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翻译中的不完全等值现象

2014-10-21 19:53陈丽平
学校教育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等值译员意译

陈丽平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在人们传统的认识中,翻译是一种简单的语言转换活动,只要精通两门语言,整个转换便可轻易进行。但是,翻译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的内涵十分丰富。种种客观因素的差异会导致翻译中出现不完全等值的现象,译者应了解这些差异所导致的翻译困境,从而找到可应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翻译的定义

在翻译的历史上,人们对翻译的概念,即“什么是翻译”做了许多不同的论述,而在众多的论述中,苏联的费道罗夫在1953年就明确提出了“等值”论:翻译的等值,就是表现原文思想内容的完全准确和作用上、修辞上与原文完全一致。后来,在英国的卡特福德对翻译的定义中写道:“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在后者的定义中使用“替换”二字,而这与“等值”之间有着逻辑的联系,翻译既然可以等值,当然只是一种替换行为。然而,纵观许多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派的主要人物,会发现他们做过很多尝试,总是想使原文与译文无论是在内容上、形式上还是风格上达到完全一致的对等,但却总是达不到这样一种理想状态。因此,翻译中是不可能达到完全等值的。

二、不完全等值现象的原因

(一)文化背景的差异

语言作为人类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工具,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同历史共同发展的,因此不同的语言中就会蕴含着不一样的文化,这就迫使翻译过程中不能形成完全等值。

以“龙”为例子,在华人世界里是有龙的情节的,大多人都把龙作为一种最为荣耀的动物,并且华人都把自己叫做龙的传人。然而,在英语里的“龙”是罪恶的象征,并且形象令人感到恐怖。这来源于圣经中的故事。圣经中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Satan),就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因此,在基督教美术中,“龙”总是代表着邪恶。 由此可见,汉语的“龙”和英语的“dragon”不是完全对应,也不是大同小异,而是大异小同了。

(二)说话时语境及习惯用语的差异

翻译可分为笔头的翻译及口头的口译,特别是在做口译的时候,译员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要准确地传达说话者的意思,就不仅要对说话者的背景、活动主题等有系统的了解,还要时刻关注口译现场所发生的一切动态,而这个时候,译员所做的翻译就不可能实现完全的等值。

许多年前,一位朋友在非洲一家中国的白糖工厂做口译员。一次,他陪同营销部的人员到一个客户家中推销白糖,当时他们带了一麻袋的白糖来到客户家中,一见面推销经理就说:“小小礼物,不成敬意”。殊不知这样一句中国的客套话让当时年轻无太多经验的朋友手足无措,心想这么一大袋的白糖,用“small gift”来翻译实在是说不通。如果这个时候也采用这种等值翻译的话,不仅会让客户不明白,更不能很好地传达说话者的来意。因此,就可以将它意譯为“This is a gift which prepares carefully for you , I hope you will like it .”这样就能更好地传达话中的意思了。

这样的例子很多,但总的来说,译员做翻译不能仅局限于字面意思,而是要做好沟通桥梁的作用,使交流更顺利进行。这就要求译员挖掘深层次的意思,而不是进行等值翻译。

(三)译员个人理解差异

翻译是一种人为的脑力活动,面对同一段文字,由于不同译员的背景、生活经验或是知识层面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译文。当理解尚不可完全避免偏颇的情况下又如何能够达到等值翻译呢?

例如,面对同一段文字“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没有创造出大量的白领岗位可供大学生选择”,很多译员将之简单地译为“At present,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 can not creat many white-collar jobs for university graduates to choose .”表面上,该译文忠实原文,按着原文做了对应的翻译,但如果把这句话给以英文为母语的人看,他们真的明白吗?首先,“structure”为什么能够创造岗位?其次,“white-collar jobs”又是代表着什么?其实,我们认真研读原文,就会发现,应该是结构的不完善才导致不能创造岗位,并且“白领岗位”实际上就是指“高薪岗位”。因此,将原文译为“Due to the setback of the structure of our economy , we could not creat enough high-pay jobs for university graduates at this time”这样就更易于受众理解。

三、翻译的方法

(一)直译

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是翻译的基础。如cold war译为冷战,black market为黑市,one country, two systems为一国两制等。

直译是一种比较重要的翻译方法,简单易懂。但直译又有局限性,有时会使译文冗长啰嗦,晦涩难懂,容易造成误译。

(二)意译

意译是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做逐字逐句的翻译,即“自由翻译”,就是说不

用原文的表达方法,对原作句子的结构进行较大的变化和调整。如拳头产品可意译为competitive product,五湖四海译为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老马识途译为sense comes with age等。

实际上,直译是基础,意译是补充。在翻译时要采取先直译,不能直译再采取意译的原则。

四、总结

文化背景的差异、说话时语境及习惯用语的差异和译员个人理解上的差异都造成了翻

译不能达到完全的等值。因此,译员要认识并深刻理解各种文化差异,采取可应用的方法和技巧,灵活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才是最重要的,而不应该片面追求等值,从而才能提高翻译质量。

猜你喜欢
等值译员意译
口译中的“现场学习”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口译趣谈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