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及其护理干预

2014-11-15 10:53魏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心梗年龄段肾病

魏华

心脏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常用方法,其技术也处于不断提高阶段, 患者围手术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1]。而心脏介入治疗作为目前新型的治疗手段, 且介入术后的观察处理等如不及时, 再加上血流动力学改变易诱发心血管不良事件[2]。在围术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效果。本研究中, 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本科针对不同年龄的患者, 对冠状动脉综合征实施介入手术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3月~2014年3月, 本科对冠状动脉综合征实施介入手术的120例患者, 针对患者年龄的不同,分为两组, 为非老年组(<65)岁和老年组(≥65岁), 每组各60例。60例老年组患者中, 女19例, 男41例;60例非老年组患者中, 女20例, 男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制定的冠脉综合征相关诊断标准, 可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ST抬高性型心梗、非ST段抬高性心梗。

1.3 护理方法 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 积极配合护理和治疗, 同时, 向患者讲解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疾病相关知识。术后动态监测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 观察病情变化, 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1.4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排尿困难、失眠、对比性肾病、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相比, 老年组患者术后排尿困难(46.7% VS 13.3%)、对比性肾病(20.0% VS 0)发病率升高, 另外迷走神经反射(26.7% VS 3.3%)、失眠(63.3% VS 23.3%)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介入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n (%)]

3 讨论

针对不同年龄段, 根据其生理特点的不同, 在围手术期实施不同护理, 如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等, 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护的治疗和护理, 从而提高对其治疗的依从性。同时, 在术中、术后做好凝血监测和动态监测, 加强巡视, 如有病情变化及异常现象, 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针对患者这些在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如:迷走神经反射、排尿困难、失眠、对比性肾病, 再此期间对患者做好相应的护理, 尽可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依此来减少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3]。

本研究中, 其中老年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升高如:排尿困难、失眠、对比性肾病、迷走神经反射。总之,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段, 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能够使患者适应机能的各种变化, 较好的顺利度过此手术期,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 值得推广。

[1]梁绍全.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症比较及护理.临床医工程, 2010, 17(7):103-104.

[2]党军丽.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4):233-234.

[3]吕峰.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3):315-316.

猜你喜欢
心梗年龄段肾病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心梗猛于虎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梗患者行介入治疗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