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工程特色专业方向建设的探讨与思考

2014-08-15 00:50曲明洋路大勇李廷取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金属表面金属材料方向

曲明洋,路大勇,王 珊,李廷取

(吉林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吉林132022)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生,为一级学科名称设置的大本科专业[1],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逐步建设和完善两个特色方向:金属表面工程方向和无机固体功能材料方向。

专业建设成败直接影响学校声誉、毕业生的未来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重视打造自己的特色专业(方向)。所谓特色专业(方向)是指高校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建立起的、有特色办学思路的、切实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高效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素质和能力均好于其他院校的同类专业学生,并最终经得起时间检验,并广受社会好评的专业[2-3]。特色专业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而且可以提高该专业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一、明确特色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我校是一所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是省内唯一一所化工类大学,有着悠久历史和“校企合作,育人成才”鲜明的办学特色。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新办学科的新办专业,特色专业(方向)的建设应着眼于自身状况。目前,学校面临着“新发展”和“老问题”:一方面,我校于去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办学层次得以提升,促进学校加速发展;另一方面,我校毕业生直接考研继续深造的比例较低,大多数的毕业生来自省内,由于自身和家庭的原因都会选择直接就业,而他们中的大多数愿意选择离家较近的省内工作。因此,专业建设要兼顾学生继续深造和就业这两方面的需求。目前,在省内48所高等院校中,仅有5所高校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相关专业,其中的2所致力于材料表面工程方向的人才培养,但是尚且没有学校将金属表面工程作为本科生的培养方向,这在省内是一个空白。

现代工业发展,由于大气、天然水、海水及石油化学介质的侵蚀、相互之间摩擦过程中产生磨损、以及高温氧化熔蚀等问题的存在,人们对金属材料及其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材料及产品的第一道防线,表面的强化至关重要。这使得材料表面工程的提出至今不足30年,却得到广泛重视和飞速的发展[4]。金属表面工程是将金属表面与基体一起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设计,通过表面强化技术,改变材料表面及近表面区的形态、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或赋予材料一种全新的表面,使金属材料表面获得本身没有而又希望具有的性能的系统工程,最终起到赋予金属材料及产品表面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或改善金属材料及产品耐磨、耐蚀和装饰性能,延长寿命的作用。吉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汽车和石油化工是两大支柱产业,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冶金建材均具有自身优势特色,这就为金属材料表面工程特色专业方向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应用平台。

因此,我校金属材料表面工程特色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立足于专业培养目标基础上,旨在培养学生有较系统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及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较强的综合素质以及熟练的实验技能,在金属材料设计、开发、研究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金属表面处理领域从事材料研究、生产、加工、销售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即专业方向以“多面能、一项专、分类别、重应用”为指导方针,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也兼顾培养研究型人才,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特色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有侧重的夯实学生专业应用知识。培养方案的实施侧重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

在理论教学方面:目前大学生不愿学习,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目标。为此,需要调节课程安排,专业课尽量从第三学期开始,使学生立足自身实际,提前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让学生尽早带着“思考”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教学课程安排可采取“教学-答疑-考试-再教学-再答疑-再考试”的夹心式教学,学习国外先进高校的办学经验,旨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5]。针对不同的学生意愿兼顾以下两种教学手段:对于有考研意向的学生,以经验教学为主,激发其主动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渴求,培养其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对于期望直接就业的学生,以兴趣教学为主,相对弱化理论知识中繁冗的内容,培养工程职业能力,加强对应用型知识的学习。在教材选择方面,专业基础课教材“求同”,跟紧国内一流高校的教学改革内容,一方面为学生继续深造读研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也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打牢必要的理论基础;专业课教材“求异”,针对省内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我校办学条件,有意识地加强特色专业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了解学习内容与将来工作的关联程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在实践教学方面:实验、实习、设计及论文三部分内容应融为一体,以围绕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再创新为前提。

(一)实验

金属表面工程作为跨学科的边缘性、综合性、交叉型的科学与技术,其处理技术分为:表面改性技术、薄膜技术、涂镀层技术,其中表面改性技术是指:通过机械、物理、化学等方法,改变材料表面的形貌、化学成分、相组成、微观结构、缺陷状态或应力状态,来获得某种特殊性能的表面处理技术。薄膜技术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真空物理沉积和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涂镀层技术是指:涂料涂层、电化学及化学沉积、热喷涂技术。由于表面工程技术涉及范围较广,学科实验建设不贪多求全,以基础实验广且浅,专业创新实验专且深为原则,打造特色方向,实验的选取原则是:综合考虑理论教学课程,学院办学条件,学生诉求以及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诉求等因素,调研后确定。实验级别分3类:基础验证型实验、专业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6]。基础实验建设需跟上国内形式,专业实验建设则需着重考虑实验选取原则,充分调研后逐步完成。

(二)实习

对于实践教学中最难的环节,由于企业与学校利益难以协同,即学校以安排学生完成实习环节,“长见识”、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完成由学生到职工的过渡中的一段经历为最终目的[7];而对于企业来讲,除了得到很少的实习经费外,实习几乎不会为企业带来任何“利益”,还会增加生产、管理和安全方面的麻烦,这是造成实习环节在任何高校都较难开展的根本原因。如何加强校企联系成了社会、学校、企业都需要考虑的问题。特色专业方向的实习应采用“由小及大,主动调研,建立联系,着眼共赢,完善实习”的思路解决来实习难的问题:“由小及大,主动调研”是指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助,学校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的形式,学生主动调研专业对口的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这类企业往往处于技术水平较低、产品单一、自身存在发展困难的起步期和转型期,对改善经营面貌有极大渴求,其面临的技术类问题也不会特别难于攻克,以为企业解决问题为突破口,组建小组深入企业调研,调研结果交予学校审核,可以通过签署三方协议(由学生或家长、学校和企业签署,最终学生获得学分和技术知识,学校拓宽办学方法途径,企业获得效益)的形式“建立长期联系”,将现场问题转化为实验室的试验,将试验结果再转化为帮助企业克服技术难题方法,进而建立校企间的信任和“共赢点”,实习工作也会水到渠成,最终通过技术积累,专业乃至学校逐步获得同大中型企业对话资本,进而解决配套校办企业或直属基地不足问题,建立固定的实习基地。

(三)设计及论文环节

完善思路与实习环节相类似,从建立联系的企业工程实际出发,设计选题,这样的选题不会再是永远雷同的“僵尸题”。课程设计选题可以从第五学期开始,毕业设计及论文选题从第七学期开始,提前开始收集资料和实验。对于在前期设计题目很少的情况下,学院应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工程实际,有目的地选取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题目,这些课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企业的运行机制和技术核心,最终帮助学生进入相关企业。对于进入了特色专业方向对口企业的学生,院系应采取主动联系,定期邀约回校讲座的形式加强联系,这会为将来学生实习和设计题目的选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进而形成一套不断完善和更新的教学实践体制。

三、结 语

一般地方工科院校应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金属表面工程特色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应以理论教学“求同也求异”,实践教学立足于“校企合作”为目标,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手段不断进行改革,持续探索、总结、完善,最终逐渐提高学生和企业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这样才能满足专业建设的需要、学校的发展需要、以及国家的改革需要。

[1]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改革小组.面向未来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增刊:24-31.

[2] 罗军明,鲁世强,张国光等.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航空特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探讨[J].黑龙江教育,2012(1):33-35.

[3] 黄彩敏.金属材料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与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14,27(2):144-145.

[4] 石勇.金属表面工程新技术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3(1):24-25.

[5] 钟世云.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的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3(3):89-95.

[6] 金月仙.“金属表面处理技法”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12(28):108.

[7] 仵海东,刘筱薇,曹鹏军.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教学[J].中国冶金教育,2011(5):56-60.

猜你喜欢
金属表面金属材料方向
2022年组稿方向
一种基于微带天线的金属表面裂纹的检测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把握考查角度 学好金属材料
浅析着色探伤剂
负载型纳米金属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沈阳宇金属材料研究所
新型金属材料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远离 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