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诺和锐30联合维格列汀治疗初诊重度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2014-11-15 10:49于民民杨卫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诺和锐维格列汀

于民民 杨卫芳

近年来我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初诊HbA1c超过9%的患者比例达28.8%。AACE指南中认为,对这类患者即可给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和改善患者预后。肠促胰素为基础的治疗是当今2型糖尿病治疗领域中的一大进展。维格列汀是一种高选择性DPP-4抑制剂, 对α、β细胞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本研究对初诊严重高血糖患者在应用诺和锐30的基础上,联合维格列汀治疗。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入选标准:均符合1999年WHO提出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分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控制后, 空腹血糖>11.1 mmol/L或餐后血糖>15.0 mmol/L;年龄18~70岁。排除标准:孕妇、哺乳期;严重感染;存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肿瘤;心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损害;服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7例, 女13例, 年龄在34~61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45.7±2.1)岁。观察组中男16例, 女14例, 年龄在36~64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48.5±2.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诺和锐30(诺和诺德(中国)制药, 国药准字:J20100036)治疗, 治疗方法:将起始治疗剂量控制在0.4 IU/(kg·d), 并在治疗期间对其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进行测量, 根据测量值对使用剂量进行调整, 控制目标:空腹血糖<7.2 mmol/L, 餐后血糖<10.0 mmol/L。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维格列汀(瑞士诺华, 国药准字:H20110358)治疗,治疗方法:口服2次/d, 50 mg/次, 控制目标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及治疗中低血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胰岛素的用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 两组治疗12周后BMI、FBG、PBG、HbA1c、TG、TC、LDL-C水平下降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其他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12周后, 试验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及不良反发生率应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经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经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情况(±s)

注:a表示两组治疗前后对比, P<0.05;b表示治疗后观察组指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指标 对照组(n=30) 观察组(n=30)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FBG(mmol/L) 12.0±2.5 7.0±2.1a 12.5±2.4 6.7±2.0ab PBG(mmol/L) 19.9±3.9 10.0±3.2a 20.1±4.0 9.5±3.1ab HbA1c(%) 9.8 7.2 9.7 6.8ab TG(mmol/L) 2.47±0.4 1.80±0.3a 2.50±0.5 1.66±0.2ab TC(mmol/L)5.16±1.2 4.69±0.8a 5.20±1.4 4.56±0.7ab LDL-C(mmol/L)3.62±0.7 3.42±0.5a 3.68±0.9 3.18±0.4ab HDL-C(mmol/L)1.61±0.3 1.64±0.4a 1.63±0.2 1.71±0.4ab

表2 两组其他指标比较

3 讨论

2型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增长最快的疾病之一。多种因素导致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进行性减退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UKPDS研究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β细胞功能减退已达50%。胰岛功能减退不仅包括β细胞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减少, 还包括α细胞抑制作用减弱, 胰高血糖素分泌不减少[1]。因此,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共同导致高血糖, 也就是“双激素”异常导致了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维格列汀属于一类新型口服降糖药—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 通过抑制DPP-4酶的活性, 提高体内活性胰高糖素样肠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水平。GLP-1和GIP是肠促胰素, 可同时作用于胰岛的α和β细胞。维格列汀是一种高选择性底物样酶抑制剂, 与DPP-4催化位点共价结合, 作用迅速, 缓慢解离, 因而可快速持久提高体内GLP-1水平, 可使血液中活性GLP-1水平增高2~3倍, 使GIP水平增加约5倍, 可有效覆盖餐时和空腹时段, 更有利于控制血糖波动[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HbA1c较治疗组显著降低, 提示维格列汀可全面控制血糖。另外, 维格列汀可双向作用于α细胞,在血糖升高的情况下, 增强α细胞对高血糖的抑制反应, 减少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使血糖水平降低, 相反, 出现低血糖时, 可通过增强α细胞对低血糖刺激效应的反应性, 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 增强反向调节效应, 可升高血糖, 从而降低低血糖风险[3]。本研究试验组中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与维格列汀对α细胞的双向作用密切相关。

有研究显示, 维格列汀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 还具有调节血脂、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故可能有利于降低心血管风险[4]。一项对维格列汀等DPP-4抑制剂临床研究的Meta分析提示, DPP-4抑制剂治疗与总胆固醇水平降低显著相关,即使很小幅度的总胆固醇水平降低, 也可能导致心血管风险的显著降低[5]。本研究也提示, 观察组TG、TC、LDL-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本实验中通过12周的治疗, 初诊重度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诺和锐30联合维格列汀, 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 副作用小, 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 胰岛素用量减少, 而且在调节血脂等方面也具有潜在的益处。因此, 对于初诊重度2型糖尿病患者, 诺和锐30联合维格列汀治疗, 安全、有效、益处多,但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1]Ward WK, Bolgiano DC, Mcknight B, et al.Diminished B cell secretory capacity inpatients with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J Clin Invest, 1984, 74(4):1318-1328.

[2]Ahren B, Schweizer A, Dejager S, et al.Mechanisms of action of the 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 vildagliptin in humans.Diabetes Obes Metab.2011, 13(9):775-83.

[3]He YL.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vildagliptin.Clin Pharmacokinet.2012, 51(3):147-62.

[4]Hamamoto S, Kanda Y, Shimoda M, et al.Vildagliptin preserves the mass and function of pancreatic β cells via the developmental regulation and suppression of oxidative and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in a mouse model of diabetes.Diabetes Obes Metab, 2013,15(2):153-163.

[5]Monami M, Lamanna C, Desideri CM, et al.DPP-4 inhibitors and lipid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Adv Ther, 2012,29(1):14-25.

猜你喜欢
诺和锐维格列汀
西格列汀对应用大剂量胰岛素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寻找戴明王子
妊娠期糖尿病应用诺和锐30R与诺和灵30R治疗疗效及优越性对照分析
探讨普通胰岛素与诺和锐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效果观察
诺和锐与诺和灵—R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对比观察
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肥胖2型糖尿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
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160例疗效探讨
诺和锐短期强化治疗肝功能失代偿期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YuniquePLM:助维格娜丝提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