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情感教育,让语文课堂焕发光彩

2014-08-15 00:45
陕西教育·教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移情语文课堂课文

所谓情感教育,就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为主体,教师借助于具有动力因素的情感为媒介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育。语文是众多学科中最具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教学应该是一门艺术。如果语文课堂教学缺乏情感,语文教学便会失去魅力,就不能称其为艺术。反之,注入情感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才能把知识传授的课堂变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乐园。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

1.开课导情。导语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好的导语不但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还能起到情感导向的作用。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懂得课前激情导入的作用。激情导入,教师调动了自身的情感,同时也引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无疑为成功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紧扣文本关键点,朗诵传情。教学的根本是创设学生乐学的教学氛围,为此语文教师就必须根据自身的感悟认真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而教材的情感因素往往源于文本的关键处,它是文本与师生生活最密切的触及点。只要教师紧紧扣住这一触及点切入教学,情感便会如约而至。另外,正确的朗读是视觉、听觉与情感、思维的全方位投入。它能使学生从优美的韵味和流动的气脉中产生妙不可言的感觉。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朗诵是调动学生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

3.捕捉学生真切的理解和闪光的发言。在用文本进行教学的活动中,如果强调了结合生活经验的理解,就能释放师生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处处留心、善于倾听,学生真切的理解和闪光的发言就会让你惊喜,使你感动。如果你能把你的感动传递给学生,并用激励的语言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感悟,实现情感上的共鸣,课堂将会更加精彩。

4.调动学生朴实的体验和纯真的情感释放。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生活有不同的感受,他们的体验是最朴实的。在生活的体验中,他们也有情感的积淀。善于调动学生的体验及情感的积淀进行教学就能构建文本与师生真诚的对话,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就能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

二、情感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首先进入角色。要把学生带到所描写的情境中,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细心揣摩和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被课文的人情美、言辞美所感动,没有这种情感的积聚也就不可能倾情。这就对语文教师的教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必须进入角色,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反之,教师对教材之情缺少体验,就像一个没有进入角色的演员,再怎么表演,也不能唤起观众的情感。

2.移情者必先有情。教师在钻研教材时,首先自己要有所触动,或课文的某处文字,或作品的主题,或写作技巧等,然后再去寻找动情的原因,细细体会,让作品的思想观点内化为自己的情感。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展现教材的魅力,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3.移情前必先选好移情点。从情感教育的角度看,并不是所有的课文或课文中所有的地方都可以用来进行情感移植。所以,移情前教师必须精心选择恰当的移情点,去打动学生的心扉。移情点可以是全篇课文,可以是一词一句,也可以是教学中的某一环节。

4.课后教师要深入反思。在课后的反思中,教师往往有两种情感的体验,一是成功的愉悦和享受,一是失败的懊丧和遗憾。当回想起课堂精彩的片段或尴尬与遗憾时,我们无不为自己的表现与学生的言行感动。这种感动将引领教师更深入体验教学的甘苦,也将使教师自身不断地走向成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应引起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充分重视,更要把它贯彻到课内课外的各个环节中去。在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渗透,运用师生情感的互动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情感教育一定会更多地走进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在潜移默化中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使语文课堂焕发出应有的光彩。

猜你喜欢
移情语文课堂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背课文的小偷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背课文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