不是简单的对学生进行技能教学,体育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分析师,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了解,比如,学生掌握技能的快慢,他们以前会什么,大致达到了什么程度,学生是不是具有一定的探索能力等等。要知道,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很多教师对学生了解不够,不能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更多的只是依照自己的经验或传统教材体系来确定。至于为什么要这个内容,每个班的学生有多少,男生多还是女生多,他们以前会什么等老师都不愿意会去了解,实证性的依据老师还没有掌握。依据动作发展研究对学生动作发展起始能力的分析,既确定了学生的学习基础,也为教学内容分析找到了依据。比如,在投掷教学时,我们发现,越是学生年龄大,他们的原有水平可能会更多,比如,初一“会”做出,初二会侧向投掷,到了初三,可能会助跑投掷等。通过以上综合分析,老师对大部分学生的基础有了初步了解,就可以对不同年级对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比如在初中一年级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引臂”单个动作的学习,到了初中二年级,是学会原地的学习,到了初三就是“助走或助跑”,做到上、下肢协调配合。以上倒是举个例子,有很多的细节也需要老师们思考。只有对学生进行学习基础上进行分析,才能制定不同的教学重点,对有计划的实施。

[1]杨宏.试论在新课标下创设体育课堂教学新境界[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1).

[2]夏江涛.开放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25).

[3]刘六五,段红叶.体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6).

[4]杨伟.体育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J].甘肃科技,2009(10).

[5]朱林.“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现状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09(2).

[6]郭宝政.新课程中体育教师应如何关注学生[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4).

G807

A

2095-2813(2014)09(a)-0070-02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技能教材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