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应变策略

2014-11-11 02:45秦鹰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9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语文课堂教学

应变能力是指当环境、条件、对手等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迅速加以应对的能力。应变能力需要必备的知识、敏捷的头脑和丰富的经验等要素。要想能够随机应变,就要养成事先策划、周密计划的习惯,能灵活妥善地处理突发事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对教学作调整,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为什么要提高课堂应变能力

1.因为课堂突发事件无所不在

我们的语文课堂总是不乏一些现象,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有的教师采取放任的态度,听之任之,造成了课堂教学秩序的混乱;有的采取“高压政策”,面对学生在课堂上“越轨”的言行横加指责。虽然也可以控制课堂纪律,但同时也泯灭了学生思想的火花,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破坏了课堂和谐与活跃的氛围。其实相当一些意外事件并非学生故意,其中有一些还包含有可贵的积极因素,只要教师及时抓住机遇进行启发引导,是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即使个别学生有明显的错误行为也可以因势利导,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把失误变为教育学生的机会,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2.能提升教师的地位和威信

遭遇突发事件的干扰,这对于教师的应变能力、观察能力等无疑是一次挑战。教师可以利用突发事件充分展示自身的聪明才智,甚至于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有的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在班上出现突发事件时,他并不注重事态发展,更注重老师的处理方式,甚至还有点小小的幸灾乐祸,希望老师出点丑。这时候,老师如果缺乏教学经验,言行上就会出现混乱,课堂就失去控制了,结果是一整节课大家都在讨论突发事件,根本没能融入学习中。因此,具有教学机智的教师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总是沉着冷静,以巧妙的方式从容应对。展现教学应变艺术及人格魅力,提升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和威信。

3.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

应变能力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一个方面。当课堂教学中出现各种没有事先估计到的“变”时,只要教师能及时妥善地处理,就有可能把课堂教学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正确理解,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计划的完成和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怎样提高课堂应变能力

1.以认真备好课为前提

备课和提高课堂应变能力表面看似不相关,但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在备课时除了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在上课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可适当增加内容的宽度,也可适当删减内容;教学方法不合适要及时改变,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更要适时调整,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这些如果在课堂上出现了,我们及时调整,那个叫机智,但不是每次我们的机智都能说来就来,也有短路的时候,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对这些情景进行预设,先把会出现的情况尽可能的想到,并且制定应对办法。

2.以沉着和冷静来应变

课堂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教师既无法估计它可能在什么时候发生,也难以预料它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因此教师很难在备课时做好应付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正因如此,教师的应变艺术首先具有应变性,在事件发生后的短暂时间内果断地采取恰如其分的应变措施,使突发事件得到有效解决。“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可以说是教学应变艺术之应变性的真实体现。偶发情况既可能不利于正常教学,也可能有利于正常教学。只要教师及时、巧妙、灵活地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常常能够对教学起到烘托、增效的作用。起死回生的教学机智往往使课堂峰回路转,产生无法预约的精彩。

3.巧用机智和幽默来化解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严肃使人紧张,幽默令人松弛,紧张与松弛有机交替,可以合理地调节学生的神经,使学生的心态能较长时间保持正常,使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大大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力。语文教学最能够创造教学的情趣,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之间感情与智慧的交流。一些例证说明,幽默并不影响直接认识的获得,甚至在几个星期之后,学生从讲授时所运用的幽默中却无意识地记住了更多的概念。在教学中适当使用一些幽默机智的材料往往能使艰深的知识变得生动、易懂。在恰当的场合、恰当的时机,语文教师可巧妙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感受程度,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充满笑声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

4.靠提升自身素质来应对

语文教师要善于处理课堂的“变”,就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除了有专业知识,还要有其他知识和技能。无论家庭、学校都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需要应变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只有首先学会应变各种各样的人,才能推而广之,应付各种复杂环境。应变能力高的人往往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沉着应战,而不是紧张和莽撞从事。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学会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鼓励,这些良好的个人素质都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应变能力。语言应变也很重要,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口语交际训练当中,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训练和应变语言的训练,以培养和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变能力。口才好,离不了言事说理用情。事要说得准;理要说得深;情要用得真。所以要多看相关口才的书籍,锻炼自己当众开口说话的胆量,多和别人沟通,多读多背理论性文章和幽默笑话,加强记忆力的锻炼和培养。

三.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原则

1.冷处理。就是低调处理,是公共关系的手法。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用冷处理的办法来处理棘手的事情,尤其是在化解双方冲突时,这种办法的效果不错。我们的教育工作往往会面临困境,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该如何去解决它。在课堂教学中,冷处理就是解决这些矛盾的好办法。针对课堂教学突发事件不急于马上处理而是放一放降降温再进行处理。做到不回应、不表态,爱憎不形于色,引开学生的注意力。谁有耐心和细心,谁就能取得成功。让学生能平静地对待自己或他人的过失,更能接受教师的教育,更易改正自己的缺点。冷却处理其实是给教师时间,“三思而后行”,能从多角度去考虑,能从多方面去考虑,这样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能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endprint

2.软处理。主要指把处理问题的环境、态度、形式、手段等要素进行软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避免和学生发生正面冲突。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软处理才是硬道理。在课堂上,当你的预设与学生发生冲突时,要软处理,而不是硬生生和学生的意见产生分歧。学生的内心世界千差万别,决定了在课堂上有着个别差异,所以,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位教师面对着数十名学生的交往活动,情境是复杂和多变的。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爱,抱有美好的期盼,是学生取得进步的巨大动力。常识也告诉我们,如果学生对教师有厌恶、恐惧或者愤怒等情感,必然会迁怒于教师所教的课程,对教师的教学持消极抵制或反对的态度。只有当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真正的感情关系,学生对教师有即之也温的感觉,对教师的教学有如沐春风的感觉,教师所教的学生才会信而行之。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尽量亲切委婉,多用商量讨论的口吻,让学生在我们充满情与理的批语中汲取勇气和力量,从而提高心理素质。

3.硬处理。指在课堂教学中处理问题一定要做到客观、公平、民主,坚持原则,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和爱憎情。语文教学应发挥文学作品之所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美育。通过一些文学形象去熏陶、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丰富净化学生的感情,在辨是非、识美丑、别善恶的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一起引向人生追求的光明大道。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要过多地加以限制,要使之自觉地鉴别美丑、真伪、优劣、雅俗。教师要把文章中饱含作者的感情真切地传达给学生,就需要自己融入作者的嬉笑怒骂,把作者爱憎化为自己的爱憎,以情激情,使学生受到感染。只要师生达到认识上能沟通、情感上可共鸣,就能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此外,还要摆脱思维定势,从多向、逆向、侧向、求异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以获得解决问题的全部可能。在作文教学中,把思维形式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规范训练,比起单纯传授写作知识,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

4.热处理。指处理教学疑难时,要求教师一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要寻找最恰当的方式,因势利导,用最短的时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疑难问题的“结局”。不能压制学生思维,要充分地调动内驱力来解疑答惑,尽快导入正常教学。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适当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实践,而不应该用条条框框的模式去束缚学生的创造力,更不应该让孩子一味地按教师的思维、想法去行事。要让孩子自己去行动,积极投入学习中去,实现有效的学习,使课堂生动活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要是教学过程师生配合默契,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拉近师生的距离来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变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创造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

综上所述,教学应变策略是教师聪明才智和教学经验的有机组合,是教师情感意志与才华的结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瞬息万变,各种偶发事件随时都有可能,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掌握教学应变策略,及时妥善地对课堂突发事件进行处理,这样才能有助于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并提升教学效果。

秦鹰,贵州都匀市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责任编校:舒 坦endprint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及应对策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收益共享—回购联合契约下应对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协调策略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我的语文书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