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调强放疗同步化疗的95例临床护理分析

2014-08-30 07:15段清漪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肺癌化疗剂量

段清漪

肺癌的发病率全球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和生命,近20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增加了3倍多,已占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1-2]。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而言,手术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这部分患者临床上常采用放疗联合化疗模式来治疗[3]。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是一种前沿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技术,该方法通过立体定向技术精确定位患者肿瘤病灶,经电脑控制的X线加速器向恶性肿瘤或肿瘤内的特定区域发射精确的辐射剂量,使照射野截面内输出剂量按要求的方式进行调整,形成不同等剂量曲线,而周围的正常组织仅接受最小辐射剂量的一种治疗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调强放射治疗同步化疗的95例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旨在为肺癌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采用调强放射治疗同步化疗治疗的95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3例,女性32例,年龄46~78岁,中位年龄62.4岁。所有患者均通过CT/MRI、病理学确诊为肺癌,其中鳞癌51例,腺癌24例,小细胞癌14例,大细胞癌6例。95例患者中14例不愿手术、81例因发生转移而无手术指征,通过血常规、肝肾功能、B超等检查后均无放、化疗禁忌症。

二、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调强放疗同步化疗进行。化疗方案:采用紫杉醇或多西他赛+(顺铂DDP),深静脉(PICC、CVC)进行化疗。先化疗2个周期,然后再与放疗同步进行2个周期,放疗结束后再化疗1~2个周期。化疗期间每周复查血常规一次,若白细胞减少应及时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支持治疗。放疗方案:采用Varian 23EX直线加速器6-MVX线常规照射,单次剂量1.8~2Gy,1次/d,5次/周,共25~30次,总剂量45~60 Gy,注意避开脊髓等重要器官,双肺V20不超过30%,肿瘤靶区内剂量相差约为6%。

三、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肺癌患者大多数为男性, 部分患者为50岁以下的中年人,处于年龄的黄金阶段,是社会和家庭的顶梁柱,因放疗、反复化疗, 医疗费用开支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故容易产生抑郁心理,会对未来丧失信心,易孤独恐惧, 严重者甚至有自杀倾向。因此要根据患者的生活背景、性格及文化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安抚工作,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及时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同时加强同患者家属的沟通,争取家属在心理、经济上的积极支持和配合。耐心对患者和家属介绍病情及预后有关放疗、化疗的知识,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这样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焦虑恐惧的心理,能增强信心、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2. 饮食及营养护理:肺癌患者体质一般较为虚弱,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因此须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机体免疫能力。鼓励患者多食维生素含量高的新鲜蔬菜、水果和高蛋白食物如鱼、虾、瘦肉、牛肉等,少食油炸食品和坚硬食物,应少食多餐;对不能进食的危重患者,可行肠内营养补充所需的能量,利于增强和保护患者免疫功能。同时针对性给予注意饮食调护, 可用龙眼肉、薏仁、水鱼等炖汤食用,可帮助滋阴补血,润肺化痰。

3.放疗反应的护理:放疗前给患者讲解调强放疗的有关基本知识及放疗过程中会出现的副反应,见表1;并向家属或患者交代需要配合及注意的事项。

(1)放射性食管炎护理:通常在常规放疗后1~2周出现,主要临床表现为下咽疼痛或胸骨后烧灼感,进食后加重,严重者可给予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利多卡因加入0.9%的氯化钠溶液饭前0.5 h口服。护理上应密切观察患者进食时食道反应,若出现吞咽困难应警惕食道狭窄、溃疡或穿孔,此时应选择温和、清淡半流食或饭后温开水冲洗食管。向患者解释是放疗后的组织水肿反应,而不是病情变严重,随着放疗的进行症状会慢慢减轻,若症状严重者应及时报告医生和采取治疗措施。

(2)放射性肺炎护理:一般在放疗后个1月左右出现,主要表现为低热、胸闷、咳嗽,若痰中带血或白色泡沫痰时应立刻通知医生。嘱患者预防感冒和戒烟,每天保持室内通风,定时更换患者衣服、床单、被褥;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及深浅情况、体温、咳嗽的变化和伴随症状,一旦确认出现了放射性肺炎,必要时静滴激素和抗生素,并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保持情绪上的稳定。

(3)放射性皮炎护理:当照射野表面累积到一定剂量时,会产生局部皮肤反应,通常出现在放射治疗的中后期及远期,轻者主要表现为脱屑、皮肤瘙痒,重者局部皮肤出现水泡、糜烂等。嘱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宽松全棉内衣并定时更换, 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禁止擦刺激性物质如肥皂、碘酒等。放疗前可给予维生素E涂抹放疗区皮肤,或局部选用止痒、润肤的中性油质药物,不能搔抓。

(4)骨髓抑制的护理:部分患者在放疗过程中会出现血象下降的放疗反应,应严密观察,通常每周查一次血常规,若发现白细胞下降时应对症处理。本组12例患者出现Ⅱ~Ⅲ度白细胞减少,经治疗3~6 d后恢复正常。还应关注患者的血小板(platelets, PLT)变化,当PLT<50×109/L时患者应多卧床休息并预防便秘,忌用阿司匹林和进行创伤性检查。护理时严格无菌操作,病房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0.5~1 h,减少家属陪护或探视时间,以防止交叉感染,患者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营养,提高自身抵抗能力[4]。

表1 95例患者的主要放疗副反应

4. 化疗反应的护理: 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症状,主要与化疗药物的胃肠道毒性有关。首先要帮助患者了解相关化疗知识,指导患者利用松弛疗法缓解焦虑与不安情绪。其次严格执行医嘱,配制药液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的规定,化疗时应加强巡视病房,注意观察患者静脉穿刺部位是否有药物外渗和局部皮肤的状况。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出现呕吐应及时清理呕吐物,以保持病房环境清洁,也可嘱患者作深呼吸或服用止吐药预防。输液时应避免选择肘窝、关节等活动部位的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化疗期间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严防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5]。

5.出院后护理:嘱咐患者出院后继续保护受照射部位皮肤,忌搔抓刺激,避免局部皮肤外伤。加强营养补给,多进食高蛋白、多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和少食辛辣饮食。适度增加运动以提高机体免疫力。详细告知患者出院所带药物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药物可能出现的副反应等,同时嘱患者定期入院复查。

讨 论

调强放疗是一种高精度的放射治疗,是目前兴起的新型放疗方法,它利用CT图像基于患者的实体重建三维的肿瘤结构,精确计算出周围组织受照射剂量,在最大程度照射肿瘤同时,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减少了放疗的副作用,提高了患者治疗的耐受性[6]。该放疗技术并不被患者所熟知,容易产生恐惧、质疑的心理,多不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因此要给患者普及放疗技术基础知识。

有研究表明,积极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遵医情况,改善医患关系,对于晚期肺癌患者的精心护理和无微不至关怀不仅能减轻其生理上的痛苦,还能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焦虑、恐惧和绝望的情绪[7]。放疗同步化疗治疗肺癌优势较明显,二者配合能各自发挥最大作用使得疗效得到提高,但毒副作用也较严重,因此其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护理工作者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根据不同患者特点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李 羲, 钱桂生. 从已知危险因素入手降低肺癌发病率[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电子版, 2012, 5(6): 490-492.

2 Lehto RH, Wyatt G. Perceptions about using mindfulness therapy: a lung cancer focus group study[J]. Cancer Nurs, 2013, 36(4): 51-60.

3 黄华萍, 林社章, 李 羲, 等. CT三维影像检查在肺癌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电子版, 2014, 7(5): 486-488.

4 柯小玲, 李智敏. 90例肺癌患者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护理体会[J]. 临床肺科杂志, 2010, 15 (9): 1365.

5 陶小秀, 孔国英, 夏秀萍.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体会[J]. 临床肺科杂志, 2010, 15 (9): 1357.

6 吴庆彩, 谭云娣, 周敏卿.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36例临床护理[J]. 中国医学科学, 2013, 3 (13): 130-131.

7 张芝华, 陈 坤, 王春雨, 等. 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心理状况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8): 1811-1812.

猜你喜欢
肺癌化疗剂量
·更正·
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就一定越好吗?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跟踪导练(二)(3)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