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专题节目《迷失的历史》启示

2014-09-11 23:38陈冰
对外传播 2014年6期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日本历史

陈冰

今年2月,英国广播公司(BBC World Service)播出了一档名为《迷失的历史——中国和日本》的专题广播节目,重点呈现了中日两国对日本侵华战争这段历史在铭记方式和教育上的不同,剖析了差异的深层原因和所引发的问题。两位分别来自这两个国家的记者,辗转东京、横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共同采访了包括普通民众、专家学者、外交官员、战争幸存者在内的不同对象。这部精心制作的调查性记录作品,保持着BBC一贯的高水准。该片既有欧美纪录作品的一般性特点,也有其独到之处,值得关注和借鉴。

联合采访,追求客观

这个节目分上下两集,每集60分钟。上集中,BBC日裔记者大井真理子陪同中国记者刘海宁在日本进行了历时一周的采访;在下集,刘海宁作为东道主,陪同真理子在中国作了同样为期一星期的调查采访。在片中,两位记者各自的视角观点交织在一起,虽然他们的立场没有明显的不同和分歧,但是作为战争中受害者一方的中国记者和侵略者一方的日本记者,在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上不可避免地会有些微差异。这种双向的调查采访能够避免单一视角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对来自第三方的BBC节目听众而言,他们会感受到节目在追求客观性、平衡性方面的努力。这种由中外记者合作或是采用多方视角的新闻调查值得我国主流媒体在对外报道时借鉴。如果请外国记者和中国记者共同就某一问题进行调查采访,将比单独由中国记者制作的采访节目更具观赏性,报道内容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也比较容易体现。

以小见大,突出主题

BBC这档广播节目上下两集都是从采访小学开始,在上集中两位记者去了真理子曾经就读的小学,而在中国的采访,则以卢沟桥小学为起点。因为该片是讲述两国对日本侵华战争这段历史的记忆和教育问题,所以从小学开始采访是一个非常有针对性的选择。对两个小学的采访反映出了两国历史教育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同时记者也发现两国在文化上较为密切的交流,从而在开篇即生动地展现出两国关系的状态:联系紧密同时存在分歧。对西方传统有所了解的听众可能会意识到,这种以小见大的叙述方式是一种常见的固定套路,反映了西方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模式。而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我们更趋向于由大及小,由宏观到微观,这在文章写作和宣传报道中都有所体现。而西方尤其是英美的传统正好与之相反,《迷失的历史》上下两集的开始部分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我国的媒体工作者在对外传播的时候应该对这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有所关注,借鉴西方受众长期接触的媒体报道的布局模式,适当调整我们的报道布局。

个性化叙述,彰显亲和力

两位记者是节目的主角,她们在其中表达的感受、做出的反应和进行的叙述为节目增添了个人化色彩。东京是日本记者真理子的老家,而中国记者刘海宁祖籍南京。这两个在上下集最为重要的采访地点分别和两位记者密切相关。在上集尾声,两位记者参观了东京一个纪念东京大轰炸的博物馆,日本记者真理子是初次到那里参观,第一次真切了解到日本人为侵略战争付出的惨重代价。而在南京的采访中,中国记者刘海宁也是首次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深受震撼的她讲述了自己亲人在抗战中的经历。所以对两位记者而言,调查采访也是她们自己更加深入了解本国和邻国历史的过程,这种个人化的视角和叙述是很多西方纪录片和深度报道的一个重要特点。节目采访的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所讲述的个人经历也可以归入此类。该节目中类似的个人叙述还有不少。例如,真理子详细讲述了自己因为批评日本的历史教育而遭到威胁的个人遭遇,中国记者刘海宁也表达了自己这次日本之行给朋友带来的担心和忧虑。

很多西方观众比较喜欢个人化的角度,对他们来说,个人叙述有亲切感,更容易接受。这也是我国对外报道非常值得学习的方面。宏大叙事能给观众一个宏观、高屋建瓴的视角,但如果这种叙事方式过多,则容易让国外观众产生距离感。在对外报道中适当加入个人叙事,并且如果这种个人化表述能与报道中的严肃论述、宏观分析达成一种细腻的平衡和对照,就能大大增强节目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增强节目的深度、质量、说服力。

受访者广泛,观点多元

值得注意的是,该节目的受访对象包含了中日两国不同层次、不同立场的个人,既有普通路人,也有专家学者,既有日本侵华暴行受害者和目击者,也有日本保守右翼人士。在上集中,记者采访了持右翼立场的横滨历史教科书编者、决定采用右翼教科书的横滨市教育委员会主席、日本记者92岁的外祖父、东京大学当代中国政治教授高原明生、在驻华日企工作的日本记者的叔叔、日本外交部官员、法国学者罗伯特·杜加里克,还有在餐馆就餐的普通日本民众。在下集中国的采访调查中,受访对象包括卢沟桥事变中日本侵略目击者郑爷爷、中日历史联合研究项目日方成员、项目中方主席、前《人民日报》评论员马力诚、南京大屠杀亲历者陈桂香、对参与南京大屠杀日本军人进行采访的日本教师松冈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研究南京大屠杀的教授、抗日剧群众演员、上海淞沪会战纪念公园中的游人、中国著名抗日纪念网站918网的创始人吴祖康。多种不同的观点和立场在节目中得以呈现和碰撞。

在上集中,中国记者和日本右翼保守人士进行了面对面的对质,而上集中日本右翼否定历史的观点在下集受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的驳斥。在中国国内的受访对象中,有像前《人民日报》记者马立诚这样持相对温和立场的,也有像918网站创始人吴祖康这样观点较为激烈的。面对中日关系、中日历史教育这类复杂的历史问题,BBC尽可能多角度地展现了问题的各个方面,呈现多种不同意见,引发听众对问题的思考和判断。比如,对日本侵华战争了解不多的国外第三方听众在听了本片下集中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叙述,了解了日本教师松冈环对南京大屠杀参与者的采访之后,都会完全否定上集中日本右翼人士振振有词的辩驳。就传播效果而言,听众显然会感觉到BBC较为全面客观地展示了主题,而没有刻意地把某种观点立场强加于人,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

在节目中,当涉及日本侵华战争的一些具体历史背景时,记者采访了牛津大学的历史学教授拉纳·米特,一位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优秀学者。他写的《中国的抗日战争,1937-1945:为生存而斗争》一书是一部全面客观论述抗日战争的著作,肯定了中国在二战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而在本节目上集中,天普大学日本校区的当代亚洲研究所所长、法国著名学者罗伯特·杜加里克也发表了自己对中日关系的看法。这种引入来自第三方专家学者的做法也是这个节目追求客观性的表现。对中日之外的第三方受众而言,来自非利益相关方专家的观点看法提供了宝贵而有价值的角度。我国主流媒体在对内宣传报道中已经越来越多地采用这种方法,经常会请一些海外的专家学者发表对中国各个方面的看法。这在对外宣传节目中同样可以运用,当然这些专家应该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其领域内有一定的声望。

作为一部高水准的纪录作品,《迷失的历史》的独特结构、多重视角、个人叙述和严肃历史调查相结合等做法值得借鉴。该节目尽可能地把历史问题放到具体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中,通过对历史细节的捕捉,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西方在某些问题上对中国的看法远非公正,有的时候存在偏见。在一定程度上,这可能是因为西方某些媒体和受众在看待中国时有泛政治化的倾向。要破解这种局面,我国主流媒体在对外报道中,可以适当采用个人叙述,挖掘细节,把宣传的主题和对象置于具体的社会历史情景之下,把主题客观、全面地呈现出来。

猜你喜欢
南京大屠杀日本历史
见证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欧美友人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新历史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侨界寄哀思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