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英语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2014-08-15 00:51肖慧烨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3期
关键词:母语口语交际

◆肖慧烨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

英语本身是一种实用性的交际用语,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必须注重强化学生英语应用的能力,以英语为媒介,连通国际之间的交流,从而丰富学生异域文化储量,这都是英语教学的普遍性目的。鉴于此,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应坚持以英语实践为导向,不断探究英语口语交际高效教学法。根据实际教学现状可知,不论学生英语学习基础的好坏,他们身上大都存在着不敢开口讲英语的现象,作为他们的导师,我们理应给予学生适当引导,帮助学生建立信心,让他们敢于开口、乐于开口,激发他们用英语与人交流的欲望。

一、注意正确运用语言学习形式

有专家曾说,语言并不是人类智力的表现,而是如同人类其他行动一样的一种行为,源于习惯而形成于习惯,它是人类在迫于表达的需求之下而形成的一种声音。我们之所以可以轻易掌握母语是因为身处母语熏陶的环境之中,身边的人们周而复始地向我们重复讲述着母语。但英语学习不同于母语学习,因为学习英语我们并没有一个适当的交际环境,也没有必须讲英语的强制性。比如,中学生,他们只在一周仅有的几节英语课上讲讲英语,其他时间都与母语为伴,一切事物都通过母语表达出来,根本没有说英语的环境。因此,要想克服这一系列问题,教师就必须充分把握课堂45 分钟,尽量使用英语表达观点、解释知识,而不是处处依靠母语,处处迁就学生,要知道只有敢于挑战,才可能有所提高。也只有这样,汉语才不会成为“注释”,英语也不会成为“知识点”,学生学习英语也就可以慢慢远离应试心理影响,从而真正掌握英语。教师在教学时应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语言交际机会,让学生从课堂上得到锻炼,学会流利的使用语言。学生学习英语应注意将注意力集中到英语的使用上,而不是集中到英语学习的精准度上。

二、鼓励学生讲英语,重复正确语句纠错

学生学习英语大都以应对考试为最终目的,根本没有交流的需求,这也就导致他们缺乏学习英语的内在驱动力。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看,国际距离他们很遥远,觉得只要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会做题目,可以应对考试就可以了,至于交流那就是以后的事了。另外,当学生与讲英语的外国人进行交流时,他们还做不到全英式的交谈,常常需要掺杂母语才能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这种英加汉的语言表达方式不仅无法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反之还会削弱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因为学生缺乏足够的自信,认为掌握一门外国语言是很难实现的。鉴于此,英语教师应注重鼓励学生,帮助学生重拾自信,前提是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与学生成为朋友。在课余时间里多安排一些英语语言交际活动,让学生看到英语的价值并不是走出课堂以后就消失了。教师还应给学生下达活动组织任务,让他们自己组织,自己活动,从而使自身得到锻炼,让他们学会看向未来,知道英语学习于他们而言终身受益。

三、注重汉英语之间的差异,巧用比较法

众所周知,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汉语式英语的问题,学习英语时极易受到母语干扰。幼儿在学习母语时思想中一片空白,因此不会受到语言上的干扰,学习和记忆起来都比较容易。换句话来说,幼儿所听到的并不是人工语言而是自然语言,不存在语言学习障碍。但对中学生,高中生以及大学生而言,他们早已长期的使用母语,也习惯了母语的结构、语法,在学习英语时会不自觉的受到母语干扰。这时,教师可以采取的最好措施就是使用比较法,首先以称呼比较为例。英语课上,中国学生习惯这样问候老师:“Good morning,Teacher Wang.”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英语,但英语国家人们习惯上会说:“Good mornoing,Mr/Mrs/Miss Wang.”再如,问候语比较,中国人见面后常会问候对方:“吃饭了吗?”但如果你问一个美国人:“Have you had your lunch”时,对方常常会以为你在邀请他吃饭而回答:“Yes/No.”所以巧妙使用比较法可以启发学生了解汉英语之间结构、语法和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剖析两种语言之间的不同,从而弥补用母语思维学习英语的语言学习缺陷。

四、巧妙设计教学方案,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1.合理应用情景教学

英语口语教学一直存在较大局限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相应教学环境和教学情景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人物所处环境基本上是由参与交流人员、场景和交际背景决定的,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情景时,可以着重对这三个重要因素进行设置,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语言交际环境。首先,对话情景的设计应重视内容的真实性,只有让学生感觉自己充斥在真实的交流氛围中,他们才会具有积极主动与人交流的欲望,从而达到主动开口讲英语的目的。其次,口语情景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情景教学,它对英语教师语言交际能力的要求更高,只有流利清晰的英语口语才能让学生更快进入情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口语交际环境。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只有正确的心态才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情景学习,当学生遇到问题,表现不佳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肢体、表情、神情和动作传递表达内容,进行下文提示,启发学生理解,促进情景教学顺利开展。

2.正确使用对话策略

有经验的英语教师都会发现:学生在进行英语对话时经常会出现突然停顿、词穷或者不知所措的状况,此时教师若不加以引导,这段对话就很可能以失败告终,对话的结束会给学生造成不同程度上的打击,挫伤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像这种失败的对话经历也经常就是学生难于开口讲英语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效的对话策略不仅能避免词穷等问题,将学生之间的对话延续下去,而且还可以使他们建立自信心,从而更加自信的讲英语,喜欢讲英语。但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对话策略虽然能帮助学生缓解对话中尴尬的局面,但它毕竟是一种交际技巧,一种辅助性的交际手段,如果学生过多的使用,则势必产生严重依赖性,致使对话内容乏味空洞,违背口语交际教学的初衷。

3.适时借助多媒体

英语是一种交际用语,这也就决定了口语教学相对其他学科而言要更加注重实践性、真实性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口语教学时一定要坚持生本理念,营造活跃的互动型课堂学习氛围,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交流欲望。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迅速普及,英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丰富,它使口语教学环境更加逼真形象。比如,教师可以播放一部经典英文电影,让学生分角色给电影人物配音,这样一来就给口语交际创造了一个交流氛围,使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语境,增强了练习过程中的真实感。另外,教师还可以创新课后作业形式,如让学生上网搜集资料,尽可能独立创作剧本并找同学共同排练剧本,或者依据原有经典英文剧本在课堂上进行表演竞赛,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分析剧本漏洞或同学口语表达错误,对作品进行最终点评。这样一来,教学内容不仅得到了丰富,课堂趣味性也有所提升,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可以更好更快地提升自身英语口语水平。

4.有效发散学生思维

语言是交流工具,不可以脱离实际而独立存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口语教学内容的实际性,进行角色扮演时也应竭力选择与学生年龄相仿的角色让学生扮演,这样才能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理解障碍,降低他们对于口语训练的排斥感。语言虽源自生活,但教学实际中我们确是严重缺乏真实语言交流环境的,而这一切都只能通过情境创设实现。比如,教师可以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画,鼓励学生针对画中人物表情、动作和语言等展开想象,积极思考,从而达到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因经历较少,视野较窄而对事物了解不多,这时教师应为学生精选素材,让学生根据材料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构想对话内容,最后鼓励学生将思想中的对话口述出来,从而锻炼其提取材料重点和准确把握信息暗含内容的能力,构思对话内容,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5.巧妙设置合作学习

合作对象有两种,即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口语交际自身就具备着灵活性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不应将教学时间空间固定在课堂上,而应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借户外学习环境的安逸缓解紧张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学情境更好的创设。通过设置户外郊游或者游戏更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距离,使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发展。游戏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大家坐在一起进行英语聊天,让大家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进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生学习欲望,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总而言之,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在不断推进,世界各国文化也在不断碰撞融合,不同的国家之间在语言表达上虽然存在着不同,但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一种工具,只要消除语言障碍,文化之间的交流依然可以顺利进行。英语作为在国际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门语言,肩负着国际交流的重大责任。口语交际理应成为语言学习的关键环节,因为只有学会流利清晰地表达英语,才能达到交流的最终目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口语教学,通过使用正确的英语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让学生在进行英语对话的过程中体会学习英语的价值,了解学习英语的目的,从而爱上学习英语,喜欢上讲英语,让英语成为自己成长道路上的好伙伴。

[1]陈瑞琳.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母语迁移研究[D].河北大学,2010.

[2]晓婧.培养英语学者策略,促进英语语言交际[D].华东理工大学,2011.

[3]曾渝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英语教学传递策略设计研究[D].西华大学,2013.

[4]李全洲.企业高管激励部分理论综述与实践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2,(16).

[5]潘德福,王颖.企业员工激励理论述评[J].北方文学,2012,(03).

[6]詹勇.公平理论和激励理论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2,(03).

猜你喜欢
母语口语交际
情景交际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母语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酒中的口语诗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口语对对碰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