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作用探讨

2014-11-15 10:53徐建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革兰标本杆菌

徐建玲

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对于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来说都非常关键, 在室内质控的基础上进行室间质评, 不仅可以看出一个实验室的标本鉴定能力, 经常进行室间质评还可以提高检验人员的工作水平, 进而提高室内质控的水平[1]。本案将本实验室临床微生物检验的结果, 与本省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标本进行室间质评, 以期为其他实验室提供参考,提高实验室微生物检验的质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2009~2013年本省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评标本细菌共100株, 全部转种成功。对这些菌株进行分类,革兰阳性杆菌43株, 革兰阴性杆菌48株, 革兰阴性球菌9株。实验过程中用到的仪器和试剂有药敏试纸、成品干粉培养基、微量生化管、API微生物临定系统、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等。所有的仪器和试剂符合实验操作的鉴定要求。

1.2 方法 将本省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100株细菌进行转种, 不同的标本区分不同的培养基, 转种后, 将标本的环境温度控制在35~37℃之间[2]。24 h以后观察并记录菌落的形态, 对于生长不良的细菌可以适当延长培养的时间, 根据细菌的实际生长情况停止培养。细菌的初步鉴定方法是通过革兰染色后观察菌落的形态和染色性。全面鉴定细菌时先对细菌进行分纯处理, 然后运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或者是API微生物临定系统进行鉴定。个别菌株可能会需要进行手工鉴定,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 3 版)》[3]执行。鉴定正确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标准[4]执行。

2 结果

100株细菌全部转种成功, 其中鉴定正确94株, 鉴定错误6株。错误的6株细菌中, 革兰阳性杆菌与革兰阴性杆菌各3株。94株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有92例是符合的, 试验结果不符合的2株细菌的抗菌素都为青霉素。具体鉴定错误分析见表1。

表1 菌株鉴定错误的原因分析(n=6)

3 讨论

由鉴定结果可知, 鉴定错误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首先是实验室鉴定的手段有限, 如病牛沙门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误检。其次是检验人员的认知不足, 如芽孢杆菌属的误检,芽孢杆菌需要培养3 d以上才可见芽孢, 如果检验人员不知道这一点, 培养24 h后做鉴定试验必然会产生错误, 再次药物含量的把握, 如G群链球菌的误诊。最后, 室内质控工作没有做好,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误检。靛基质试验、氧化酶试验等在细菌鉴定中使用非常频繁, 应经常监测, 以防试剂失效。药敏试验中抗菌素为青霉素的检验有2株细菌结果不符合, 分析原因可能是青霉素本身就不稳定, 加上本实验室之前的保存方法也存在问题, 没有在低温下保存导致。药物的购买应该注意计划性, 仔细做好记录, 根据药物性质妥善保管。

综上所述, 临床微生物室间质量评价对于减少实验室细菌鉴定失误很有帮助, 实验室在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时,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细菌学诊断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等因素, 对准确鉴定细菌都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临床进行微生物检验应该在严格室内质控的基础上经常进行室间质评。

[1]牛华, 王天朝, 谢颖夫, 等.室内质控实时在线监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临床检验杂志, 2011, 29(7):490-491.

[2]万腊根, 张世锟, 胡意, 等.两种方法设置室内质控限值时室内质控的结果分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 32(6):692-69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30.

[4]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Performance goals for the 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of multichannel hematology analyzers; Approved Standard H26-A.2006.

猜你喜欢
革兰标本杆菌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乳杆菌属分类学地位变迁后菌种名称英解汉译检索表(二)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