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环境下高职大学英语多模态互动课堂教学

2014-11-02 08:14廖淑梅
教育与职业 2014年33期
关键词:讲授模态大学

廖淑梅

一、引言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英语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培养其听、说、读、写、译等综合应用能力。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明确提出“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掀起了英语教学改革的新热潮,涌现出大量的教改文章。现有研究中,已有少数研究者将多模态引入到外语教学中。通过文献检索,笔者发现有关高职大学英语多模态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鲜见。笔者认为,研究多模态互动课堂对于提高当前高职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现实瓶颈

(一)学生层面

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差异较大,英语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词汇量较小,听、说、读、写、译能力不强,水平不高。二是学生中存在厌学心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兴趣不足、动力不强。同时,投入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不够。三是目标不明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自律意识较差。四是大多数学生自信心不足,自卑心理较强,学习上存在消极、被动的状况。

(二)教师层面

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没有真正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仍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没有实现多媒体技术与课堂讲授有机整合。据笔者观察,有些老师课堂上即使采用了PPT课件,也是机械地照本宣科,过于注重宣读PPT中的教学内容,没有结合实际教学丰富拓展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大部分教师很少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音频资料和视频资料等。在这种机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忙于讲解课文内容和语法知识,学生疲于笔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较少,英语课堂渐渐变得枯燥乏味,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如何改变这种教学现状?下文将探讨多模态互动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多维优势。

三、多模态互动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多维优势

(一)多模态

多模态(Multimodality)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它基于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新热点。语言学家基于不同视角对其概念进行了界定。Kress&Leeuwen认为多模态是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在媒介的作用下交流信息的模式或方式。李战子认为多模态是除了文本之外,还带有图像、图表等的符号话语,或者说任何一种以上的符号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O’Halloran将多模态定义于“综合语言、视觉图像、其他符号资源,构建纸质、数字媒体和日常生活文本、事物、事件的理论分析与实践”。笔者认为多模态是指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多种途径,借助言语、声音、图像、动作、道具等多种手段达到交际的一种方式。

(二)多模态互动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多维优势

多模态互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多模态互动课堂的构建有利于改变传统单一的互动教学模式,为英语教学提供新途径。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互动形式较单一,这种教学模式容易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多媒体环境下多模态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主张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使英语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其次,多模态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职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多模态化的互动教学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输入和输出,使学习者获得最大程度的交流机会。这种教学模式能积极调动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维互动,不断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四、大学英语多模态互动课堂教学的实现路径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教师构建多模态互动课堂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种多维互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课件有机融合,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听觉模态互动、视觉模态互动和其他模态互动的多模态互动课堂(如下图所示)。下面笔者将具体阐述各种教学模态课堂互动的实现路径。

基于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课件的高职大学英语多模态互动课堂图

(一)听觉模态互动

1.话语模态互动。话语模态是听觉模态中的主要模态。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授课前,教师须精心设计教学语言。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口头讲授、问题设置等环节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用英语交流,对学生多使用一些如You can do it,Be⁃lieve in yourself,Good job,Well done,Fabulous,Fantastic等鼓励性和赞许性语言,减轻学生的焦虑,使他们放松并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活动。此外,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还须恰当地使用其语音、语调、节奏等手段,以不同程度地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2.音频模态互动。课堂上教师除了通过语言手段来调动学生参与外,在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如音频文件的播放来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在导入课文时,教师可插播与该主题相关的英文歌曲或音频资料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文讲解过程中,如对课文人物进行介绍时,教师可插播该人物的音频资料,同时设置若干与之相关的话题,音频结束后鼓励学生相互进行讨论;此外,教师还可根据课文情节或内容设计一些情景音乐剧,鼓励学生在音乐情景中进行表演。课堂上恰当地运用音频模态不仅能使课堂更生动、活泼、有趣,而且能促进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帮助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增强其开口说英语的信心。

(二)视觉模态互动

1.文字模态互动。文字模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它既包括教材中的文字,也包括PPT课件中的文字。在进行英语授课时,教师除了可以通过教材中的文字设置若干互动环节来引导学生进行参与外,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更多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教师在借助PPT讲解的时候,要特别注意PPT中的文字设置,包括字体、字号和颜色的搭配。恰当的字体、字号和颜色的搭配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图像模态互动。图像模态较文字模态更直观、形象,它能大大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需注意的是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恰当选择PPT中的背景图片。花哨的背景图片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暗淡的背景图片会给学生产生倦怠感。因此,在选择背景图片的时候,教师可根据授课的主题恰当选择既能起衬托作用又能突出主题信息的背景图片。同时,在讲解背景知识或课文内容的时候,教师也应恰当插播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如教师在讲授产品推销时,可以插播该产品的图片或视频以再现真实的产品推销情景,并相应地设置若干与该产品相关的话题,提示学生一些关键词,鼓励他们就图片或视频内容进行产品介绍或现场模拟推销等活动。课堂上教师恰当地运用图像模态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体态语模态互动。体态语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与有声语言相比,体态语更直观、形象,在课堂上能传递大量的教学信息。体态语包括如表情、目光交流和手势语等。课堂上教师借助体态语模态更能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饱满的热情、亲切的笑容可以感染学生,给学生传递正能量;适当地对学生投以赞许的目光能给他们传递积极的信息;采用恰当的手势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尽可能利用体态语模态,它对于课堂教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时甚至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其他模态互动

课堂上教师除了可以通过听觉模态和视觉模态来调动学生的互动外,也可以借助其他模态包括触觉模态、味觉模态和嗅觉模态来促进学生的参与。在讲授肢体动作类词语时,教师可采用触觉模态。如讲授拥抱(cuddle)一词时,教师可介绍中西方见面方式的差异,大部分西方国家见面或告别方式都是给对方一个拥抱,并鼓励学生在讲台前示范拥抱动作。在讲授饮品或食品类词语时,教师可采用味觉模态。如讲授饮料(beverage)一词时,教师可通过示范饮料,并让学生品尝等方式来讲授该词。在讲授气味类词语时,教师可采用嗅觉模态。如讲授香水(perfume)一词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闻香水的味道等方式来讲授该词。这些讲授单词的方法不仅形象、生动、有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当然,尽管采用触觉模态、味觉模态和嗅觉模态的教学在实际英语教学中运用得并不多,但有些特定单词的讲授可以通过这些模态来实现。

五、结语

上述教学模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协作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听觉模态、视觉模态、触觉模态、味觉模态和嗅觉模态等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师生、生生互动,提高学习者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讲授模态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基于HHT和Prony算法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识别
由单个模态构造对称简支梁的抗弯刚度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