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4-09-24 01:57韦道菊许晶晶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8期
关键词:应用型实验室实验教学

韦道菊,许晶晶

(安徽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各国间的交流不断扩大,而物流业也日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行业.在中国,物流业发展前景广阔,并在各个行业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与此同时,物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相关资料表明,随着物流业的发展,我国物流招聘人才缺口50万,其中最缺乏的是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企业很难聘请到经过正规物流教育、懂行、有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而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正在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就目前来说,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受到相应的制约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短缺所造成的.因此,培养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成为我国高校重中之重,这不仅为学生日后工作打好了基础,也是为物流行业发展做贡献.

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这就强调了学生掌握和运用专业技能的重要性,而物流管理专业技能不仅需要课堂书本传授,更重要的是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实践来获得.因此,在培养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中,实验教学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实验教学发展现状

近年来物流管理本科实验教学在大部分院校都有所发展,从专业建设之初到现在,院校都将实验室建设和实验课程开设作为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同步发展,并且用大量的资金支持实验室建设.据相关数据表明,有些高校在建立物流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实验室方面投入了近百万元资金,更有院校与企业合作进一步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专业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物流综合实验室.物流实验室通过演示企业实际物流活动让学生在校内也可以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企业的工作环境.各大院校建设这些实验室,为培养物流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在实验室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与物流管理有关的实验,在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与其进行探讨交流,这使得专业课程学习更具特色,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大部分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实验教学虽然都有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到资金、场地、设备等因素的制约,导致高校物流管理实验教学不能建立与人才培养方案相符合的实验教学体系,仍然还存在许多问题.[1]

2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根据相关资料表明,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物流人才才能满足社会企业需要,同时也强调了专业技能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实际情况证明这一能力必须要将理论知识与大量的实验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通过对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安徽大学等211或985类高校以及其他一些普通院校进行调查,发现各大高校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下:

2.1 实验设施不足,现有实验资源利用不够

目前,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学校虽然通过一些硬软件来支持实验教学,但是大多数学校由于自身资源有限,引进的实验软件不够完善,经常出错,而且所涉及的实验内容没有满足各年级不同的需要,难度梯级不够,这些软件只是达到实验教学要求,基本上都是情境模拟等,很少考虑到企业实际的工作环境,能体现企业实际操作的很少.像一些普通院校在硬件建设方面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只能建立一些简单的实验室,无法建立物流仿真实验室、ERP实验室、物流实训中心等,实验条件有限.

另外,虽然就全国本科院校的物流类专业来说,大约50%均建设有功能齐全的物流实验室,但是有的学校物流实验室利用率却不高,开放程度不到位.根据调查数据表示,像暨南大学、安徽大学等211高校的学生反映,其学校的物流专业的实验室开放程度,全部开放也只达到了11%.

2.2 实验教材与教学需要不符

实验教学中,配用相应的实验教材对实验进行解说,可以更好的使学生了解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方法.但是据调查问卷反馈来看,有的学校只引进了物流相关的基础教材,并没有为实验教学购进相应的配套教材.对于引进实验教材的部分高校,因资源不足,软件的不断更新,其引进的实验教材不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与实验软件并不配套,这使得学生对于所做的实验不能充分理解,根据图表显示,不论是211、985类重点高校还是普通院校,对实验教材都不是很满意.据了解,有学生回应学校所使用的实验教材与实际相脱节.大部分学校所使用的实验教材都较偏理论性的,实验操作中很难掌握.

图1 各大开设物流管理专业院校学生对于物流管理实验教材的满意程度

2.3 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虽然高校教师普遍具有高学历的优势,但是大多都是从校门到校门成长起来的,很少有参与过企业物流的实际经营管理中去,因而缺乏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再加上,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多数教师由于职称压力忙于科研,而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验实践教学中去,想提升自身能力也只能是力不从心,[2]同时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时间和精力不够也使得实验准备不到位,学生往往缺乏主动性,这些主客观因素致使教师对于物流管理实验教学的重视不够.

2.4 教学内容不完善,教学方法单一

从图2可以看出,在实验教学内容这一方面,各院校实验内容更新都不是很及时,大多沿用几年前的内容.这使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与时代所脱节,使社会需要得不到反馈.

图2 物流管理本科实验教学内容更新状况

图3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模式

另外,各大院校大都采用的都是填鸭式教学,很少会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进行教学培养,实验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从图3可以看到,50%左右的学生都是完全按照老师讲授的做,对于实验的目的并不是很了解,也只记得如何操作.这一教学方式太过机械化,导致学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3 物流管理本科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很多学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都设置了实验教学环节,但是都存在不少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

3.1 资金缺乏

虽然就全国本科院校的物流类专业来说,大约50%均建设有功能齐全的物流实验室,一些211、985类高校由于自身发展较早,资源相对充裕,进而可以通过大量的资金来支持物流管理实验教学.但是,一些发展较晚的普通类高校由于自身资源不足,缺乏相应的资金,导致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硬软件更新不及时.必要的资金支持是高校发展物流管理实验的基础条件,资金的缺乏也使得高校很难加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3.2 物流行业自身特点

物流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行业,所涉及的环节很多,包括物流信息处理、仓储、配送、运输、包装、流通加工、装卸搬运等,而每一个环节所涉及到的操作要求和难度又是不一样的.但在我国高校物流管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很难顾及到各个环节的专业操作技能,只能选择部分进行实训,这就导致了物流管理实验体系难以系统化.[3]物流业同时也是个不断更新的行业,这就需要高校物流管理实验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但是大多数高校由于自身资源的不足在实验教学上不能完全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致使物流管理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3.3 传统教学观念束缚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下,一直存在着这样的观念和倾向,即重知识概念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同时忽略了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将其置于次要位置,使得实验教学在方法、内容等方面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在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抱有重科研,轻教学的理念,对教师的科研成果采取了重多的激励政策,可在实验教学方面,学校的激励政策远远不够,这导致了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轻视.

3.4 学生积极性不够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对实验课程表现出“眼高手低”的现象,对于太过简单的基础性实验,认为不能够提高自身能力,而对于较高难度的创新性实验,学生又会认为太过复杂,摸不到头绪.就调查问卷显示,大约50%以上的学生在实验前对于实验目的并不是很明确,也很少主动尝试在实验课前对所做实验进行大致的了解,带着问题去做实验.学生主动性不够,不仅使自身在物流管理实验中能力得不到提高,也让教师逐渐失去了信心.

4 针对实验教学问题提出改善建议

高校为物流管理实验教学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这为物流管理实验教学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条件,但在其逐步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相应的问题.面对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和国外成功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物流管理本科实验教学,从而完善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物流技能.

4.1 加强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

由于现今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很多,分散了资源,使得优质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因此政府应该加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申报批准的控制,并不断规范、完善审批流程.并对重点培养的各级高校进行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解决学校资金不足问题,为完善学校物流管理实验教学硬软件建设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政府和高校加强联系和交流,高校要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实验室建设,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制定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从而保证高校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4.2 完善高校实验室

就目前实验教学现状来看,在物流管理本科实验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建设和完善好物流管理实验室.许多院校自专业建设开始,就将实验教学课程设置和实验室建设作为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就实际情况来说,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验资源和学生的需求,合理规划建设物流管理实验室.物流管理本科实验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因而实验室的建设需要更加全面地考虑到这些,建立综合实验室.

在这一综合实验室中,可以开展一些体现专业特色的实验,让学生们在一系列以模拟实验为主的实验项目中,扮演各部门角色,模拟参与电子商务、营销、物流管理、企业管理等经营活动,这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企业物流运作过程,还能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将各门知识融会贯通,同时学生能够更早的熟悉企业运营基本流程为日后工作打好基础.而这一综合实验室在全国高校并没有完全普及,因此建立完善实验室是构建物流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4]

4.3 加强校企结合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行业,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高校所培养的物流专业人才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岗位不相适应.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最终是为企业所服务的,如果能够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就能进一步实现三方共赢的局面.校企合作就是高校和企业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优劣势互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为了保障物流管理校企合作能够取得预期效果,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4.3.1 共同建立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与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企业需要,制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校企之间的交流,共同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物流人才.高校与企业根据以共同利益点制定的培养方案发挥各自的优势,学校提供教学场所,企业提供实训基地、技术资料、相应的设备和一定的资金支持来完善高校物流实验教学硬软件,高校可以安排一定的课时,让教师组织带领学生去物流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同时让学生主动融入到物流实际运作过程中去,了解和亲自操作相关的物流设备设施.

4.3.2 共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物流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都很强的专业,在对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出高要求的同时,也对教师能力提出了相应的高标准.但就目前高校师资情况而言,大多教师都是理论知识大过实际操作.加强校企结合,高校可以聘请一些企业的精英人士来作为兼职教师,或者来校开展相应的主题讲座;学校同时还可以选拔一些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师去企业进行实地培训,了解企业物流运营情况,提高自身的实验实践能力.从而壮大师资队伍,这样能更好地为物流管理本科实验教学做贡献.[5]

4.4 完善实验教学内容

调查数据表明,74%的学生认为本校的实验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沿用几年前内容,其案例教学少部分能够反映学科前沿.仅有7%的学生表明该校的实验教学内容能够紧扣科技和社会发展情况.这一实际情况就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引用的案例,能够与时代相同步.根据具体的科目设计相应的情境,编写实验,并着重学生的参与.同时选用的配套实验教材应该因地制宜,依据学科需要和特色选用教材作为实验教学辅助工具.

4.5 发挥学生主动能力

随着物流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必须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缺乏热情和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因此高校在物流管理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中,应该采取一些激励的措施努力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热情.比如举办一些物流实验创新竞赛并设置相应的奖金.同时,应将实验教学作为学生期末考核的一部分,在测试学生操作的过程是否正确的同时也要测试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操作逻辑的掌握程度.

〔1〕林勋亮.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验体系建设探索[J].中国市场,2010(10).

〔2〕李小雁,李智军.经济管理类专业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J].商场现代化,2006(479).

〔3〕张玲雅.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分析及启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

〔4〕卢仁山,潘开灵.物流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手段与案例教学方案设计[J].中国冶金教育,2009(1).

〔5〕贾卫丽.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10(6).

猜你喜欢
应用型实验室实验教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