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数学教学的基本特征

2014-08-15 00:45
陕西教育·教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探索性教材内容教学活动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数学作为儿童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课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种新的课程理念也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因此,在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转轨时期,新的课堂教学形式正在逐步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并表现出了现代数学教学的显著特征。

一、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因此,我们在处理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时,就要打破传统的教材处理方法,既要尊重教材,但又不要拘泥于教材;既要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有趣,从而拓展教材内容、活化教材内容、增强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求知欲,体现数学内容的生活化和现实性的时代特征。

二、教学活动的主体性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实现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问题要让学生去发现,概念要让学生去归纳,结论要让学生去获得,操作要让学生去实践,实验要让学生动手做,猜测要让学生大胆想,疑难要让学生去解决,规律要让学生去总结。当然,学生能否在课堂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组织、指导和参与教学活动的作用不可忽视。多年来,教师一直处于知识传授的权威者的地位。老师对学生总有许多不放心,总怕学生的能力有限,总放不下师长尊严的架子,在教学中总喜欢采用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说你做的讲授方法,这些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形成一定的定势。因此,要在教学话动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就应该转变角色,把教学场所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把教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把教的位置变为导的角色。

三、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在现代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已经呈现出多样性、灵活性、实效性等特点。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索式学习、讨论式学习等学习活动方式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直接影响着教学方式的变革,冲击着教师观念的转变,使教师的教逐步向学生的学迁移,教师的讲逐步向教师的导调整。所以,我们在设计或选择教学形式时,要看哪些内容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哪些内容更适合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哪些内容采用自学方法最有效,哪些内容研究性学习最合适,哪些内容开展实践活动最恰当,如此等等,都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四、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重视过程教学是现代数学教学的一大特征。教学活动过程是学生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联系,体会探索知识之间前后联系、相互衔接的内在规律的过程。过程教学是教学活动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统教学中,人们往往只重视结论,而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因此,学生在学习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探索学习的机会,要找准让学生探索学习的切入点,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探索。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会猜想,在探索中学会验证,在探索中学会推理,在探索中学会归纳、整理,在探索中学会求新求异。同时,我们要把探索性学习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使探索性学习成为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

五、教学目标的多元性

现代数学教学在教学目标上明显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既重视教学活动中的知识技能目标,更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方面的体会,更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探索性等。当我们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时,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才能按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体现具有时代特点的教学风格,在课堂教学中,突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开放式的教学思路,民主化的教学氛围,开放性的练习设计,合作式的学习方式,现实性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探索性教材内容教学活动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心有所“属”,一“探”究竟——立体几何探索性问题的解法梳理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的“创新”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解决圆锥曲线中存在、探索性问题的途径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