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拔牙技术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014-11-15 10:49陈巨汉涂春梅张兴辉刘月娇罗锦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第三磨牙阻生牙牙冠

陈巨汉 涂春梅 张兴辉 刘月娇 罗锦兰

阻生牙常常会引起牙冠周围的牙龈发炎, 甚至严重时造成脸颊肿胀, 张口困难, 颌下淋巴结肿大, 可引起全身发热。阻生牙还会引起相邻牙齿龋坏、松动、牙槽骨吸收等症状。阻生智齿是人类种系发生和演化过程中, 随着食物种类的变化, 带来咀嚼器官的退化, 造成颌骨长度与牙列所需长度的不协调, 颌骨的逐渐退缩, 使牙列最后长出的第三磨牙(智齿)萌出的正常位置不足而产生的[1]。临床上治疗阻生牙最为有效的方法即为将其拔除。所以, 下颌阻生智齿的拔除是口腔科门诊的常见手术, 也是难度最大、并发症较多的拔牙手术操作, 若不慎重易造成下颌角骨折, 下颌神经损伤致下唇麻木, 也易伤及主要咀嚼功能的第二磨牙等[2,3]。经作者研究发现微创拔牙技术与传统的拔牙方式相比, 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 现将过程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6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患者均为本院口腔科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患者, 将46例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23例患者年龄16~42岁, 平均(23±7.2)岁, 其中男性患者10例, 女性患者13例, 实验组采用微创拔牙技术拔除下颌阻生的第三磨牙, 对照组:23例患者年龄15~43岁, 平均(22±7.8)岁, 其中男性患者12例, 女性患者11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牙方式拔除下颌阻生的第三磨牙。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下颌阻生牙形态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差异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X线平片诊断为下颌第三磨牙阻生, 所有患者手术时均无感染, 发热等现象, 女性患者选择手术时机要避开生理期。排除标准:排除有血友病或其他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 排除血压未得到严格控制的高血压患者, 排除心脏功能障碍的患者。

1.3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拔牙前均常规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两组均采用局部麻醉方法进行麻醉[4]。麻醉后实验组患者均采用微创拔牙技术实施手术,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式拔除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 两组患者阻生牙拔除后, 清理干净拔牙创面内的碎骨片、碎牙片, 稍后让血液充分填充牙槽窝, 做1~2针的创面缝合。患者拔牙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口服, 预防感染。

1.3.1 实验组 实验组的23例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患者均采用微创拔牙技术, 方法步骤:①暴露埋伏牙:切除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牙冠和牙颈部之间的牙龈组织, 使阻生牙暴露。②去除牙槽骨:去除覆盖阻生齿牙冠的牙槽骨, 以尽量暴露牙冠为原则, 暴露牙冠咬合面、牙颈部。③分割牙:将牙齿分割, 磨除阻挡的牙冠。双根的阻生牙要将牙冠磨去至牙根分叉处。④拔除牙:挺出分割后的牙冠, 用窄挺在颊侧骨壁与牙根之间稍作移动, 至牙根松动, 用宽挺将牙根撬出。

1.3.2 对照组 对照组的23例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患者均采用传统拔牙技术, 劈冠法分割牙冠, 取出碎牙, 碎骨。

1.4 判断标准 记录每例患者从手术开始至清创缝合完成的时间, 作为手术时间。统计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 如术中出血过多、邻牙损伤、断根、术后下唇麻木、干槽症等。判断拔牙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的标准为:无症状:肿胀、疼痛均不明显, 张口度大于三指。轻度:肿胀轻微较软, 微痛, 不影响工作, 张口度小于三指。中度:肿胀组织内有硬结,疼痛能忍受, 张口度小于二指。重度:肿胀组织变硬、压痛,疼痛不能忍受, 张口度小于一指[5]。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由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平均为(20.7±5.5)min, 对照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平均为(32.7±5.8)min。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具有可比性。实验组23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有1例, 占4.3%, 对照组23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有4例, 占17.4%, 实验组患者拔牙后并发症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 且术后疼痛肿胀程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阻生牙会引起相邻牙齿龋坏, 松动, 牙槽骨吸收等症状。阻生智齿是人类咀嚼器官的退化, 颌骨长度与牙列所需长度的不协调, 牙列最后长出的第三磨牙萌出的正常位置不足而产生[5]。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常引起冠周炎、颌面间隙感染、骨髓炎、败血症等多种严重并发症, 甚至死亡的后果。大多数情况下, 消除并发症的惟一方法就是拔除阻生第三磨牙[6]。因此,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是口腔科极为常见的手术,传统的劈冠法拔除下颌阻生的第三磨牙, 由于手术方法较为暴力, 同时下颌骨较为坚硬, 力度不好控制。因此手术时间较长, 手术时间的延长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还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容易损伤阻生牙周围组织和相邻牙。微创拔牙技术操作精细, 全程手术视野好, 手术过程实现了对阻生磨牙的根冠分离, 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力度, 不至于误伤阻生牙周围组织和相邻牙, 降低了手术的风险。避免劈冠时的锤击力造成骨质过度缺损、下颌骨骨折、牙根折断误入翼颌间隙及神经血管、颞颌关节损伤等并发症的产生[7]。以上研究结果证明微创拔牙技术与传统的拔牙方式相比, 手术时间短, 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1]郭宏剑, 梁非照, 黎钢.微创拔牙技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应用进展.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 6(6):601-603.

[2]黄洪章.现代口腔颌面外科学.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27-28.

[3]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5-84, 90-98.

[4]张国权, 张国志, 翁汝涟, 等.两种不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用于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的对比研究.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 27(7):425-427.

[5]周宏志, 胡开进, 秦瑞峰, 等.下颌复杂阻生智齿拔除术并发症的药物控制.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9, 25(5):706-709.

[6]王林.微创拔除下颌复杂阻生第三磨牙180例临床观察.医学综述, 2010, 16(17):2715-2716.

[7]高晓蔚, 陈曼丽, 刘瑛.应用微创拔牙术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试验.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5(4):517-519.

猜你喜欢
第三磨牙阻生牙牙冠
2 749颗阻生第三磨牙病变回顾性分析
CBCT对阻生牙定位及正畸治疗的指导价值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及其邻近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致下颌第二磨牙龋坏的近中阻生牙拔除时机分析
牙冠延长术及根管修复治疗前牙龈下残根及残冠的疗效探讨
43个萌出前牙冠内吸收发病情况调查及对策
上颌埋伏阻生牙99例正畸-外科综合治疗
1288例下颌第三磨牙的位置对其相邻第二磨牙致龋的临床分析
阻生牙拔除术中开展水激光治疗的临床研究
浅谈上颌第三磨牙解剖特点在其拔除操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