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师怎样才能走进新课程

2014-11-07 06:07钱群慧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集体备课

钱群慧

摘要:笔者通过分析化学新教材的内容感受新课程改革的信息,从化学用语教学、元素化合物教学、化学实验教学、化学计算教学、集体备课共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争取顺利走进新课程,高质量地完成化学教学任务。

关键词:新课程 新教材 化学用语 元素化合物 实验 计算 集体备课

改革才有活力,改革才能创新,这是化学新课程一直秉承的原则。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倒退。面对到处涌动的教改浪潮,我们化学教师绝不能做旁观者,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走进新课程呢,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新教材方面

在新教材方面,我们要迅速熟悉和适应新教材所作的一系列变动。比如:江苏版化学新教材(必修)化学1和化学2的总专题数8个,总单元数20个,新增【化学史话】栏目数3个,【你知道吗】栏目数21个,【活动与探究】栏目数26个,【拓展视野】栏目数28个,【观察与思考】栏目数26个,【资料卡】栏目数11个。

原来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点打乱进行编排,好多知识先是点到为止,学生有了基础后再在后续教材中延伸。像氧化还原反应,新教材就在专题一要求学生从化合价升降方面来学习,后来在专题二中要求学生从电子转移方面来学习。这样一来教师教和学生学都不感觉氧化还原反应是个难点。

老教材开篇就是卤族元素、氧族元素的系统知识学习,这让高一新生感觉很突兀,和初中化学完全不一样,学起来有难度。新教材先从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类型入手,让他们写熟悉的化学方程式,接着又在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方面进行延伸。这样一来初高中内容衔接自然流畅,学生学起来就可以很快上手。

新教材编写很注重实用性,删掉了有机化学内容中的苯酚等一些现实生活很少用到的知识点,删掉理论性过强的内容如《化学平衡的移动》等。这样做确保为学生减负。

二、化学用语教学方面

在化学用语教学方面,教师要了解调查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和他们一起温习化合价的规律和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教师还要积极引导他们找规律记忆化学方程式。

新教材上面共列举了86个化学方程式,其中Na和水反应、Cu和浓稀硝酸或浓硫酸的反应、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氧化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乙酸乙酯的制取等是每张试卷上必考的。这些重点方程式必须熟记,不可大意。

新教材对电子式的书写方面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分清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不能混写。学生书写CO2的电子式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每个碳原子周围应该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每个氧原子周围则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

新教材还对化学用语的使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比如,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NA书写时要略向右倾斜,不可竖直。化学计算题的计算过程中数字后面要写上单位,这比以前要求要高得多。

三、元素化合物教学方面

在元素化合物教学方面,教师不要孤立地教学。新教材将一些化合物的知识点进行了分散,教师要学会使用“→”或“↖”等箭头图引导学生将知识点串联起来。例如:Na2O2 ←Na→Na OH等多个箭头将钠的化合物连在一起。

教师在上课时可以边讲边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时分析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等一张大图画完,学生的头脑中就能形成大局观,再也不会为琐碎的知识点而烦恼了。

四、化学实验教学方面

在化学实验教学方面,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老教材上直接告诉实验现象,学生脑子里记住就行了。新教材将实验全部设计成表格形式,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一栏全是空白。学生要填正确就必须认真观察实验,这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仔细分析后才能得出结论,这培养了学生的推断能力。

我们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千万不能越俎代庖,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不肯动手做实验,上课放个实验视频就把实验应付过去了。这样时间一长,学生的各种能力就被扼杀了。实际上由于实验条件的不同,同样的实验有可能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和结论。说不定由于师生的严谨和努力,普通的验证性实验里能有重大的发现。

例如,法国化学家波拉德用海藻灰、氯气制取碘晶体时,他发现容器底部总是有一层深褐色的有臭味的液体。波拉德没有随意丢弃这个液体,对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终于证实这种液体是当时还未发现的新元素溴。而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做过类似的实验很多次,却没有继续研究这种液体,一次新发现从李比希眼皮底下溜走了,这让人感到非常的惋惜和遗憾。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多做一些对比性实验,例如,将钠和水,钠和乙醇两个反应的实验放在一起做,根据实验现象的剧烈程度就可以马上得出物质的性质和它们的活泼程度,这比苦口婆心的讲解效果要好的多。

五、化学计算教学方面

在化学计算教学方面,小型计算题如求气体体积要看清是标准状况下还是通常状况下,求微粒个数有没有“约”字。大型计算题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要通读题目,了解题目意思后再做。题目中化学方程式一定要书写正确,计算步骤要按照顺序写,不可跳跃。

教师要传授给学生两大解题利器,一是原子守恒,另一个是电荷守恒。

做一些探究性计算题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实际的情况,例如,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混合加热制氯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会逐步消耗变成稀盐酸,反应会停止下来,所以氯气的实际制取值比理论值要小。同样铜和浓硝酸的混合反应会存在铜和浓硝酸及铜和稀硝酸共2个反应。还有氯化铝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的沉淀生成又溶解的经典对称图像就不要讲了,事实上经过实际实验来看,这种图像是错误的,里面涉及的计算是不科学的。

六、集体备课方面

在集体备课方面,教师千万不要单打独斗,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要摒弃“自古文人相轻”的陋习,要互相听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发现对方的亮点,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新课程的教学需要集体的力量,需要我们共同制定统一的学案。学案里要有教学目标、知识梳理、实验探究、科学研究、归纳总结、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各项内容,每一项的内容都要是智慧的结晶。当然这里不能搞一刀切,学生之间是有层次的,可以在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的一些习题上标上“*”号,能力差的学生可以不做,这样就可以做到分层次教学了。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化学教师,我们要有敏锐的嗅觉、精准的洞察力,要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化学新课程的改革中去,这样才能不辜负国家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集体备课
对初中化学用语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
集体备课在病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的途径初探
全国新课标高考元素化合物复习策略
对初中 “化学用语” 教学策略的分析与研究
关于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