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孝道观

2014-10-21 20:06唐春玉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39期
关键词:孝经孝道论语

唐春玉

摘 要: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系统阐述孝道思想的第一人,孔子的孝道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孝作为维持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最高准则和规范,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血缘依据。孔子的孝道思想包括热爱父母、尊敬长辈、建功立业、忠于国家等方面,它由内而外,超越了血缘,由家庭到社会,到国家。

关键词:孔子;孝道;论语;孝经

中华民族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它注重亲情,强调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孝道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涵,是渗透于炎黄子孙血液中不可分离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向外传播一张重要的明信片。两千多年来,孔子的孝道思想是中国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的载体和核心。据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孝的解释看,“孝”是“老”与“子”两字相叠加而成,“老”在上,“子”在下,表明子女要仰望父母,善待双亲。《论语》大量地记载了孔子与弟子间谈论孝,对孝作出了基本的规范和系统阐述,曾子作《孝经》进一步深化了孔子的孝道思想,唐玄宗还曾亲自为《孝经》做注解。孔子的孝道包括着热爱父母,尊敬长辈,建功业业,忠于国家四个方面,下面将逐一解析。

(一) 孔子孝道思想的第一层含义:热爱父母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向来注重对父母的爱,对父母的爱是对父母养育之情的感恩和回报。在孔子看来,爱是孝的本源和基础。父母含辛茹苦,十年如一日拉扯我们长大成人。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之间,我们长大了,父母却老去了。出于对父母恩情的感激和爱,自然就会产生孝的行为,所以若一个人真诚实意热爱自己的父母,就会自然而然地竭尽全力尽自己所能去关心父母、照顾父母,让父母在有生之年活的开心顺意、颐养天年。那么,具体而言,我们该如何来爱父母呢?

首先,不要让父母担心。孟武伯曾问孝于孔子,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让父母只为你的身体情况担忧,不操心别的,减少父母的精神负担。尽量不要出远门,迫不得已要出远门,要告诉父母具体的行踪和路线。古代社会安土重迁,交通不便,再加上自然灾害频发,人的平均寿命很短。有时出一趟远门可能意味着生死别离,所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其次,对父母的年龄要有忧患意识。“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一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一方面因为父母年纪大了还健在而高兴,另一方面为他们越来越接近死亡而担忧,所以尽自己的所能让父母颐养天年,健康长寿。最后,侍奉父母的时候要和颜悦色,态度端正。侍奉父母是心甘情愿的行为,不是“勉为其难而为之”,孔子明确反对那种心不甘,情不愿的“孝”。子夏问孝时,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若年轻人只是代替父母做做事,有酒菜食物让年长的人先吃,这种“孝”未免太过于肤浅。真正的“孝”是年轻人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应该保持和悦的心情,意在告诉父母这是小辈心甘情愿,“发乎情”愿意替父母分担的态度,这也是曾子所说的“慈爱恭敬,安亲扬名”。但是对父母的“孝”不是没有任何条件和限度,父母说错了依然按照父母所说的去做,即所谓的“愚孝”是不行的。孔子认为,看到父母的错误要谏诤,但是不能触发他们,惹父母不高兴。诤谏没有效果时,不能抱怨,内心要忧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如果看到父亲有错误在先,却依旧照搬照抄执行,这实际上是陷父母于不仁不义中,“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夫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经·谏诤章》)孔子指出,从前天子、诸侯、大夫、士即使有问题,本性暴虐,但因为有谏诤的人在,所以后果不至于那么严重。

前面提及的不让父母担心,和颜悦色照顾父母等都是父母生时应该做的事,父母去世了,为人子女的又应该如何呢?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哀,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口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厝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摘自(《孝经·丧亲章》)

父母在世之日,孝子尽其爱敬之心,父母可以亲眼看见,直接享受。一旦去世,孝子不能再见双亲,无法再尽敬爱之情。孝子的那种心情,当是何等的哀痛。所以父母去世了,要以极大的悲痛心情替他们料理后事,儿女对父母生前和死后应尽的义务就都做到了。生时,以礼相待,死后,以礼相待,那么孝子侍奉父母时间也就终止了,也这是孔子所说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二) 孔子孝道思想的第二层含义:尊敬长辈

孔子所谓的“敬”是在对父母精神和情感尊敬、关怀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尊敬其他的长辈或老人,这与“仁者,爱人”的博爱思想是相通的,即“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孔子认为对父母的孝顺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物质供养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对父母精神、情感层面的照顾、理解,让父母在获得物质供给时,精神上也可以得到愉快。孔子曾严肃指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有别乎?”(《论语·为政》)孔子指责了世俗的“侍奉父母就是孝顺”的观点,狗与马都可以侍奉人,但如果少了尊敬,作为高级动物的“人”与动物“反哺”功能的行为又有何种区别?所以对父母的赡养,更要注重对其精神上的尊敬,要保持一颗虔诚、真挚的心去关心父母的精神需求,努力使父母开心、顺心。这就是“孝”的本质和核心,也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

“敬”的另一层含义是遵从父母的意志和安排,继承父母的事业,“父在,觀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如果子女维护父亲的权威,就会尊重和服从父母的安排和命令。即使父亲去世了,子女依然恪守父亲的志愿,这就做到了孝。这与孔子回答孟懿子“无违即为孝”的主张是一致的,这同时也是对春秋时期诸侯、大夫频繁改变旧制,僭越礼乐,迫使礼崩乐坏现象的一种控诉。孔子提出“无违”,即不要违背礼制,一切按照礼制的规范和条目来行事,这种“无违”的主张对于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都有积极的作用。

孔子一方面表示对父母要尊敬,另一方面在对父母“敬”的层面上积极扩展和延伸到尊敬其他长辈,广敬博爱。孔子本身就是一个“敬长辈”的典范和代表,“子食于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论语·述而》)。孔子不仅是一位情感十分纯真的孝子,更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普通人。他三岁丧父,二十四岁丧母,早年因为父母的过早离世而悲痛不已,所以当乡里乡亲办丧事请孔子吊唁时,他推己及人,把对父母的尊敬和感情转移到他者身上,联想到他人的悲痛,所以吃饭时难免隐隐作痛,寝食难安。孔子認为应该要把对父母的爱推移和扩展到对祖父母、姑、叔、伯等旁系血亲,并一直扩展到天下的长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尊敬、爱戴别人的父母自然也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父母的尊敬和爱戴,孔子这种超越血缘和亲情关系的孝,使孝向社会升华和延伸,在任何的时代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三) 孔子孝道思想的第三层含义:建功立业

古代社会,子女不辜负父母的教诲和期望,在社会上努力拼搏,勤勤恳恳,建功立业,实现圣人的主张,不但使自己扬名于万世,而且也为父母脸上增光,“立身之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这是孔子孝道观的又一层重要的内涵和要求。孔子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这种孝道已经超越了一家一族的界限,上升到以国为本,以天下为宗的最终关怀。这种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推理,为年轻奋发图强,企求报效国家,奉献社会,追求实现个人的价值提供了方法论意义的指导。那么,在封建社会里个人如何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呢?

孔子将孝分为五种,有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之孝,各个阶层遵守的孝道不同,但孝没有差别,只是所尽的义务不同罢了。封建社会君主权利至高无上,统治天下万民,对社会风气和价值形成具有导向作用,所以他们要以身作则,亲身实践爱父母的行为,然后教育天下臣民如何尊敬自己的父母,“受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邢于四海”(《孝经·天子章》)。天子把爱父母,敬父母的美德加于百姓,让普天之下的人都跟着自己学习,人人尊老爱幼,最后必能达到“以孝治国”,“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的社会和谐景象。诸侯承接天子,听命于天子,并承担交纳贡赋、军事保卫等义务。他们地位显贵,容易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若能做到在高位却不骄,节制用财,谨守法度,就不至于有颠覆危险的一天,“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孝敬·诸侯章》)卿大夫服从君命,担任重要官职,辅助国君进行统治,贯彻执行天子的命令,并对国君有纳贡赋与服役的义务,所言所行都代表着天子的权威和意志。他们谨言慎行,不生懈怠之心,以求言行符合先王的礼法规范,“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孝敬·卿大夫章》)全国上上下下各尽其责,完成赋予的使命,各守本分,那么整个国家就会呈现出政治清明、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的繁荣盛况。

(四)孔子孝道思想的第四层含义:忠于国家

忠是用来报答君王对臣子的恩德,表明臣子应尽的义务,“仲尼说孝者所以事君之义;则知孝者,俟忠而成之,所以答君亲之恩,明臣子之分”(《忠经·序》)。孝与忠是相辅相成的,行孝道必然有忠道观念。孔子把忠于君王、国家看作是孝的进一步升华,“夫惟孝者,必贵于忠”(《孝敬·保孝行章》),用孝这个原则来衡量臣子是否忠心服侍君主,“君子行其孝必先以忠”。孔子说一个人最大的恶行就是背离忠道,最大的善事就是行忠道,“善莫大于作忠,恶莫大于不忠”(《忠经·证应章》)封建社会,君主是国家权力的象征,臣民如何来侍奉君主,做到忠于君主,忠于国家呢?

忠者,岂惟奉君忘身,徇国忘家,正色直辞,临难死节已矣!在乎沉谋潜运,正国安人,任贤以为理,端委而自化,尊其君,有天地之大,日月之明,阴阳之和,四之信。圣德洋溢,颂声作焉。《书》云:“元首明载! 肱肱良哉! 庶事康哉!”——摘自(《忠经·冢臣章》)

忠的意思就是中,即公正无私,不偏不颇,没有半点私意。作为一个臣子为君主办事,恪守忠道是最应坚守的基本原则。只有把这个根本性的原则确立了,才能收到教化、治理之功。大臣同君主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臣子尊敬君王,这样君主才能信任、理解他们。恪守忠道不仅仅是侍奉君主,忘记自己,为国殉道,舍弃家庭,敢于直言进谏,毫不畏惧,誓死不屈等等的行为。真正有意义上的忠道应该是去深刻地思谋、筹划,默默地实施安排,匡正国家的失误,安抚人民的不满,任用贤明之士治理一切,只要真正做到端正威严,就能自行教化民众。臣子时刻践行忠道,家庭、社会、国家会呈现何种风貌?

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为国之本,何莫由忠?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神明,而况于人乎?夫忠兴于身,著于家,成于国,其行一焉。是故一于其身,忠之始也;一于其家,忠之中也;一于其身,忠之终也;身一则百禄至,家一则亲和,国一则万人理。《书》云:“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摘自(《忠经·天地神明章》)

只要按忠道办事,就能使君主和臣属关系牢固,国家政权安全,甚至于感动天神地,感动各类神怪灵明和人类。忠道能使个人身重名立,使家庭兴旺发达,使国家走向胜利,这都是一心一意,诚信可靠的自然结果。若自己做到诚信忠厚,就是忠道的开端;对家庭竭尽心思,无有二意,便是忠道的关键;至于说诚厚为国,无欺天下,那便是忠道的最高境界了。只要自己克行忠道,各种福禄会自然而来。家庭中都能以忠道相待,一家就会和睦笃亲。那样的话,君主的圣明之德就能通过大臣的传播而洋溢充满于天下,国家就会出现一片欢乐、吉祥之声。全国之人一心一意,上下齐心,就会把国家和社会治理十分和谐、繁荣。

总之,孔子的孝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个体超越血缘关系,以父母、家庭为基点,扩展到社会、国家的制度层面。孝如同一棵大叔,它发源于树根,扎根于土壤,逐渐长大,枝繁叶茂,恩泽一方。如今,社会各方面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依然保持着以家族血缘关系的传统,依旧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学习孔子的孝道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孝经[A].十三经注书[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 忠经[A].十三经注书[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 周先进.孔子的孝道思想略论.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9月第1卷第3期.

[5] 刘文瑞.浅析孔子的孝道思想.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12月

[6] 屈明珍.孔子的孝道观及其现代意义.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7月第21卷第4期.

[7] 虞宁宁. 孔子孝道今释.中国德育.2007年10月第2卷第10期.

猜你喜欢
孝经孝道论语
“蒙以养正”
《孝经》: 以“孝”为中心的儒家经典
从视域融合视角看《孝经》文化负载词英译
塑成作为伦理主体的父母与子女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浅谈中学生的孝道教育
理雅各《孝经》翻译研究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绝对“孝道”有悖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