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文化与英美文学教学

2014-08-26 10:41杨东英何轶男
剑南文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圣经文化

杨东英 何轶男

摘要: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离开了文化学习英美文学就是不可行的。《圣经》对英美文学

作品又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所以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对《圣经》文化的导入与讲解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圣经》文化;英美文学;教学

Abstract: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It is impossible for students to lear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without learning its culture. Bible

has a far-reaching to the western culture,so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teachers to introduce and teach the related knowledge during the class.

Key words:The Biblical culture;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2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这样提到《圣经》英格兰有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是莎士比亚,是英格兰造就了莎士比亚,但造就英格兰的却是《圣经》。《圣经》作为西方文化的基石,它对英语语言的影

响力是很大的,从词汇语法到修辞立意。很多文学家也把《圣经》作为自己创作的艺术源泉,从中获取灵感。

因此,每个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都会接触到《圣经》文化,也就是说《圣经》文化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一. 《圣经》文化与英美文学

西方文化也被称为基督教文化,基督教精神是西方文化的根基,也就是一种博爱精神,它告诉世人要和睦、互爱、宽容。在基督教中爱是博爱,爱是不仅仅意味着爱自己的兄弟姐妹,而且包括爱自己的

敌人。《圣经》始终鲜明的贯穿着仁慈、宽恕和博爱的基督精神。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是世界上一部最具有影响力的书籍,已被译成一千多种不同的语言,且每年的销售量一直居于世界畅销书之首。它对英美文化的影响力很大,为英美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

断的主题。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的早期悲剧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被誉为一去永世不衰的“爱”与“美”的赞歌。这一悲剧通过描写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大家族的世仇纷争

与两家儿女之间的生死爱恋,反映了美好的生活原则被邪恶的仇恨激起的情愫所破坏。

然而这一悲剧的结局中透漏着“和谐”的意味,表达了一切向前看,积极乐观的精神。融汇了《圣经》中的精神——用“爱”去感化一切罪恶。

伟大的英国诗人弥尔顿(John Milton)的代表作,三部著名的史诗《失乐园》(Paradise Lost)《复乐园》(Paradise Regained)《力士参孙》(Samson Agonistes),这三部巨作就分别取材于《圣

经》故事中的《创世纪》(Creation)《路加福音》(Luke)《士师记》(Judges)。

弥尔顿一生生活在基督教的氛围中,因此深受传统基督教的熏陶。《圣经》对弥尔顿的生活具有很深的影响力,是他创作的源泉。

很多的美国文学家也以《圣经》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19世纪的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Walt Whiteman)的代表作《草叶集》(Leaves of Grass)中有一章《亚当的子孙》(Adams Children),共16

首诗,诗人在第一首、第八首以及最后一首中引用了《圣经》中创世纪的故事。

基督教精神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层次的。美国作家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的代表作《红字》(Scarlet Letter)中的主人公用爱去“净化”了自己被玷污的灵魂,最终获得拯救

。英国诗人斯宾塞(Edmund Spenser)的代表作《仙后》(The Faerie Queen),美国作家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的代表作《白鲸》(Moby Dick)等等不计其数的英美文学作品都深深被基督教

精神影响着。

二. 《圣经》文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语言不仅仅反映文化,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不同文化交流的工具。自《圣经》问世以来便对英语语言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圣经》是西方历史、社会和文化的集中体现,《圣经》中的一些语言

早已渗透在英语的日常生活用语当中。了解这些语言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与西方人交流,也会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英美文学作品。

1.词汇

英语中有大量的词汇是与《圣经》、上帝有关的,比如上帝(God)、基督教(Christianity)、耶稣基督(Jesus Christ)、天堂(Paradise)、牧师(Priest)和祈祷(Pray)等等。

一些日常用语更是直接源自《圣经》,用于人们日常与他人道别时说的再见(Goodbye),原意是《圣经》中的“愿神与你同在”(God be with you)。还有美德(grace)、千年(millennium)、讲座

(lecture)等等。

此外,在西方,父母给孩子起名字会直接使用《圣经》中的名字,比如女孩的名字,Mary(耶稣母亲的名字),Anna(神的面或神的容貌),Eve(生命,赐予生命)等等。男孩的名字,David(犹太民

族英雄)、Peter(耶稣弟子)等等。

2.习语

《圣经》中的故事广为流传,形成了大量的习语,也因此英语的口语和书面表达得到丰富和扩展。

2.1 “the apple of the/ones eye”(眼中的瞳孔)

源自《圣经·旧约·诗篇》第十七章“Keep me as the apple of the eye”(求你保护我,如同保护眼中的瞳孔)。另《圣经·旧约·申命记》第三十二章也出现“He kept him as the apple of his

eye”(保护他如同保护眼中的瞳孔)。现在被译为“掌上明珠”,表示非常特别珍贵的东西。

2.2“an aye for an eye”(以眼还眼)

在《圣经》中出现多次,如《圣经·旧约·申命记》第十九篇提到,上帝任命摩西作为在埃及做奴隶的以色列人的首领,他下令:“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The

punishment is to be a life for a life,an aye for an aye,a tooth for a tooth,a hand for a hand and a foot for a foot)。在汉语中表达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表示“以其人之道还治

其人之身”。

2.3“feet of clay” (泥足、致命的弱点)

出自《圣经·旧约·但以理书》第二章。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Nebucha Dnezzar)梦到一个泥足巨人,头发是金的,臂膀是铜的,被飞出来的一块巨石砸碎了脚,巨人顿时瓦解。希伯来先知但以解释

梦称这预示着国家要分裂。现在常被用来指“伟人不为人知的弱点或者致命弱点”。

以上三个例子仅仅是《圣经》习语中的几个,习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其精华所在。习语使得语言丰富多彩,更富魅力,反之,将会枯燥无味。

3.节日

《圣经》文化对西方人的节日习俗具有很大影响力。《圣经》文化给圣诞节(Christmas)、复活节(Easter)等等这些传统节日带来明显的神圣色彩。

圣诞节(Christmas)传说是耶稣基督诞生的日子,现在早已成为西方国家最重要的全家团聚的节日。通常教堂都会在子夜举行庆祝耶稣诞生的弥撒,弥撒中唱《圣母颂》《弥赛亚》等歌曲。

据《新约全书》记载,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复活,复活节(Easter)因此得名。复活节(Easter)是仅次于圣诞节(Christmas)的重大节日。基督教徒认为复活节象征着重生于希望。在西

方国家,复活节会举行盛大的宗教游行活动,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4.修辞

在《圣经》中,不同修辞方法的使用是非常多的,也因此《圣经》是非常具有文学色彩的巨作。

4.1明喻(simile)

明喻是对两种具有相同或者相近特征的事物和想象进行比较,表明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似关系,两者都在对比中出現。

比如,路加福音第十章三节中,耶稣的话:“我差你们出去,如同羊羔进入狼群。”就是明喻的体现。诗篇第一篇也使用了明喻:“他要像一棵树”,“恶人乃像糠枇”。解释明喻的难处就在于需要找

到两件事物的相似之处。人何以像草?耶稣的门徒在哪方面像羊羔?新图像一棵树、恶人像糠枇是什么意思?

4.2隐喻(metaphor)

隐喻也叫暗喻,是将一个事物直接说成另一事物,且两者基本不相似。隐喻的比较不是很明显,但明喻则相反。

比如,以赛亚书第四章六节中:“凡有血气的都尽如草”,在英文钦定本中被译为“All flesh is grass”,与彼得前书第一章二十四节中的“All men are like grass”不同。例如,神籍著耶利米说:

“我的百姓做了迷失的羊”。耶稣将门徒比作盐:“你们是世上的盐”。他们不是成了真的盐,而是将他们比喻成盐。

4.3 拟人(personification)

拟人就是将人的特征、行为用于没有生命的物体。

例如,在以赛亚书第三十五章第一节赋予沙漠欢喜的情绪:“旷野和乾旱之地必然欢喜。”以及,以赛亚书第五十五章十二节说山在唱歌、树木也在鼓掌。这些都是拟人的修辞方法。

4.4夸张(hyperbole)

夸张是一种用来强调某事的常用修辞方法。

例如,路加福音(Luke)中18章25节有这样一句,“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这句中骆驼穿过针眼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有一种解释是有一个叫做“针眼”的很小的门,骆驼要过去

很难,这种考证也很难的刀子证实。

另外,也有误解这节内容,既然骆驼不能穿过针眼,那么富人就不能进神的国,于是产生了疑问。其实,这是夸张的描写手法,强调富人不可能靠着钱财进天国。富人很可能因为财务上的富足,无所缺

乏,就忽略了灵性上真正的需要。

4.5排比(Parallelism)

排比就是对于范围、性质相同或相似的意念,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节后平行的从句来表达。

比如,诗篇19:1 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19:2这日到那日发出言语,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19:3无言无语、也无声音可听。19:4它的量带通便天下、它的言语传到地极。神在其间为

太阳安设帐幕。19:5太阳如同新郎出洞房、又如勇士欢然奔路。19:6它从天这边出来、绕道天那边,没有一物被隐藏不得它的热气。

三. 英美文学教学中《圣经》文化的讲解

鉴于《圣经》文化对于英美文学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知识的讲解,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1.英美文学教学中《圣经》文化的讲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文提及《圣经》对英语语言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如果教师仅仅单纯的讲书本上的内容,就会是枯燥的,难以理解的。如果根据所学内容中穿插一些《圣经》相

关知识,就会使学生有新鲜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2. 英美文学教学中《圣经》文化的讲解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在我国,大部分学生对于宗教信仰、阅读兴趣等诸多原因,很少有机会接触《圣经》,对《圣经》文化的了解更是有限的。所以对《圣经》中文化的讲解会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美文学作品及其表达。

拜伦在他的作品《该隐》中,颠倒基督教的善恶观念,把上帝塑造成专制的暴君,把该隐塑造成一个不屈服、敢于反抗的斗士,为人类自由而献身的英雄。诗人充分的表达了他对封建专制与暴力势不两

立的叛逆精神。

此外,我们熟悉的好多英美文学家,比如,莎士比亚、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弥尔顿、霍桑等等他们的很多作品都与《圣经》有关,所以教师对《圣经》文化的讲解对学生正确理解和欣

赏英美文学作品是非常有帮助的。

3. 英美文学教学中《圣经》文化的讲解有助于提高学生文化意识与修养

学习英美文学的过程也是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学生接触一些《圣经》文化知识,了解到西方人的价值观金和风土人情。帮助学生了解和接触《圣经》文化的精华,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和提升价值观,

也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例如,《圣经》中爱的概念,博爱与宽容,这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爱包括爱所有人,甚至爱我们的敌人,和所有人和谐相处。我们学习这种博爱的文化,就是要学习宽容的精神,少一些仇恨与刻薄。此外,值得学习的还有很多,比如女性是需要被爱和保护的。

四.结语

英美文学的学习是综合性的学习,是英语语言,西方国家文化、风土人情等等全面的学习。尤其《圣经》中文化是如此的广泛,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又是如此的深刻。

所以在教师在教授英美文学这门课程当中,对《圣经》文化的讲解是很有必要的。从帮助学生理解英语国家文化到英美文学作品,都是极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段琦.《圣经知识宝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2]赫尔伯特.《赫尔伯特的圣经故事》,芝加哥出版社公司,1932。

[3]黄荃.《论基督教<圣经>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

[4]钱青.《美国文学名著精选》,商务印书馆,1994。

[5]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6]赵芳. 《谈基督教极及<圣经>对英美文化的影响》,《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圣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谁远谁近?
浅析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效率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探析
英美文学作品译介的小众化和多元化的出版思考
来自人名的英语词汇之圣经篇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