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

2014-11-15 10:50李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阿托心绞痛发作

李燕

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 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具有良好疗效[1]。因此为分析研究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本次研究从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 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 每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 治疗组采取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并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实施平板运动实验, 比较两组患者包括运动持续时间、ST段下降1 mm时间、诱发心绞痛的发作时间以及缺血不良反应等相关指标, 以此观察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冠心病相关诊断标准, 39例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 22例伴有糖尿病、24例伴有脑血管类疾病, 40例伴有高脂血症, 以上患者均排除严重心力衰竭、肝肾功能损害以及肿瘤等严重合并感染等情况。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 各50例, 对照组中男性27例, 女性23例, 年龄在24~73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62.7±5.2)岁, 病程1~7年, 平均病程为(2.8±0.9)年, 治疗组中有男性28例, 女性22例, 年龄在24~74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63.1±4.9)岁, 病程1~6年, 平均病程为(2.5±1.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合并症状、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类、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由法国施维雅所生产的曲美他嗪进行治疗, 3次/d, 20 mg/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患者由美国辉瑞所生产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 1次/d, 10 mg/次。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实施平板运动实验, 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包括运动持续时间、ST段下降1 mm时间、诱发心绞痛的发作时间以及缺血不良反应等相关指标, 以此判定两组治疗的治疗效果。

1.4 疗效评定 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大幅减少, 硝酸甘油用量下降幅度超过80%, 心电图缺血改变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有所减少, 硝酸甘油用量下降幅度在50%~80%之间, 心电图缺血下降ST段上升超过1.0 mm, 但仍未恢复至正常值, 或者倒置T波变迁超过50%, 由平坦逐步转变为直立。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与硝酸甘油用量下降幅度均未达到50%, 心电图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或发生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对比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采取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的治疗组中, 显效25例, 有效22例, 无效3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4%, 采取曲美他嗪单药治疗的对照组中, 显效20例, 有效19例, 无效1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2 平板运动实验结果比较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包括运动持续时间、ST段下降1 mm时间、诱发心绞痛的发作时间等相关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病患疗效对比情况(n, %)

表3 两组治疗后平板运动实验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后平板运动实验情况比较(±s)

注:a, 与治疗前比较, P<0.05;b,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运动持续时间(s)ST段下降1 mm时间(s)诱发心绞痛的发作时间(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50 486±125 619±171ab 379±80 448±69ab 374±91 461±33ab对照组 50 487±124 507±183a 379±89 384±75a 371±90 404±41a

2.3 缺血事件等不良情况比较 治疗组中心绞痛加重2例,心肌梗死1例, 缺血发生率为6%;对照组心绞痛加重4例,心肌梗死1例, 缺血发生率为10%, 两组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两组共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全过程, 没有死亡病例出现, 同时肝肾功能也均未出现明显异常, 由此可见此两种药物具有较小毒副作用, 安全可行。

3 讨论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HD)是具有进展性的慢性心血管病, 是内科常见多发性疾病。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该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不断增加[2]。该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脂质代谢紊乱, 使原本存在血液中的脂质附着于动脉内膜上, 导致动脉内膜出现粥样脂质凝聚而成的白色脂质斑块, 因此又被称之为动脉粥样硬化[3,4]。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胸痛、胸闷、乏力与心悸等, 严重者将导致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情况, 危及患者生命, 具有较高死亡率[5]。由此可见采取有效治疗方式, 不仅能够对该病起到治疗作用, 并可最大程度抑制并发症, 减少该病对于患者的生命威胁, 具有重要意义[6]。曲美他嗪是哌嗪类衍生药物,可优化心肌能力的代谢功能, 促进冠状动脉血液流动, 以此改善冠状动脉环境[7]。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 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具有良好疗效。在本次研究中采取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的治疗组中, 显效25例, 有效22例, 无效3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4%, 采取曲美他嗪单药治疗的对照组中, 显效20例, 有效19例, 无效1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8%。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全过程, 没有死亡病例出现, 同时肝肾功能也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由此可见采取阿托伐他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具有显著疗效, 治疗效果好于单药治疗且安全可行, 值得推广于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

[1]李兵, 陈相键, 朱舒舒, 等.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肌能量代谢及超微结构的影响.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10(9):477.

[2]李艳卿, 陈历雄, 冯燕玲, 等.曲关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中国当代医药, 2009 , 16(19):39.

[3]杨伟光, 王盼民, 张丽.阿托伐他汀联合曲关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海南医学, 2011, 22(4):4.

[4]卜建学, 白元.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1, 11(2):107.

[5]刘楠, 郭彩云, 高兵.阿托伐他汀联合曲关他嗪治疗冠心病160例临床疗效观察.吉林医学, 2012, 33(7):1416.

[6]崔韶华, 王宝兰.阿托伐他汀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17):1567.

[7]芦桂萍.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慢性病学杂志, 2010, 12(5):415.

猜你喜欢
阿托心绞痛发作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