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书情

2014-09-11 23:38
对外传播 2014年6期
关键词:影响力竞争力量

作者杰夫·代尔(Geoff A. Dyer)是英国《金融时报》著名记者,曾任该报驻北京分社负责人,现为该报驻华盛顿记者,发表过大量有关中国、美国、巴西等国的时政报道。

该书对中美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作者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崛起之后,中国已经进入到寻求将经济力量转化为全球影响力的新的关键阶段。中国与美国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种权力争夺将主导21世纪。

作者的主要观点:

一、与历史上很多强国的经历相似,中国开始发生重要转变。中国在展示其巨大的内在力量,并开始进行关键性转变——从接受现有规则转向寻求按照自己的国家利益塑造世界。作者分析,作为新的世界强国,中国有经济活力和进行宏伟策划的热情,建设现代城市,铺设横跨大陆的庞大铁路网络。不久,这种能量又使它们走出国门,在全球各地建立全球贸易机构和工厂。它们觉得有必要用自己的新经济力量加强自己的安全,抵御潜在对手,保护自己的海外利益——一种既骄傲又恐惧的心理致使它们建立了庞大的海军。随着地位的增强,它们试图制定支配国际体系的政治、军事和经济规则。

二、中国与美国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这种竞争不是冷战重现。作者指出,随着中国的持续崛起,中国与美国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几乎每一个重要的全球性问题都会带上这种竞争的色彩。而权力和影响力竞争是争夺地缘政治的制高点:规则、制度和权力的能量,决定世界如何真正运作。中国和美国已经开始争夺国际政治的制高点:中国的新海军开始挑战美国在西太平洋的主导地位,这将成为未来几十年的决定性故事之一。作者强调,就中美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发出警告并不是预测双方未来的冲突,尤其在核威慑对这两个国家都有强大抑制作用的时代。中美的这种竞争不会成为冷战时期不惜一切代价的意识形态斗争。

三、中国的崛起不可避免,但美国在与中国的竞争中仍处于优势地位。作者承认,不论研究者是赞美中国的崛起还是就此发出警告,他们都同意这种看法:财富和影响力几乎直线式地从西方转移到东方,也就是从衰落的美国转移到压抑不住的中国。然而作者相信,美国力量的根基比看上去更深,并且很难推翻。作者提出,美国总统奥巴马面临巨大挑战,但摆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面前的挑战更加严峻。美国的同盟稳定,其核心政治价值仍然被广泛共享。而中国的政治体系缺乏向世界各地传播自己有关善治和幸福生活的思想的手段,军事和外交的影响力有限,尤其在亚洲。因此,作者总结道:“北京共识”未必会取代华盛顿共识。争夺全球领导权结果如何,将部分取决于美国领导人能否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如果美国能够解决自己的金融问题,并且避免对抗,它仍然会在21世纪占有很多优势。

责编:袁鲁霞

猜你喜欢
影响力竞争力量
天才影响力
麦唛力量 (一)
感谢竞争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孤独的力量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怀疑一切的力量
竞争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