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普适性创业教育下的分层化研究

2014-11-02 08:14李昆益姬忠莉
教育与职业 2014年33期
关键词:普适性分层技能

李昆益 姬忠莉

一、对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再思考

1.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两种倾向。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创业教育改革也逐渐成为职业教育的热点和亮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创业教育在理论创新和教学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相对发达国家成熟的创业教育体系而言,还存在着很大差距。经调查发现,当前高职创业教育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简单化的表层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或开展流于形式的创业讲座、创业金点子及创业策划大赛等活动。由于这些做法存在着时间短、内容浅、实践少等弊端,学生参与过程中仅仅只能了解一些肤浅的创业概念,无法学习到比较实用的创业知识与技能。另一种是功利化的狭义创业教育。这种教育认为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重点体现在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创业,把创业教育简单地等同于教授学生如何创建企业,过于注重创业技能及创业流程的传授,过分关注大学生创办企业实体以及参与创业的学生数量,而忽略了创业教育的普及性、渗透性和全程性。

2.高校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适性教育。目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之所以存在两种倾向,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高校对创业教育的内涵认识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可见,高校创业教育并非是一种“精英型”的特殊教育,而是一种满足大学生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教育手段。因此,高校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普适性的教育,应回归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并非急功近利式地培养“速成企业家”。

3.分层教学是高职院校开展普适性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当前,高职院校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系统实施普适性创业教育,使所有学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创业需求和个体特质差异,创业教育对不同学生创业素质的要求应是有层次的。多数高职生只需要具有较强的岗位竞争能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实施普及型创业教育就可以满足;而对少部分创业倾向比较强烈的学生,就需要在普及型创业教育的基础上再实行“精英型”创业教育。由此可见,分层化教学是高职院校开展普适性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也就是说创业教育的最终效果是在不同学生身上分层次体现:100%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创业普及教育,树立起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观念;10%~15%的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的创业课程或实训,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为今后自主创业打下坚实基础;3%~5%的学生加入学校的创业团队,接受针对性的创业实战训练,在校期间或者毕业后较短时间内就能够自主创业。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分层化的依据

1.高职学生创业教育需求现状调查。为了解高职学生创业教育需求现状,课题组对常州高职园区的5所高职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480份,收回1430份,有效问卷1139份,样本覆盖了5所高职院校90%的专业。其中关于创业教育需求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高职学生创业教育需求现状调查

从表1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约有10%左右的学生对创业课程“非常感兴趣”或者具有明显的“创业意向”,说明这部分学生对创业教育需求强烈并希望在学校能够学习到更多的创业知识和技能;有62.34%的学生对创业课程“比较感兴趣”或表示“有机会就参加”,同时有78.05%的学生认为创业知识和技能“应该学习,以备创业用”或“对自己有用”,这说明约70%左右的学生对创业教育有需求但并不强烈;另外,有26.60%的学生表示对创业课程“无所谓”或“没兴趣”,有10.98%的学生对创业知识和技能“说不清楚”或认为“没必要学”,说明这少部分学生对创业教育没有需求或者没有意识到需求。可见,高职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差别,该差别可以作为高职创业教育进行分层教学的依据。

2.高职学生创业素质测评。由于遗传、成长环境等生理及社会生活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个体在性格特点、能力及行为倾向、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通过科学合理的创业测评系统,对学生心理素质和潜在创业能力从不同纬度进行测定和评价,可以指导学校对他们实施针对性创业教育。课题组选取来自21个专业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采用北京溢润伟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创业之旅——创业测评系统”对随机抽取的150名大学生进行创业素质测评,其结果如表2所示。测试结果显示,高职生的创业素质和潜在的创业能力也存在一定层次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可以作为高职创业教育分层教学的根据。

表2《创业测评系统》针对高职学生的测评结果

三、高职普适性创业教育下的分层化课程体系

1.创业教育分层教学的含义。创业教育分层教学是指针对学生创业素质及能力结构的差异、创业教育需求的不同,分层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差异化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分层化教学可以让不同层次学生接受到各自所需的创业教育,从而最终实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普适性目标。

2.高职创业教育的目标分层。根据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需求调查和大学生创业素质测评结果,可以将高职创业教育目标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创新创业意识教育”。这一层次属于普及式的基础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创新方法、了解企业的基本形式以及理解创业者的基本素质。旨在培养高职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激发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和提升他们的行动力,并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第二层次为“创业通识教育”。这一层次属于创业教育的提高阶段,面向具有一定创业意愿和创业潜质的学生。要求学生能够思考商业构想、了解企业环境及创办企业流程、掌握识别和把握商机的基本技能。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具备对社会经济及商业发展的分析及预测能力,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爱岗敬业精神及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具备企业家式的思维与行为模式。第三层次为“创业职业训练”。该层次是高职创业教育的最高阶段,主要针对创业意愿非常强烈或者正在创业的学生。这个层次主要侧重于“创办企业”“维持企业”“发展企业”等企业各个阶段所需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人、财、物、时间、空间的合理组合和优化配置企业资源的经营管理能力。该阶段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创业过程的指导,助其成为事实上的创业者(或企业家)。

3.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分层。满足不同层次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需求,实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化,需要围绕创业教育的分层化目标对高职创业课程体系进行重组设计。根据创业教育每个层次的目标和要求,将“基于创业过程”开发的12门创业教育课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大类,分别归属于创业教育的3个层次,每个层次包含4门课程(理论课和实践课各2门),如下图所示。该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从课程角度讲,每门课程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可以根据高职学生的创业需求和创业素质通过课程模块组合实施针对性教学;从结构逻辑角度讲,三个层次由浅入深,逐步提升,从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到传授创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最后结合行业进行实战演练。这种模块化、组合型、系统性的分层创业课程体系能够很好地实现高职创业教育的普及。

高职创业教育分层化课程体系图

在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依据高职创业教育三个层次目标以及课程特点,可以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第一层次的创新创业意识课程,可以作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程,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普及创业理念;第二层次的创业通识课程主要是面向对创业比较感兴趣并有一定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的创业技能训练课程。该层次课程可以针对各个专业不同特点及学生兴趣爱好设定为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也可以与一些专业课程进行融合教学;第三层次的创业职业课程是为已经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和技能或者经历创业实践的学生开设的创业技能提升课程,可以按照行业特点作为选修课程或专项创业实战指导课。

猜你喜欢
普适性分层技能
一种普适性的加权热带气旋风场重构方法
一种普适性LED屏智能参数配置系统设计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有趣的分层
拼技能,享丰收
音乐教学中的普适性审美特征阐释
小人物笔记与普适性关怀——评匡瓢的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