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支持在皮肤外科门诊手术患儿心理护理中应用的研究

2014-11-15 10:53谈雅茹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门诊护士患儿

谈雅茹

皮肤外科门诊手术中, 儿童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皮肤外科门诊手术大部分是非急诊的择期手术, 患儿及家庭重视程度有限, 且采用有创的治疗方式, 对患儿的身心是一个负性刺激, 且儿童患者的自控能力较差, 因此患儿对手术的配合程度不高。儿科护理对象的年龄大多数在0~14岁之间,他们的理解和沟通能力有限, 实施心理护理十分困难, 因此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日常生活中,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最密切,如果通过父母这个“桥梁”来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 可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1]。本研究中,“ 家庭支持”指护士通过对患儿家长系统的心理护理, 旨在搭好“父母这个桥梁”, 在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的基础上, 指导家长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 使患儿充分理解手术的重要性, 以良好的身心状态进入手术室,能够配合完成手术。作者就此进行了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皮肤外科门诊手术患儿686例, 男354例, 女332例, 年龄4~14岁, 平均(9.1±3.6)岁, 排除存在精神问题、先天性脏器功能不全患儿以及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方法 将门诊手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349例)和对照组(337例)。护士对干预组的家长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 在护士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的基础上, 指导家长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 通过家长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后, 判断患儿的配合程度。对照组患儿护士对其进行常规的心理护理, 如安慰、示范、劝说等。

1.2.1 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护理

1.2.1.1 患儿家长主要心理问题 ①忧虑和紧张;②恐惧和不安全感;③怀疑和不信任;④其他心理问题:容忍与依赖感、同病相怜感[2]。

1.2.1.2 心理护理步骤[3]①忧虑和紧张: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对家长做好解释工作, 将疾病和手术相关知识充分告知家长, 并耐心地解答其提出的有关问题。例如术后瘢痕大小、是否影响美观、手术时间长短、伤口的愈合时间等。问题虽小,但能帮助其了解病情, 缓解忧虑和紧张情绪。②恐惧和不安全感:护士应详细向患儿家长解释手术的全过程, 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注意事项、手术的转归。对家长的疑问细致地解答。对于术中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尤其要对家长说明, 以方便家长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③怀疑和不信任:护士要肯定地告诉患者, 做手术的医生经验丰富, 会配合医生给予患儿最好的手术治疗, 同时护士也要从自身出发,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以良好的形象赢得患儿及其家长的信任。④其他的心理问题:护士要加强巡视, 密切观察, 及时发现患儿家长心理顾虑并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如针对患儿家长相互交流比对的问题, 鼓励成功的经验交流, 负面的信息要及时制止。

1.2.2 指导家长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 根据文献[4]报道,门诊手术患儿心理状态主要有:对疼痛的恐惧感;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感。 针对患儿的心理问题, 指导家长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①对疼痛的恐惧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儿手术过程, 避免患儿因想象而加重紧张情绪及对疼痛的恐惧。明确说明疼痛主要集中在注射麻药的那一刹那。家长可以亲切地告诉患儿不用害怕, 只要打一针就不会疼了, 就像是被小虫子轻轻咬一口一样, 既形象又是其以往的切身经历, 患儿容易接受。对于患儿, 护士配合家长做到有问必答。②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感:调动患儿的主观能动性, 让患儿自己参与到手术中来, 护士配合家长帮助患儿熟悉环境。③其他:指导家长适当运用奖励政策, 以鼓励患儿接受手术;合理运用家长陪护制度, 需要时可安排家长陪同进入手术室。

1.3 判断标准 判断“家庭支持”是否有效的方法是:患儿口述。患儿主动、自愿表达同意进入手术室, 并配合手术视为有效;不能主动表达同意进入手术室, 并配合手术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对比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两组患儿的手术配合有效率统计来看, 干预组患儿的有效率为95.99%, 而对照组患儿仅为86.35%, 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手术配合有效率比较(n, %)

3 讨论

手术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 例如手术过程中医护配合、手术室内环境、术中麻醉效果、患儿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心理状况等。本研究旨在判断家庭支持式的心理护理对皮肤外科门诊手术患儿手术配合程度的影响。就门诊手术而言, 门诊量大, 患儿接受手术的时间短, 这就决定了护理人员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为每一位患儿做系统的心理护理, 加之儿童心理发育不成熟, 理解接受能力有限,控制力差, 增加了心理护理的难度。而有效地心理护理, 不仅可以帮助患儿接受手术这一创伤性的治疗, 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手术, 更能减少手术给其带来的负性心理影响。从本文研究数据来看, 干预组患儿的有效率为95.99%, 而对照组患儿仅为86.35%, 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就是说干预组患儿在家庭支持式心理护理模式下的手术配合程度更高, 这个数据和李晓君等[4]的研究数据相符。因此, 家庭支持式的心理护理, 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并提高了手术患儿的配合程度。作者通过对患儿家长系统的心理护理, 使其参与到患儿的心理护理过程中,有效地降低手术对患儿的负面心理影响, 提高手术成功率。

[1]姜乾金.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25.

[2]邵晓华.儿科护理中对患儿家长心理护理的体会.现代护理,2009(4):124.

[3]Walsh T, Symons D, McGrath P.Relations between young children’s responses to the depiction of separation and pain experience.Attach Hum Dev, 2004, 6(1):53.

[4]李晓君, 吴利平.儿科医院患儿家长心理护理体会.现代医药卫生, 2009, 25(1):116-117.

猜你喜欢
门诊护士患儿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门诊支付之变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