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中的游戏化策略

2014-09-22 21:23钱瑛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6期
关键词:科学活动游戏化幼儿

钱瑛

摘要:本文对相关的科学知识进行了巧妙的构思与设计,以孩子喜欢的方式让他们在本能的玩耍和活动中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科学、寻求答案。

关键词:幼儿;科学活动;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267-02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本着“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遵循幼儿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我将相关的科学知识进行了巧妙的构思与设计,以孩子喜欢的方式让他们在本能的玩耍和活动中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科学、寻求答案。

一、趣味的操作材料,让孩子探有兴趣

1.生活化的材料。陈鹤琴先生指出:“凡教材须以儿童的经验为根据。”只有来自于幼儿生活经验的材料才容易让幼儿接受和喜欢,才容易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如在大班科学《好玩的蛋壳》活动中,我巧妙地借助了蛋壳这样一个幼儿熟悉的物品,利用蛋壳的凸面受力和拱桥桥面受力原理相同的特点,让幼儿把蛋壳受力实验中获得的经验自然地迁移到拱桥上去,从而弄清拱桥受力大的原因。又如在大班科学《纸的力量》活动中,提供的材料就是幼儿平时使用的纸,而这平凡的纸却也内有乾坤、大有学问,这深深地激发起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幼儿的每一次学习活动都应是从生活中来的,科学活动离不开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生活的科学才能培养幼儿真正内在的探究动机,使幼儿保持持久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情境化的材料。科学活动有时很枯燥乏味,情境化的探究材料是对幼儿学习最好的刺激。如中班科学《小熊翻跟斗》向幼儿呈现的是球形物体重心移动带动其他物体向下移动的科学现象,我选用了生活常见的透明胶带的桶心作为小熊的身体,分别在两面贴上小熊的图形,即成为幼儿喜欢的游戏材料,孩子们一见就非常喜欢,更不用说小熊还在斜坡上为我们表演节目呢,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科学游戏的兴趣。教师在提供材料时一定要考虑材料是否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如果材料只具有科学因素,幼儿不易进入其中,那就没有实际意义;如果材料只具有趣味性,那又失去了科学发现的真正作用。

二、神奇的科学现象,让孩子学有所思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幼儿科学教育的灵魂。在科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展示各种神奇的现象让幼儿观察和发现,鼓励他们自己尝试着解决问题,让问题成为探究的助推器,促使他们亲历探究过程,例如在中班科学《睡莲花开》的活动中,我利用水使纸的纤维膨胀,从而使原来折着的花瓣向外开放的原理设计了此次活动。虽然用了报纸、广告纸等生活中常见的纸材,而制作成“睡莲花”却能像真正的睡莲一样在水里开放,这个现象在孩子们的眼里,是多么神奇啊!而在《小熊翻跟斗》的活动中,幼儿把生活中常见的小铁球、玻璃球、雪花片分别放在小熊身体里面后,发现有的材料居然能使小熊从斜坡上翻着跟斗下来,这在孩子们看来太有趣了,能紧紧吸引他们的眼球,充分地调动了孩子们的观察欲望和操作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一个个“小问号”的呈现。

三、游戏的操作形式,让孩子玩有所悟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往往蕴涵着一个知识点或科学原理,当它以一种比较枯燥的形式出现时,会让幼儿觉得索然无味。游戏是最适合幼儿自我表达和表现的活动形式,它能反映儿童世界的思维,充满着愉悦和快乐,能够激发幼儿参与的热情和兴趣。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同样能在科学原理和幼儿需要之间构建起一座桥梁,让孩子感受到科学就在他们身边并充满趣味。

1.情景贯穿。所谓“情景”即通过声像、模拟表演、再现生活等方式营造一种氛围。“情景贯穿”就是将所营造的这种氛围与融汇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如临其境,从而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在大班科学活动《乌龟跳舞》的活动中,我们利用手电光及动物的剪影图片创设出了“跳舞”的情景,并引导幼儿在一次次的操作中主动发现“光源移动乌龟的影子也随着发生变化”的秘密,并鼓励幼儿利用“光和影子”之间的秘密设计出不同的“舞姿”。整个活动设计了充足的操作时间和思考空间,幼儿在动动、看看、想想、演演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拓展相关的知识经验。又如在大班科学活动《乌鸦喝水》中,我们以故事《乌鸦喝水》为外部线索,并结合多媒体画面的辅助教学手段,紧紧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接着又引导幼儿用石子和沙子实验探索、比较实验结果的异同、得出结论几个环节,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类似的活动还有小班科学《洗洗鹌鹑蛋》,则以给鹌鹑蛋洗澡为线索贯穿整个活动,在多次操作中感知了“白醋能让蛋宝宝洗干净”的这一神奇现象……这种情景与科学融合的活动方式,使幼儿科学活动更加活泼灵动,充分激发了幼儿的探究热情,能提高科学活动的有效性。

2.游戏探索。孩子的科学是独特的科学,是以动作逻辑为基础的科学。他们的科学常常带着主观的色彩,并被赋予了浓厚的诗意和想象的性质。因此,在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中,我们除了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操作时间和空间,还应设计各种游戏化的探究过程,确保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保有持久的兴趣。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的不同及教学内容的不同,我们在设计活动时也运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小班幼儿年龄小,将物体拟人化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于是我们设计了许多的探索游戏。中大班的幼儿接受能力强,喜欢挑战,能够发现事物间的细微变化,因此我们较多地运用猜测、类比游戏、魔术表演等游戏,使幼儿在恰当的游戏激励下,亲身体验感悟中自然而然地解决各种各样的疑惑。

游戏即是科学活动开展的形式,又是科学活动的实施途径。幼儿在好奇和求知中探究着自然,以真挚的情感与自然积极对话。这样的科学,是儿童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创造出来的一片灿烂的天空,是儿童世界中的一道“独特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的科学天地,发现他们的发现,探究他们的探究,快乐他们的快乐,为孩子的童年增添绚丽的色彩!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学活动游戏化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游戏化语言:幼儿园活动游戏化的支柱
幼儿自然观察智能在科学活动中的培养
如何开展小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
点燃幼儿的创新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